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19 08:17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胆囊外科腹腔镜

李 前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 广东 梅州 514011)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流行病学女性多于男性,通常40 岁后发病,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样因素有关。能够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变化或造成胆汁滞留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结石形成。特殊地区居民女性激素水平、肥胖、妊娠风俗习惯、高脂肪饮食都会增加发病风险。特殊群体如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患者都极易并发胆囊结石[1-3]。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切除胆囊是一个主要治疗方法。和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较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创伤轻、手术简单、切口小等优点,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与腹腔损伤,但是很多患者对于手术和疾病理解不足,所以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因此在患者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心理,影响患者预后。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临床上对胃肠手术患者开始逐渐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效果显著[4]。因此本文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 年1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6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无恶性肿瘤感染患者,无精神障碍和语言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3 ~71 岁,平均(62.15±5.23)岁;平均病程(6.13±1.05)年。观察组患者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最小42 岁,年龄最大75 岁,平均年龄(61.87±4.16)岁;平均病程(6.15±1.12)年。两组患者一般性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将快速康复理念在观察组手术过程中进行应用:在缝合切口时行双侧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术,具体为:麻醉诱导后实施超声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超声探头置于脐周外侧轴位或旁矢状位扫描,依次可见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直肌后鞘、腹膜和肠管,腹直肌后鞘和壁层腹膜形成双层结构,应用平面内技术在探头外侧将22G 穿刺针平行于超声束进入,穿刺针的针尖位于腹直肌后鞘和壁层腹膜形成双层结构上后停止进针,将0.5%罗哌卡因20 mL 注入腹直肌和腹直肌后鞘之间,之后在对侧进行相同的超声下操作。

观察组采用的围术期处理方法为:术前禁食6 h,禁水2 h(术前6 h 给予蔗糖水或碳水化合物饮料800 mL),术中要进行补液的限制和控制,术后24 h 需进行补液的停止,术后6 ~8 h 下床活动;早期进食(术后6 h 口服蔗糖水或0.9%氯化钠溶液200 mL,8 ~12 h 后选择600 mL 进行再次口服,次日选择流质和低脂食物食物进行摄取),24 ~48 h 出院。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手术前1 d 的晚上10:00 以后需要进行食物和水的禁止,手术中不进行液体补充的限制,手术后维持常规的补液至患者进食后逐渐减量,手术后等肛门排气后将患者的饮食进行正常恢复,术后3 d 出院。观察组术前2 h 内行2 g 头孢唑林静脉注射,手术后不采用任何形式的抗生素使用;术前2 h 内对照组行2 g头孢唑林静脉注射,手术后常规行2 g/d 的头孢唑林使用量,于3 d 后患者的血常规进行复查显示正常后停止使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2)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分100 分,0 ~59 为不满意,60 ~79 为基本满意,80 ~89 为满意,90 ~100 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总例数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s,h)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s,h)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饮食恢复时间 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 30 225.6±24.4 50.2±3.1 72.5±4.3 81.2±4.7对照组 30 316.8±31.2 107.8±6.9 90.6±4.8 119.5±8.3 t 14.563 48.159 17.763 25.395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20%高于对照组的8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n(%)]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由护士、医师和麻醉师等相关医务工作者一起组织的团队来通过将有效干预措施应用于围术期中获得机体创伤和应激反应减少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恢复和相关并发症得到显著减少来获得使患者得到积极康复的效果[5-6]。快速康复外科主要工作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治疗和干预。其中术后治疗和干预能更加快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术后的镇痛必须是充分的,因为应激反应会因为患者的疼痛而显著加剧,导致出现功能性器官障碍,术后双侧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术的采取可以让患者于手术清醒后1 ~2 h 下床进行活动,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得到显著减少。其次早期营养不宜过多补液,过多的补液会增加心肺负担,引起组织肿胀,加剧术后脏器功能障碍。应鼓励患者早期进食,减少肠道细菌异位发生。再次一般手术要求6 h 下床活动,在充分镇痛的情况下,尽可能下床活动。可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最后麻醉会引起恶心,呕吐,可用地塞米松减轻。从理念引入到临床医护的肯定,目前引入最成功的的在结肠手术和心脏类手术科室的应用[7]。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全程干预主要是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所应用的快速康复理念,能够为患者在术后提供良好康复空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生理功能[8]。

本次选取在我院2014 年1 月—2020 年8 月期间共收治的6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关指标(P <0.05),由此说明,应用快速外科康复理念指导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说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胆囊外科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