全民健身视角下扬州市体育公园发展研究

2021-05-16 09:03成国林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扬州市场馆全民

成国林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公园主要定位生态和体育,和一般的体育场所的区别在于不仅能提供多样的健身服务,还有大面积的园林景观并具备一定的休憩功能,[1]可以有效地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体育公园是全面健身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体育公园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文件中指出,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度实施,健身场所的数量逐步增多,参与锻炼的人群占比也越来越大。但是当今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文件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首要的便是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新建或者改建2000个以上的体育公园,实施全民健身补短工程。[3]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扬州市体育公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对管理与运营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给体育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对于扬州市体育公园的发展与运行状况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扬州市体育公园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为扬州市体育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推动扬州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一、扬州市体育公园研究概述

扬州市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全民健身运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以来扬州市越来越重视体育公园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保证便民利民,以实现“开车十分钟可到达二十公顷以上的市级体育公园,骑车十分钟可到达十到二十公顷的区级体育公园,步行十分钟可到达一到十公顷的社区级体育公园”为目标,陆陆续续建成了几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公园,包括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扬州体育公园、南部体育公园和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等。这些体育公园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的健身需要,设施较为完善,人们的满意度也较高,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 细致。[4]

二、全民健身视角下扬州市体育公园现状

(一)扬州市体育公园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的4所体育公园基本情况如下。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依靠着瘦西湖,有较大的水域面积,是扬州首个正规的体育公园。定位为集休闲、健康、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全民性质的体育公园,公园内体育项目设施丰富,室外篮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场数量多,南半区有较多供老年人和儿童锻炼娱乐的设施。整个公园生态环境良好,与大自然结合密切,类型上偏向于生态体育公园。[5]白天园内人数较少,傍晚来园锻炼与散步人数较多。

扬州体育公园位于扬州市新城西区,公园根据原有丘陵地貌建设而成,是一座集运动锻炼、正规比赛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公园占地面积大,现代化程度较高,运动场馆数量多,种类全,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育运动项目,多次承办专业赛事和群众休闲活动。公园内羽毛球馆、篮球馆和游泳馆人数较多,其他场馆人数相对较少。

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以华扬大桥为核心布局建设,分布在古运河两侧,在运河两边修有健身跑道,并提供各类球类场馆、老年人运动设施和儿童游乐场。公园内运动场馆相对较少,属于生态体育公园,公园绿化程度较高,随处可见各种花草树木。由于跑道长并且风景优美,每天早晨与傍晚来园散步与跑步居民较多。

(二)居民在体育公园内进行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

1.来园锻炼居民年龄分析

调查结果(表1)显示,各体育公园之间锻炼人群年龄结构略有不同。宋夹城体育公园和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适合修身养性,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数较多,分别占64%和65%;扬州体育公园现代化程度较高,运动设施种类齐全,各年龄段人群分布均匀;南部体育公园内主要是各类运动场馆,未成年人和青年人占比较大,分别为22%和33%。总体来看,生态型体育公园中老年人较多,商业型体育公园年轻人较多。

表1 各体育公园来园锻炼居民年龄(精确到个位数)

2.居民来园锻炼项目分析

调查结果(表2)显示,各体育公园中居民主要锻炼项目差异较大。宋夹城体育公园和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与大自然结合密切,环境较好,公园中进行健身跑与休闲的居民较多;扬州体育公园运动场馆多,来园参与健身跑和参与球类活动的居民较多;南部体育公园跑道较短、绿化较少,来园居民主要是参与各种球类活动;此外,扬州体育公园和南部体育公园拥有游泳馆,在其他人群中游泳的居民占了大部分。总体来看,居民在体育公园的锻炼项目和公园的建设情况关系密切,在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进行休闲慢跑的居民较多,在运动场地完善的体育公园进行球类活动的居民较多。

表2 各体育公园来园锻炼项目(精确到个位数)

3.居民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3)显示,大部分居民对体育公园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在设施种类、公园环境和锻炼氛围方面,说明体育公园的整体建设状况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居民锻炼与休闲的需求,有效地调动了居民的锻炼激情。在器材情况和信息宣传方面,非常满意人数相对减少,不太满意人数相对增多,说明体育公园的器材管理维护和对外宣传工作有待提高。在收费情况方面,明显满意度下降,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人数较多,说明居民希望增加更多的免费设施和降低场馆收费的价格。

表3 居民对体育公园的满意度(精确到个位数)

三、扬州市体育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体育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在体育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在开发与利用、管理与运营等方面的问题。[6]通过实地考察本团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扬州体育公园和扬州市南部体育公园的来园锻炼人数较少,扬州市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和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虽然来园锻炼人数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案例:陈经纶保利分校2015年理科组与语文组联合举行了“与苍穹对话,探天坛之秘”研学活动。通过前期学科研讨、实地考察,学校将这一课程整合目标确定为“实现语文学科及数理化学科的融合,用统一的步伐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知识综合应用训练,让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合于社会实践,培养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确定了各学科的研究任务。

