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身边的课堂”

2021-05-17 03:02顾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乡土资源课堂教学

顾斌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乡土课程资源又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身边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恰当、合理地使用,有效地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性,更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关键词:乡土资源;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049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乡土课程资源又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如今的中考逐渐加大了乡土知识的分量。中考试题密切联系乡土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已成为必然。例如2016年绍兴中考卷第23题,“酒与绍兴山水”一题,就是将绍兴的本土资源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又如“酒与绍兴名人”一题中又让学生回答与绍兴有关的历史名人及事迹。这些命题趋势就要求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紧密结合本地的乡土知识开展教学。这不仅是符合考试改革的要求,也是落实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建设的需要。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曾提出:“学校教育也要重视对校外生活的研究。”[1]这就告诉我们要注意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进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课堂”。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身边的课堂”呢?

一、运用乡土资源,走向课堂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2]一堂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因此,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乡土材料导入新课,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中的《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该课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景观、生产和生活特点来说明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湄南河平原离学生生活实际非常遥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听过这个地方。于是,本课的导入,笔者选用了所带班级学生在璜山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与农民伯伯学插秧的照片,既直接切入主题——水稻生产,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很多学生自己参加过这个活动,比较有感受,也能简单地给其他同学介绍,再加上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二、运用乡土资源,突破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的重难点,一直都是教师在不断寻求最佳方法。乡土资源取材于本地,贴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乡土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对教材知识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加容易地掌握课堂的重难点。比如,在上面提到的《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中,当介绍完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以及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对当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却还是模模糊糊的感觉,似懂非懂。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联系诸暨实际。水稻其实也是诸暨的主要农作物,所以可以让学生联系诸暨实际,思考诸暨有哪些条件可以满足水稻生产的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比较全面地回答出水稻生产必需的几个条件,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此外,关于“水稻生产对当地的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巩固,笔者还让学生思考问题“水稻生产在诸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从而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

三、运用乡土资源,培养情感

家乡是学生自己最熟悉的社会环境,乡土资源对于学生来说特别具有亲切感。巧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的贡献,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适时加入乡土资源,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时,可向学生出示“店口三江口惨案”的资料。1940年2月17日至21日,是这个村村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当时,日本鬼子军机侵袭三江口,炸死村民3人,炸毁房屋10余间。接着,鬼子入侵村庄,驻三江口还没来得及撤走的200余名守军与村民分别被关进塘湾、蔡家台门。翌日晨,重刑拷打,死伤甚多。19日傍晚,敌以机枪扫射在押军民,死伤百余人。20日,日军将死伤者抛入江中,整个江面都被鲜血染红。21日,日军将所剩70余人用船运往杭州,途中又打死多人——史称“三江口惨案”。通过这则资料,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我们的侵略,从身边真真实实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运用乡土资源,巩固知识

教师在平常的作业布置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包含乡土资源的题目,让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從而更加巩固知识点。如在学习“科技的重要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大唐袜业”为例,大唐袜业在提档升级改革展开后,一些规模小,设备落后的企业先后倒闭。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回答大唐实行这一改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类似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犹如一汪清泉不断地滋润着历史与社会课堂,为社会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因此,社会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掘丰富的乡土资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恰当、合理地使用,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良.历史与社会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

[2]刘泳霞.“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大唐初中311801)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乡土资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