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19 08:17李巧丽黄燕娜黄少娅方丽芬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责延续性个体化

李巧丽,黄燕娜,黄少娅,方丽芬

(普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广东 揭阳 515300)

在临床心血管危重症中,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遗传或代谢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壁内膜组织发生破损进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分离的病理改变。主动脉夹层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往往有许多基础病,20%有冠心病、30%有糖尿病,5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等,目前我院对于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及介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康复训练内容及治疗护理技巧多,术后患者需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后续的护理在患者的病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若术后康复指导、延续性护理不到位,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增加并发症和再次发病风险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为多种功能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增加家庭、社会负担。因此我院自2018 年开始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30 例和对照组患者30 例。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伴有严重恶性肿瘤疾病以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20 ~83 岁,平均为(51.52±1.74)岁。对照组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20 ~83 岁,平均为(52.08±1.0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安排其进住重症监护室,按病情需要给予吗啡静脉用药止痛;并对其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常规给予评估、观察与宣教。

1.2.2 观察组方法 给予延续性护理:(1)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①准确评估。向每位患者讲解延续性护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收集记录患者准确的联系方式及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并将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描记成曲线图标制定为册,将其存档为后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②由专责护士据情况给患者制定个体化宣教和延续性护理方案,采用一对一单独辅导宣教指导,告知患者关于疾病各项知识、疾病的转归及预防并发症的各项措施,利于患者对疾病各项知识完全掌握。为了能够降低其夹层破裂、内瘘、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叮嘱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保持大小便通畅及避免情绪激动,同时避免进行增加腹、胸腔压力的运动,加强床上运动指导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③建立网络随访制度,科室制定疾病健康宣教制度、流程并实施,培养专责护士对个体化宣教流程灵活熟练应用。(2)出院后护理。①由专责护士建立专科疾病微信群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方便患者在群里互助交流鼓励,对有疑问或需要帮助时由专责护士随时解答提供帮助。同时根据个体化护理延续方案对患者的随访、评分以及档案登记工作,制定个体化宣教指导手册交由患者或家属管理记录,专责护士定期查看及随访时登记记录。出院2 周内,护理人员应每3 天进行1 次电话、微信视频随访。1 个月后,应每周进行电话、微信视频随访1 次,直至术后3 个月,以后每月电话、微信视频随访1 次,直至术后12 个月。院内组织专科专责护士定期对随访情况进行反馈,有利于对护理治疗内容进行调整。叮嘱患者术后1、3、6 个月、1 年后每年进行复查,从而对其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身体机能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描记认知功能曲线图装订成册,给专责护士动态观察评估、对比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况为随访时心理护理定向标。②建立上门随访团队。实施评估、宣教及对症处理使患者掌握从入院到出院的专业护理。成立居家护理小组做好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治疗的衔接工作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在条件允许下,针对不同特殊人群如:遵医行为差、自律性低、依赖性强、文化程度低等患者采取上门随访制度,根据患者个体化的不同需求制定上门随访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月上门随访一次,个别特殊病情最短上门随访间隔为7 d,30 例患者中11 例给予上门随访,占36.7%。每年组织开展2 次“施教会”,由专科专责护士主持并推选治愈效果好具有代表性的患者现身说教分享自己的治愈过程,提高患者和家属信心,拉近护患距离,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的能力。③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需长时间按时遵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病,告知其清晨用药能够促进全天血压水平的控制同时为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血压、心率、血糖变化指导进行自我监测,据患者实际情况一周3 次测量血压和心率并记录在个体化宣教指导血压监控手册内,方便随访或复诊时能及时反馈生命体征情况[2],减少了患者就医复诊的奔波和劳累,减轻了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发病率(1 年内)、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态评分:SAS 以50 分作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越严重。SDS 以53 分作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状态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判定护理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79 ~100 分、满意得分60~78 分、不满意得分在60 分以下,由患者根据自身在医院期间所获得的护理感受进行打分,其他人不得给予干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发病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发病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SAS SDS观察组 护理前 16.22±1.64 15.59±1.54护理后 7.21±1.02 6.21±1.02对照组 护理前 16.29±1.74 15.59±1.77护理后 10.03±1.17 10.66±1.14护理后t 值 - 9.951 15.934护理后P 值 -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延续性护理主要是指对患者入院后直至出院的护理,患者入院后即建立个体化健康宣教管理体系,专职专责护士通过评估、观察,给患者制定个体化宣教和延续性护理方案采取早期干预宣教指导,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采用一对一单独辅导宣教指导,并要求日常照顾者早期参与掌握,保证出院后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因此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由专职专责护士建立专科疾病网络微信群进行心理护理,方便患者在群里互助交流鼓励,与患者的交流中,若发现患者情绪焦躁不稳定,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心理引导[3]。使观察组主动脉夹层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建立上门随访团队和随访制度落实,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护理延续方案,为患者建立延续护理档案,把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中[4],通过定期上门随访、健康教育、开展网络平台随访、电话、微信视频回访予患者饮食行为指导、康复运动指导、服药监督等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5],观察组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延续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术后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专责延续性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新时代国有企业纪委履行监督专责的实践与思考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浅谈国有企业纪委如何发挥好专责监督作用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专责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