(一)场馆使用率不高

扬州大多数体育公园占地面积很大,并且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种类非常多,涵盖了各种运动,甚至有些体育公园还有电竞馆和旱地冰壶场等。但是真正开放的场馆却很少,许多场馆都处于关闭状态,如室外篮球场、室外足球场等都是用铁链将大门锁住,攀岩场地处于废弃状态,甚至有些地方厕所有标识指示却未开放,各种运动设施成了摆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考察发现,许多场馆中参加锻炼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价格太高,直接影响居民的锻炼激情。[7]这种情况在雨雪天气更为常见,由于不能使用室外露天免费器械,室内场馆价格又较贵,导致体育公园的人流量较少。调查得到部分体育公园中篮球场半块场地达到了每小时200元,网球场每小时240元,锻炼成本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成本过高。虽然有免费场馆却大多并未开放,居民可以使用的只有跑道和单双杠等器材,因而来体育公园参加锻炼的激情不高,影响了场馆的使用率。

(二)配套设施管理不到位

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体育公园的设施配备必须要完善,各种设施的缺乏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8]考察发现,公园内提供休息的长凳数量不足,为数不多的长凳也缺乏清理,大多数长凳上灰尘与杂物较多,无法供居民坐下休息;停车位不足并且停车位标识不明显,如扬州体育公园,虽然建设了地下停车场,但是道路上还是停放了许多车辆;在多个场馆发现,虽然配备了AED急救箱,但是里面却是空的,如遇到紧急情况将会有很大风险;露天田径场中的排水设施设置不够完善,下雨天后会有部分积水,严重影响居民的运动体验。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影响了居民的健身体验感,一旦处理不好便会阻碍体育公园的进一步发展。

(三)器材场地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考察发现,部分体育公园存在器材与场地损坏现象,且长时间无人进行维护。许多老年人健身器械,缺乏后期的反馈与维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和锈蚀,甚至部分出现了断裂,无人修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露天田径场中的沙坑,长时间无人翻沙,导致沙子结块,质地较硬,并且长了许多杂草,成了摆设,居民如果在此进行跳远等运动,受伤风险较大;多个地方下水道井盖出现破损,甚至出现有部分下水道上面没有井盖的情况,居民在锻炼时一旦失足踩上去,很可能会导致受伤;一些桥和河边散步小道用的是木板搭建,部分木板已经损坏,形成了坑坑洼洼。并且通过调查发现,公园内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如一些锻炼器械已经损坏数月,但居民没有反馈的途径,发现问题不能有效地向有关部门上报,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的使用。

(四)公园特色不明显

现代的体育公园大多没有新奇之处,缺乏自身的特色。扬州市的体育公园大多是商业化的现代体育场馆聚合在一起的封闭式体育综合馆,包括一些室外及室内的篮球馆、羽毛球馆等场馆,每个体育公园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只有规模大小不一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群本质上和健身房并无区别。扬州体育公园和南部体育公园便是由各个运动场馆组合而成;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依靠着瘦西湖,是根据宋夹城遗址改造而成,但是公园的展馆面积较小,内容也比较单调,[9]没有将其打造成公园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也较少;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依靠着古运河,也打造了许多河岸,但是没有利用古运河的优势发展龙舟、皮划艇等水上项目。体育公园缺乏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也没有新兴产业的特色,就不能提升体育公园对大众的吸引力,这对体育公园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10]

(五)布局不够合理

扬州市体育公园布局位置不够合理,大多选址位置偏僻的郊区,呈现为圆圈形状分散布局在郊区,如扬州体育公园和南部体育公园,距离市区较远,附近居民区较少,交通不便利。在邗江区与广陵区人口密集的中心市区体育公园则数量不足,规模较小,不能满足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市区的居民到郊区的体育公园锻炼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大多数居民都是选择在零散的空闲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是路程花费时间长就需要居民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打击了居民锻炼的积极性,因此每日客流量较少。[11]体育公园的不合理布局、居民健身时间成本的增加,严重阻碍了扬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六)宣传不足

调查发现,扬州市许多体育公园对外宣传推广工作不是很到位,附近许多居民只是知道附近有个体育公园,但是对里面有哪些场馆却不清楚。体育公园附近只有一些简单的指示牌,宣传体育公园的广告牌数量很少。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人多大多都会通过网络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12]目前扬州市各个体育公园的网络宣传不是很到位,居民无法通过网络充分了解体育公园的基本信息,各个场馆虽然都有微信公众号,但是关注的人数却不是很多,对外的广告投放也不到位。种种原因导致体育公园的客流量不足,造成了场馆内锻炼的居民寥寥无几的情况。

