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000,“羽绒服自由”有多难?

2021-05-20 12:49Luna
东西南北 2021年6期
关键词:波司登优衣羽绒

文/Luna

“潮流”,注定是一个虚幻的莫比乌斯环,潮水退去,才知道是“鸭”是“鹅”。

北京西城区某大街的早上,短短200米走来6个“大鹅”。零下20度的寒风里,这只被无情diss了好几年的鹅终于迎来了翻身。微博上,#加拿大鹅卖断货#话题登上热搜。

上海的加拿大鹅门店,进店排队两小时,最适合亚洲人身材的小码供不应求。没办法,在寒冷面前,羽绒服的终极作用不是防寒,而是保命。

不只是“鹅”,遇上“30年来最冷冬天”,羽绒服整体销量也是一路飙升。仅2020年10-11月一个月的销量就超过了2019年全年!根据央视财经数据,2020年我国羽绒服销量增加13%,羽绒服市场规模达1382亿元。

需求增加,价格也跟着暴涨。含绒量90%的白鸭绒半年时间就上涨了61%——2020年5月初,价格还是每吨18万元,10月下旬就涨到了每吨29万元。羽绒服的市场均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2020年已经突破1400元,质量上乘的可达5000-10000元,真是钱包焚烧炉。

一边嫌“太贵”,一边买得“爽”。数据显示,25-35岁人群逐渐成为中高端羽绒服的消费主力军,不买件2000块钱的羽绒服,都没法安心过冬。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钱”?

月薪10000,买不起羽绒服

时间倒退4年,羽绒服在多数非极寒地区人们的眼中,还是个非必要存在,一件羊绒大衣/羊羔毛外套足够过冬。不少人调侃,花高价买羽绒服就是智商税,599的优衣库羽绒服它不香吗?

但一夜之间,呼啸的北风伴随降温给了穿优衣库的人一记闪亮的耳光,大自然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诉我们——不保暖的羽绒服,都是耍流氓。

曾经,优衣库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出主打时髦轻薄的“轻羽绒”,一度成为羽绒服潮流引领。在优衣库看来,城市白领的羽绒服应该是一件能够填补踏出车门和走进温暖办公楼之间短暂间隙的外衣,它只需要轻薄、舒适就好,甚至可以直接折叠进口袋里。

但事实上,中国白领们的通勤往往是步行20分钟、公交转地铁、再骑上300米共享单车。凛冽的寒风中,身穿优衣库被冻得头皮发麻、鼻涕直流,不得不重新思考“我需要一件什么样的羽绒服”。

近几年,随着“滑雪”运动兴起,“户外运动风”羽绒服成为年轻人首选,羽绒服也正式迈入“千元时代”。

如今的羽绒服鄙视链已经不是“大鹅”独占鳌头,转而成了始祖鸟>土拨鼠、小剪刀>蒙口、加拿大鹅>北面、迪桑特>波司登>斐乐、Newbalance>阿迪、耐克>优衣库。加拿大鹅、蒙口,曾经的“羽王”和“羽皇”已经沦落到第三梯队,并不是价格便宜了,而是一穿出去就被认为是“假货”和“跟风狗”。与之相反的是始祖鸟,羽绒服中的法拉利,只做高端,藏富于无形。据说,当今中年男人暗中攀比三件套:女儿、茅台、始祖鸟。

如果一位爸爸在冬天穿着12000元的始祖鸟羽绒服,提着茅台跟朋友叙旧,无意间说出,“衣服和酒都是女儿给买的”,一看就是老凡尔赛。

从价格来看,始祖鸟的价位比加拿大鹅略贵一些,但它的配置和设计,更吸引中产买账。以始祖鸟官网销量最好(贵)的羽绒服为例,goretex面料、蓬松度750、灰鹅绒填充,防风防水,滑雪没有问题;风格偏商务,兼顾保暖性和轻便性,可以搭配正装;最受中产推崇的是它够低调,鸟标与衣服颜色相近,不像大鹅那样引人注目,符合中产日常/商务穿着需要。

相比之下,同为户外基因的北面走的是“土嗨风”。继跟supreme合作大火后,2020年的北面羽绒服更是成了“校服”。“一步一北面、三步一大鹅”的名场面在各大高校轮番上演。

在吐槽之余,很多人对北面的印象只停留在“冲锋衣”很牛。其实北面作为北美羽绒三巨头(TNF、MHW、Marmot)之一,羽绒服一直是其强项,在保暖能力上甩大鹅十八条街。别看北面羽绒服烂大街,如果往细里分,也有鄙视链。两千一件的普通款和上万元一件的高端款,虽然都是北面,但逼格完全不同。走在街上想要分辨是假潮还是真有钱,看身上的北面羽绒服有多贵就一目了然。

2020年羽绒服圈另一“黑马”就是波司登。2020年天猫双十一数据显示,波司登名列女装榜第二名,双十一销售额破15亿,其羽绒服业务累计零售金额同比增长25%。羽绒服中的高单价产品占比从10%提升至30%。杨幂代言的“极寒系列”,价格更接近2000元。昔日被吐槽“土挫丑”的波司登,受到加拿大鹅的启发,披上“户外+极地科考”的外衣,终于在极寒天气中凭借硬核的保暖性凌驾于无数妖艳贱货之上。

有网友表示,“没攒下加拿大鹅的钱就算了,眼看着连波司登都要穿不起,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羽绒服真是越贵越暖和?

