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水平评估

2021-05-19 08:17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血脂危险

那 琦

(沈阳第二退休干部休养所 辽宁 沈阳 110071)

有较多因素会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老年群体是心脑血管的高危人群。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高血压、吸烟以及年龄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同时以上因素还会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并评估各危险因素的危险水平。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和中青年患者各60 例进行分析,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本组患者的年龄处于56 ~80 岁之间,平均(68.47±13.48)岁,中青年患者分为对照组,本组患者的年龄处于38 ~55 岁,中位年龄为(42.37±12.38)岁。

1.2 方法

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防治指南作为本研究的参考[1]。对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抽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质保、BMI、家族史等。

1.3 观察指标

对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另外统计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将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此外采用参考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防治指南进行高危、中危、低危进行危险水平的评估,采用(发生例数÷总人数)=发生率的方法计算,对比两组结果。采用心脏衰竭危险积分法(Framingham)进行危险因素记分[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用(%)表示,P <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分析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

通过本次研究的相关分析得知,若患者的年龄处于45 岁以上,且存在血糖升高(55.88%)或高血压(43.33%)的现象,那么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大,由此可见以上两点是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通过Framingham 积分方法得知,其在年龄方面的发病率为(1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观察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HDL-C、LDL-C、TC、TG 与对照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HDL-C、LDL-C相比后者低于前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G 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 s,mmol/L)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 s,mmol/L)

组别 例数 HDL-C LDL-C TC TG观察组 60 6.23±2.19 3.13±2.17 5.61±1.24 2.19±1.15对照组 60 4.09±2.13 1.15±1.02 5.51±1.21 2.05±1.28 t 2.654 2.497 0.156 0.189 P<0.05 <0.05 >0.05 >0.05

2.3 分别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

观察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危、中危、低危发生率与对照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危、中危、低危发生率相比,前者高危发生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危发生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者低危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分别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n(%)]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多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当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性别、年龄、家族史以及遗传等难以改变或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另一种是血糖升高、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抽烟等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3]。据相关研究分析得知,对第二类危险因素采用药物干预或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能够实现对心脑血管有效预防,从而减少患者死亡的风险[4]。另外,还有相关报道指出,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率中,血糖升高、高血压、年龄明显高于青年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是重要的一项,一旦患者年龄超过45 岁就成为了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5]。就老年患者而言,年龄导致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00%。Framingham 积分方法标记得知,老年患者的分值处于≥10 分,而且有大部分老年患者的分值>12 分,同时加上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老年患者的危险水平在10 年处于高危状态。在许多研究中证明,5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就算没有动脉硬化这一危险因素,其每增加10 岁,心脑血管发生率就会增加,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6]。在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占据主要位置,其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发生,进而引发多种不良事件。所以,在控制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中,血压控制和糖尿病危险控制是重点,同时还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代谢也占据重要比例[7-8]。本研究过程中无论哪组患者,其TC 和TG 均处于异常状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相比,高于对照组的指标为HDL-C 和LDL-C,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 <0.05)表示。高危、中危和低危是心脑血管疾病三个类型的危险水平。观察组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1.67%、13.33%、35.0%;对照组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1.67%、13.33%、55.0%,两组相比前者高危风险患者的数量高于后者,后者低危患者高于前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中危人数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老年患者的血脂代谢处于异常状态,且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较高。

综上所述,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对可改变因素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血脂危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你了解“血脂”吗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喝水也会有危险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拥挤的危险(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