四、体育公园在扬州市的发展途径

(一)解决好价格与客流量之间的矛盾

体育公园虽然是政府扶持的单位,但是也需要自己创造营利,维持体育公园的正常运转,定价较高是正常现象。但是体育公园是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公益性场所,因此需要处理好营利性场馆与非营利性场馆的关系。[13]建设好的场馆不应该处于关闭状态,应该适当增加免费场馆的开放数量,提高免费场馆的比例,如室外篮球场和网球场,调动居民的运动激情,吸引居民前来锻炼。营利性的收费场馆可以根据地方体育市场,制定合理的消费价格,[3]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客流量,从而提高健身场馆的利用率,使收益达到最大化。除了场馆场地费用,体育公园还可以适当进行其他营利项目缓解资金压力,如售卖各式各样的运动器材、安置其他商业广告和提供陪练陪打服务等。

(二)优化体育公园配套设施

体育公园的配套设施包括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14]体育公园应加大在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完善体育公园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公园附近建造足够数量的停车场,并放置显眼指示牌,防止前来锻炼的居民找不到停车位从而将车停在道路旁。在休闲区域可增加更多的休息长凳和餐饮休闲,在运动区建设科学的健身指导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员进行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公园内的宣传栏可展示各种健身知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健身运动。完善公园内的排水系统和医疗急救等基础设施,为居民带来全方位的服务,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三)完善后期维护,加强反馈

体育公园在建成投入使用后,应该安排相关人员对基础设施和运动器材进行维护,如发现存在损坏或安全隐患的情况,要及时进行维护与修理。一些健身器材,如单双杠容易发生锈蚀和松动的情况,并且使用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如果损坏则危险系数较大;损坏的下水道盖和桥板,对散步的居民安全威胁较大,因此必须要定期检查,切实保障居民的锻炼安全。田径场中的沙坑要经常翻沙,并及时清理沙坑内的杂草和垃圾。还要加强各种反馈机制的建设,以便来锻炼的居民发现问题后可以进行反馈,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四)突出公园主题特色

体育公园不仅是提供锻炼的地方,还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建设有特色的体育公园,可吸引更多的人参加锻炼,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15]体育公园要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建设有特色的体育公园,就要考虑到扬州当地的文化特征,扬州市其他体育公园可借鉴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将走廊设置成地域文化展馆,让进来锻炼的居民了解扬州本地的文化。

建设有特色的体育公园,可以将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公园,如舞龙舞狮、太极拳和空竹等。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和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内水域面积广,可以增加龙舟、赛艇等运动,既可以宣扬传统体育文化,又可以打造自身的文化特色。还可结合新兴体育运动,如轮滑、街舞、飞镖等运动。已经引入的新兴项目如电竞,攀岩等场地大多处于未开放状态,轮滑场地小且安全保障不达标,应进行适当整改,将其打造成公园的特色,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五)合理布局

体育公园的布局分配要尽量平衡,2021年《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体育公园的建设要和人口相联系,尽量选择在距离居住人群较近、覆盖人口多和健身设施矛盾突出的地方,方便群众就近锻炼。在城郊结合区且交通方便的地方可建造规模大,种类齐全的大型体育公园,在用地紧张的市区,可建造规模不算太大的社区公园,以多功能锻炼设施为主。各类体育公园的建设还应该考虑到城市的交通道路布局,尽量选择交通方便,不易拥堵的地方。运用“中心地理论”和“点一轴系统”理论,以体育公园为中心点,以城市主要道路为基本周将其串联起来,形成布局合理的网状图,促进扬州市体育公园的合理分布,方便居民的锻炼。[16]

(六)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居民参与锻炼

体育公园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措施,一方面可以介绍体育公园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向人们宣传全民健身运动和参与运动锻炼的好处,调动人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也不例外。[17]体育公园要充分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利用美团、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宣传场馆开放时间、价格和优惠活动,提高体育公园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锻炼。扬州市几家游泳馆在每年七八月份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游泳竞赛,居民参赛热情非常高,扬州市的体育公园也可借鉴这种模式,在节假日期间可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与比赛,如以体育公园为单位,年轻人可以开展篮球赛和足球赛等,老年人可以开展广场舞和太极比赛等,积极动员附近居民前来参加并给予适当的名次奖励,提高人们参与运动锻炼的热情。

五、结语

推进体育公园的建设,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扬州市体育公园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总体建设情况良好,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基本满足了扬州市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思潮下扬州市体育公园的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完善,成为扬州市的新名片。

猜你喜欢
扬州市场馆全民
扬州市深化“红丝带”经验做法推进有奖举报工作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全民·爱·阅读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