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1-05-17 03:02袁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策略

袁惠

摘要: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将学习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使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因此,教师也应当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确保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围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37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与落实,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也成为现阶段教育部门亟须完成的目标,同时因时代的变迁,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无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若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摒弃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独立思想,会根据自己内心的喜好做出判断与抉择,该方式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利于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在此,教师应当首先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推动课程的进展,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与思考问题,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即可。其次,教师还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发展时间与空间,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使其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各种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构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物的顺利发展都是以兴趣为前提,只有对此充满兴趣,才能推动事物朝向既定方向前行。当然,这句话在教学中也较为适用,教师首先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及探索欲望,才能使得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若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到该情境中,让学生与其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与掌握得更加透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为社会群众的生活及工作帶来了一定的便利。因为多媒体本身就有着可视性较强的特点,能够将原本较为枯燥的文字转变为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能够直观地看到、感受到[2]。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因这篇文章主要是以词句的方式,描写湘江的美景,并通过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思绪表达出来,但是该表达形式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也无法感受与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情怀。在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此相关的视频。如文章中橘子洲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几个词主要描写了长沙的秋景,这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深秋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壮观的景象,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意境,才能为后续思想情怀的带入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该方式,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更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3]。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阶段,教育部门要求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当只将重心放置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方面,还应当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及思维拓展能力加强重视度,使其能够在后期学习及生活中将其灵活运用以达到并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的。在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及时调整并完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对语文的感知及运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小组合作及角色扮演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观点,对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窦娥冤》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不同的角色,然后需用表情动作等着重凸显每个人物的心理动态,感受当时窦娥内心的痛苦,以及为了不让婆婆受到酷刑含冤招供的孝心,和当满腔冤屈无处可诉时悲愤的内心。因表演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投入其中,对文章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4]。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文中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来源展开讨论,并引导与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探讨中。因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看法及意见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不同的意见也会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通过自身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每个小组可以对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整合,并讲解给其他同学,通过互换知识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新课改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教师首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以此推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学生,谢修天,吴清芬.创新育人空间培育核心素养——浙大附中丁兰校区语文学科功能教室的应用实践[J].浙江教育技术,2020(2):4-7+58.

[2]姚蓝.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基于钦州市高中语文新课改适切性的调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4):61-65.

[3]赵浩含.浅析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以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68-170.

[4]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4-9+18.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010030)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的相关思考
Passage Four
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