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脂质代谢的比较分析

2021-05-19 08:17王小云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脑部血管性阿尔茨海默

王小云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阿尔茨海默症(AD),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又称为老年痴呆。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甲状腺病等均是其高危性因素,而发病基础则是β-淀粉样蛋白沉积、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为全面性痴呆,且存在人格改变,生活无法自理[1]。血管性痴呆(VD),则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病理基础是脑缺氧、脑出血等,在老年痴呆性疾病中约有20%的发生率,临床发病以低血压、家族史、抽烟史为高危因素[2]。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所表现的痴呆症状有差异,病理机制也不同,但有学者提出,脂质代谢和两种疾病均有相关性,经脂质代谢情况观察,能对痴呆情况进行预测,便于调整治疗措施,使痴呆症状得到改善[3]。基于此,研究以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者及同期体检正常者为对象,将纳入样本量均控制在37 例,旨在观察其脂质代谢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7 例为VD 组、37 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为AD 组,同期体检正常者37 人,为健康组,对其实施研究。VD 组:年龄段61 ~74 岁,年龄均值(67.48±1.97)岁;病程段16 ~45d,病程均值(30.59±3.47)d;女16 例,男21例。AD 组:年龄段60 ~74 岁,年龄均值(67.01±1.89)岁;病程段15 ~46 d,病程均值(31.07±3.54)d;女15 例,男22 例。健康组:年龄段61 ~75 岁,年龄均值(67.98±1.80)岁;女17 例,男20 例。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纳入者均行脂质代谢指标检测,保持空腹状态,于晨间行静脉血的抽取,抽取量为9 mL,放置在3 个试管中,并在各试管中加入肝素,行30 min 的冷藏处理,并以1500 r/min 的参数对血液样本行离心处理,经生化分析仪对各脂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纳入者智能状态,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经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观察纳入者的脂质代谢指标,所观察的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外,还需对纳入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精神状态、生活能力、脂质代谢指标等)用(± s)表示,行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智能状态观察

对三组ADL 分值、MMSE 分值进行比较,前者在VD 组、AD 组所获分值比健康组高,后者在VD 组、AD 组所获分值比健康组低(P <0.05)。见表1。

表1 3 组智能状态得分比较(± s,分)

表1 3 组智能状态得分比较(± s,分)

注:和健康组相比,a 表示P <0.05。

组别 例数 ADL MMSE VD 组 37 36.14±3.98a 17.96±3.04a AD 组 37 37.52±4.01a 16.87±2.91a健康组 37 16.38±1.09 31.48±1.65 P 0.0000 0.0000

2.2 脂质代谢指标观察

LDL-C、TC、TG 指标经检测后,其数值在VD 组、AD组比健康组高,而在HDL-C 的比较中,其数值在VD 组、AD 组比健康组低(P <0.05)。VD 组、AD 组的脂质代谢数据比较中,VD 组LDL-C、TG 水平更高(P <0.05)。见表2。

表2 3 组脂质代谢指标比较(mmol/L,± s)

表2 3 组脂质代谢指标比较(mmol/L,± s)

与健康组相比,a 表示P <0.05;和AD 组相比,b 表示P <0.05。

组别 例数 HDL-C TC LDL-C TG VD 组 37 1.02±0.19a 5.54±0.32a 3.49±0.46ab 3.31±0.19ab AD 组 37 0.94±0.18a 5.60±0.37a 3.01±0.40a 1.38±0.14a健康组 37 3.02±0.46 4.02±0.38 2.03±0.39 1.04±0.2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阿尔茨海默症,有执行功能障碍、记忆障碍等表现,部分阿尔茨海默症者有人格行为改变,此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当阿尔茨海默症者出现失语、失忆症状后方能检出,使阿尔茨海默症最佳治疗时机被错过,最终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者丧失生活能力[4]。血管性痴呆,同样有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等表现,然其病理机制较明确,即在脑缺氧、脑卒中等脑部血管性损伤下,血液流通受阻造成血管堵塞所致,经血管优化治疗,能使血管性痴呆症状得到改善[5]。但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均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当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后,痴呆造成的记忆障碍等问题有不可逆的情况,需在照顾者帮助下方能正常生活[6]。为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对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行深入研究,在各项检查中,发现脂质代谢对其发病有影响,研究表明,在异常血脂代谢状态下,血液凝固因子浓度处于较高水平,使老年群体血栓风险增加,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的形成,使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增高[7]。

于阿尔茨海默症者而言,脂质代谢异常对痴呆进展有促进作用,其中高胆固醇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症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且胆固醇会向24 羟基胆固醇进行不断转变,在阿尔茨海默症者外周组织不断释放,若大脑神经元出现损伤,24 羟基胆固醇的转化速度会加快,使脑部内循环环境出现变化,最终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此外,阿尔茨海默症者脑部常存在纤维缠结情况,能观察到较多老年斑,而脂质代谢中的β 淀粉样蛋白则会加速老年斑的形成,且β 淀粉样蛋白会对阿尔茨海默症者的突触细胞再循环过程造成影响,使阿尔茨海默症者有信息处理功能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症者病情进展中有促进作用[8]。血管性痴呆,以脑血管病变为基础的痴呆性疾病,其高危因素除脑动脉硬化、梗死外,还包括脑部腔隙性病变,而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则主要是脂质代谢异常。当机体血脂含量增加时,血液浓度处于较高水平,脑部血流速度减缓,会造成脑代谢缓慢性损伤,引发多种脑血管疾病,若脑血管破裂,则可能会出现血管性痴呆。脂质代谢指标中,HDL-C 能对血管性痴呆者胆固醇作用进行逆转,能抑制血管性痴呆者的血管及脑部氧化情况,而LDL-C 的稳定则能使血管性痴呆者血管内皮损伤得到减轻,还能降低血管管壁通透性,抑制胆固醇酯的堆积,对控制血管性痴呆进展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脂质代谢异常,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发生率的增加,对高危人群行脂质代谢监测,能对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进行预防,且能对其进展进行控制,使其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脑部血管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