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党

2021-05-17 12:14齐耳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

齐耳

缪伯英是湖南长沙县清泰乡缪家洞枫树湾人,父亲缪芸可是晚清秀才,广泛接触东西方文化,并到日本考察职业教育。他曾在湖南省教育司供职,致力于“教育救国”,尤重妇女教育,参与创办了好几所中小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缪伯英从小喜欢读书。1919年7月,她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

缪伯英到北京不久,就结识了何孟雄等学生运动领袖。何孟雄是北京大学文科政治系学生。当时,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广泛流传,各种社团纷纷涌现。在何孟雄的介绍下,缪伯英常去北大旁听课程,系统地学习了李大钊关于社会变革的一系列文章。

不久,缪伯英参加了工读互助团女子组,怀着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的憧憬,与同组的十几名女生租房开洗衣店,勇做“全中国女性新生活的榜样”。此事轰动了北京新闻界,但工读互助改造社会的设想在实践中失败了。

1920年春,缪伯英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当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张申府三人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缪伯英入党,成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认为解放人民最终要立足改变社会制度,变革的途径是革命。她在《家庭与女子》一文里,呼吁女性“顺着人类进化的趋势,大家努力,向光明的路上走”,号召女同胞冲决封建罗网,做新时代的女性。

1921年,缪伯英与何孟雄组成革命家庭,其寓所是北京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站。两人一边读书,一边秘密开展革命工作,被同志们称为“英雄”夫妇。

一年后,缪伯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兼做妇女部工作,同时负责编辑《工人周刊》。她积极领导妇女运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并与战友们深入工人中办夜校、俱乐部,宣传马克思主义。她认为政治上获得权利是保障妇女经济、教育等权益的根本途径,提出“依同工同酬及保护母性的原则,制定保护女工法”等主张,并指出妇女运动要融入人民解放斗争之中。1923年2月,缪伯英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大罢工。

1925年1月,缪伯英应长沙第一女师校长徐特立的聘请到附小担任主事(即校长)。她在长沙开展湖南妇女工作,并担任湘区委第一任妇委书记。随着全国掀起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运动,在缪伯英的指导和发动下,长沙女学生成立了女子宣传队、女子纠察队和女子募捐队,奔走于大街小巷、车站码头。

1926年10月,党组织派遣何孟雄任汉口市委组织部部长,缪伯英也被派到武汉,协助中共湖北省委妇委书记蔡畅做妇女工作。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缪伯英夫妇又被派遣到上海。缪伯英在华夏中学任物理教员,何孟雄开书店,并分别化名为缪慕群、刘元和,积极开展地下工作。

上海的斗争环境十分险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清苦的生活、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使缪伯英的身体不堪重负。1929年10月,她突染伤寒,因抢救无效逝世,年仅30岁。

缪伯英在病危时对何孟雄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她用生命践行为党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诺言。

缪伯英(1899-1929年):革命家、女权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