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5-19 08:17陈丽芳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人性化肝功能

陈丽芳

(阳城县人民医院 山西 晋城 0481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DNA 检测超过正常范围(<5.00e+02),病程在6 个月以上或发病日期不确定而出现肝炎临床表现[1-2]。该病具有传染性、病程时间长、复发性大、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目前治疗慢性乙肝主要以保肝、抗病毒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容易因疾病治疗周期长等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尊重病人的品格和个人隐私,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从而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3]。以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1 月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人性化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1 月间收治的100 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 例,对照组中男性34 例,女性16 例;其中最大年龄为68 岁,最小年龄为19 岁,平均年龄为(40.43±3.76)岁;病程时间为6 ~24 个月,平均(13.87±3.65)个月。观察组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其中最大年龄为70 岁,最小年龄为20 岁,平均年龄为(41.67±3.19)岁;病程时间为7 ~24 个月,平均(14.36±4.03)个月。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方法、目的等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乙肝诊断标准;②病例资料完善;③与患者沟通无障碍,能进行有效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等;②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中途因故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下:(1)开展人性化服务语言、护理礼仪等相关知识培训,帮助护理人员了解人性化护理特点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规范落实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亲和力,有助于护患交流。(2)设立慢性乙肝人性化护理小组,由专科护士长为组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成员,为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计划。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说明护理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护理操作中顾及患者的感受,保证护理方式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操作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配合。(3)开展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背景、理解能力等普及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指导其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告知患者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的好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4)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天帮助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5)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干扰。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6)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搭配合理的饮食方案,以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饮食为主,避免辛辣、油炸食物。(7)提供延续性护理,通过电话、短信以及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定期随访。可建立微信交流群,普及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性化护理:实施中医五音干预法,选择“中医五行音乐”,首先向患者介绍五音的背景资料,消除迷茫感,发放相关护理手册,详细记录音乐收听时间与相关注意事项,建议患者将音乐导入手机中,可以在治疗室内或者病房内收听,收听时间定在上午9:00 ~11:00(宫音)、晚上10:00 ~11:00(角音),嘱咐患者听音乐前排空大小便,选择自己舒适的体位,期间不得有电话、其他声音干扰,每次收听时间15 min 左右,每周7 d 中选择其中的5 d,剩余两天休息,听音乐时可以进行打拍子、哼唱或者是摇摆身体等,全身心投入其中。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用我院自主设计的护理问卷调查,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四个指标,统计总满意度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2)肝功能指标测定: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3)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SDS 中包括10 个项目,总分为100 分,53 分为分界值,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SAS 中包含10 个项目,总分100 分,50 分为分界值,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s)

组别 例数 TBLL/(mmol·L-1) AST/(U·L-1) ALT/(U·L-1)护理前观察组 50 37.42±11.57 61.45±22.67 139.27±42.43对照组 50 36.81±12.24 57.83±22.45 132.52±40.41 t 0.798 0.424 0.815 P>0.05 >0.05 >0.05护理后观察组 50 15.78±11.56 36.81±12.24 67.25±19.32对照组 50 34.39±14.76 47.67±14.54 88.57±30.14 t 7.619 4.040 4.321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情况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情况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SAS SDS SAS SDS观察组 50 63.21±10.73 48.63±5.26 36.34±4.72 34.53±5.11对照组 50 63.65±10.45 49.38±4.54 45.34±5.05 37.43±4.78 t 0.280 0.763 9.207 2.931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性乙肝是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复发性强等特点,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若不加以控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常规护理能取得一定的效果[4],通过健康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形成原因、特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心态,纠正自身不良行为,有助于促进身心康复;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明确其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有助于机体免疫提高;进行持续护理支持,能帮助患者出院后坚持自我管理,利于疾病康复。人性化护理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为前提,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使患者在温馨、亲切的环境中得到身心全面的照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重情感、生活、精神等多项服务以及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5]。其主要是采取音乐干预方法,达到调气血、促进代谢产物排泄等多种效果。本次研究中,经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均有所改善,说明人性化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不但能改善其肝功能指标,而且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心态,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多的优势,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人性化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