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2021-05-18 23:05张波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效果

张波

摘要: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X线检查与多層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7.72%,病理学检查检出率为100%,差异并不显著,但甲组的检出率为77.27%,其显著低于乙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为2.32%,其明显低于甲组的11.76%和8.82%(P<0.05);甲组和乙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79.41%和95.34%,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比X线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既能够有效检出肋骨骨折情况,又能确保检查的准确度,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X线检查;多层螺旋CT;肋骨骨折;效果

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患者中较为多见,临床常用X线检查和诊断患者的病情,即利用X线机从正位和侧位拍摄患者胸部。然而,因为患者是半锥形胸廓,且肋骨也呈现弯曲状,所以用X线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无法保证其准确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其能从各个方位扫描患者的胸部,由此患者的骨折位的形态也能够有清晰的视野,因而受到临床的高度认可[1]。为此,本文将对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一共收治88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4例。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内容所有患者均有知情权,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时表现为胸痛和胸闷;24h内入院检查;临床资料已经过完善。排除标准:重大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脏器功能不全疾病者;不配合检查主动退出者;临床资料未经过完善。

年龄:甲组19~68岁(43.36±5.18),乙组20~69岁(44.47±5.29);性别:甲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乙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致伤原因:甲组7例车祸、17例高空坠落、11例跌倒、9例其他,乙组8例车祸、18例高空坠落、10例跌倒、8例其他。对比甲乙组患者的资料,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甲组X线检查如下:运用X线机加以检查,指导患者在探测器前站立,将双臂举向上,并对探测器的位置加以调整,让其能与患者胸部保持同一水平位置,然后从前、后、斜等各个方位拍摄患者胸部。给予乙组多层螺旋CY检查如下:

(1)检查仪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其生产于飞利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

(2)在检查过程中指导患者平躺,同时将上臂举起,以免双臂和肩胛骨重叠于胸部,出现伪影,从而干扰检查结果。

(3)扫描患者的锁骨-肋骨-肺组织-些许上腹部。在扫描过程中,要嘱咐患者尽可能忍住呼吸,以免出现移动伪影对检查结果造成干扰。

(4)设置电流为140毫兆,电压为120千伏,层间距和层厚均设置为10毫米左右,螺距为3.75:1。扫描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纵隔窗、骨窗、腹窗等,以免损伤下胸部,进而给上腹部脏器造成影响。

(5)完成相应的扫描后,设置层距和层厚分别为1毫米和1.275毫米,重建仪器所获得的CT图像,并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尽可能好地呈现骨折线层面,同时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予以阅片和诊断,为医师掌握患者肋骨骨折情况提供便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和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小于0.05时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出率对比

经病理学诊断,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同时从表1的数据可知,乙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

2.2 误诊率、漏诊率和准确率对比

由表2可知,乙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甲组,而其准确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

3讨论

肋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胸部损伤,其有单根骨折和多根骨折之分,而且一根肋骨也会有多处骨折[3]。人体胸廓的结构极为复杂,第1~3根肋骨被折断的可能性很少,但一旦患者受到来自外界暴力的损伤,其锁骨、肩胛骨等就会出现骨折,进而就有可能导致第1~3根肋骨骨折。第4-7根肋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第8~10根肋骨骨折很少发生骨折,而第11~12根肋骨如果出现骨折的情况,就会损伤患者的脾脏,进而就会引发各种不良症状[4]。中老年人群是肋骨骨折的高发人群,究其原因是其存在胸廓疾病,且骨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流失,同时在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当下,肋骨骨折的发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肋骨骨折患者会出现腹部脏器损伤、肺挫伤等并发症,因而临床要及时准确地判断肋骨骨折疾病,才能更有效地治疗该类患者[5]。以往临床主要用X线胸部平片诊断肋骨骨折患者,而且X线检查也是临床常用来检查胸部损伤的方式,该方式不仅能够对患者胸部损伤的情况有基本的了解,还能明确诊断肋骨出现错位的情况。但因为X线摄片呈现出来的是二维图像,而且还有重叠的可能性,加上肋骨后端具有较大的密度以及清晰的轮廓,而肋骨前段比较扁和薄,且轮廓也不够清晰,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脏器重叠现象,所以也就无法呈现比较理想的图像[6]。多层螺旋CT可以对全身组织器官进行检查,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脊柱、四肢、心脏和大血管等。目前,多数医院都16排以上的螺旋CT,如16排CT、64层CT、128层CT、256层CT,甚至更高端的512层CT,层数越多,速度越快,图像质量也越高,能更好地为患者及时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所有的多层螺旋CT中,64层以上的中高端CT,不仅能做全身各部位检查,而且其优点在于对心脏和大血管能进行CT的血管成像,同时还能对于胸痛三联征的患者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扫描[7]。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能清晰扫描患者的肋骨容积,同时其主要是薄层扫描,所成的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从细微之处将肋骨骨质的结构全面显示出来,进而有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此外,通过轴位扫描能够多方位薄层重建所扫描的图像,与X线检查相比,其无须多次搬动X线机摄像,也不需要时刻调整患者的体位摄像,有利于防止任意危险情况的发生。VR三维重建是根据容积数据呈现像素总和图像,可在任意切割和旋转层面和方位下骨折线以及移位情况也能更加清晰,获得的数据也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另外,VR三维重建图像所获取的图像类似骨折解剖结构,可准确定位骨折处,对比X线摄像,具有较高的空间立体感,肋骨骨折的位置、数量、移位等情况均有清晰的视野,可对骨痂的形成加以判定。如果患者为前肋骨骨折、肋骨不全骨折、移位不明显骨折、近胸椎骨折等,那么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作用会优于X线检查。除此之外,因为有些肋骨骨折患者受到外来因素的损伤后,其无法有效控制呼吸,在检查时还会由于呼吸的影响出现伪影现象,所以在扫描患者的过程中,要尽量让患者在屏气的情况下扫描完胸部和上腹部肋骨,以免出现假的骨折图像[8]。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在单根单处肋骨骨折、单根多处肋骨骨折及多根单处肋骨骨折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同时其检查准确率也高于甲组,且乙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而病理学检查检出率为100%,说明多层CT检查与X线检查相比的优势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与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检出率更高,且检查的结果也更为准确,可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寅,梁祝红.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结果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13):29-30.

[2]孙卫华,吴冀兰.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0):21-22.

[3]王雄,何平.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肋骨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34(9):34-35.

[4]李玉清,王金财.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外伤肋骨骨折[J].影像技术,2016,28(6):113-114.

[5]谭运浩.用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24(15):35-36.

[6]方东光.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59-60.

[7]沈向宏.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对照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0):209-210.

[8]冯汉超.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6(6):24-25.

猜你喜欢
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鼻骨骨折的法医学意义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手术入路研究与临床126例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42例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