如今的羽绒服市场,已经全面奢化,2000+的价位对于本不富裕的打工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少人质疑,羽绒服真是越贵越暖和?是的。

排除始祖鸟、蒙口等奢侈品定位的羽绒服,价格在5000元以下的羽绒服基本是一分钱一分货。

影响羽绒服保暖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充绒量、含绒量、羽绒蓬松度、面料和做工等因素,这些材料的价格都是实打实的。就拿蓬松度来说,它代表羽绒的质量,羽绒的蓬松度越高,保暖性越强。通常来说,鹅绒的蓬松度好于鸭绒,因此,鹅绒的羽绒服卖得价格高。但值得一提的是,蓬松度受羽绒的生产环节等多项因素影响,对羽绒服的保暖度影响有限,即便是700以上的蓬松度,如果充绒量只有100g,也没多暖和。市面上很多品牌卖力吆喝蓬松度,对充绒量只字不提的,只能呵呵。除了蓬松度,另一个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因素就是含绒量。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朵的含量占比,羽绒中除了绒朵外还有羽毛、羽梗、绒梗和其他杂质,这些都是不太保暖的。所以含绒量越高,羽绒的蓬松度越大,保暖性能也越好。通常蓬松度600以上、含绒量达到80%以上,能达到基本的保暖效果;蓬松度700以上、含绒量达90%,是高品质羽绒服标配。

再一个,也是决定羽绒服是否保暖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充绒量。充绒量指的是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通常用“克”来表示,充绒量越高,越保暖。有业内人士坦言,充绒量是羽绒服生产厂家的良心。如果是南方只要保暖不要抗寒的天气,充绒量130g+的羽绒服即可过冬,但对于北方有更高抗寒需求的环境来说,充绒量200g以上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优衣库轻型短款羽绒服为例,含绒量90%,充绒量却只有95g,售价599元;波司登极寒系列短款羽绒服,含绒量90%,充绒量203g,售价1699元;迪桑特短款羽绒服,含绒量90%,充绒量234g,售价2390元,是不是一分钱一分货?

谁在改写羽绒服?

受加拿大鹅启发,近些年,羽绒服品牌都喜欢打着“南北极科考”的幌子为自己的专业性背书。

有很多网友直到最近才知道,“北极的平均气温也就零下20多度,还不如东北老家冷。”坦白来说,如果不是最近的极寒天气,不是在东北这样的极寒地区,不是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人手一件“极寒”羽绒服真的没有必要。

但加拿大鹅的入侵无疑已经引领羽绒服价格集体飙升。以波司登为例,2018年,羽绒服的平均售价在700-800元之间;2019年,达到1100-1200元;2020年,平均价位在1500元左右;波司登首席财务官表示,未来两三年波司登的平均价位将达1800-2000元。在营销界,有个名词叫做“锚定效应”,意思是人们判断一件商品的价值时,需要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作为参照,来判断商品值不值这个价钱。

加拿大鹅在人们的认知里抛下了“高价羽绒服”的锚,各品牌摸着“鹅”过河也就有了底气。

然而即便价格卖得贵了,依然有商家存在不合规问题。2020年11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及质监局)于2011年至2020年关于羽绒服产品的抽检情况。抽检结果显示,即便是波司登这样的大品牌,也被检出有两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含绒量、绒子含量。就算是已经封神的加拿大鹅,在业界也存在着“过度包装”、“叫鹅填鸭绒”、“不公布充绒量”等质疑。

消费者可以为“品质”买单,但价格上去了还“缺斤少两”实在是不讲武德。

“潮流”,注定是一个虚幻的莫比乌斯环,潮水退去,才知道是“鸭”是“鹅”。

猜你喜欢
波司登优衣羽绒
No.7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经营利润上涨12.7%
灵感跃动
波司登集团图集
波司登 摩登转身
街头羽绒也时髦
波司登关闭海外旗舰店 进军海外计划暂告失败
波司登关闭海外旗舰店 进军海外计划暂告失败
羽绒棉没有绒
优衣库U系列
再也不忍直视的“优衣库”危机公关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