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练习中二次成长
——浅谈小学数学“学力式”作业的设计

2021-05-20 09:31王意琳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数作业数学

王意琳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中心小学 浙江 舟山 316000)

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课下补充,能够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与巩固,从而深化课堂知识;同时,通过数学作业的完成,学生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发展学习能力。

1.设计生活型作业,让数学学习价值得以渗透

大部分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都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数学学习积极性较低,影响了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没有充分地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导致作业内容和生活脱节,没有体现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能够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价值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作业设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作业生活性和实践性,保证作业内容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视野,扩展学生数学学习思路,让学生可以自主挖掘出生活与数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从而渗透数学学习价值。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布置这样一道生活气息十足的应用题:

“妈妈给了10元钱,文具店里的彩纸2元,水彩笔6元,本子3元,铅笔盒9元,你能买哪两种文具,需要用多少元?还剩下多少元?”买文具是小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将自己带入到这个生活情境中,计划着可以买哪两种文具,得到了6+2=8(买一张彩纸,一个彩笔花了8元)10-8=2(还剩下两元)或者6+3=9 10- 9=1、2+3= 5 10- 5=5三种不同的答案。在思考和完成作业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用途与意义。

2.设计实践型作业,让学生的理解力得以培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展,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练习还原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并解答出来。

如在学习了《千克和克》后,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一袋糖、一棵大白菜大概有多种;还可以让学生跟妈妈到菜市场去,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3.设计开放型作业,让学生的探究力得以锻炼

常见的作业基本上都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其解题方法和过程都比较单一。而开放性作业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学生通过假设、猜想、验证等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凸显开放性,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创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

第①题和第②题虽然都是检查学生对真假分数概念的掌握情况,但是答案却不是唯一的,学生必须根据真假分数的特征,把握两个分数之间分子与分母的关系,筛选符合条件的答案。第③题是一个假分数的抽象过程,学生必须关注到分子比分母多3,从而根据假分数的性质来确定这个分数,这道题包含了函数的变化思想,对学生来说使用一个思维上的挑战。应该说这个练习在进行真分数、假分数特征的应用时,改变了单一呈现真假分数判断,让学生在抽象的富豪中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从知识上关注到真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而且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提升,做到了知识的掌握与思维的提高并进。

4.设计团队型作业,让学生的合作力得以发展

与周围的小伙伴玩耍,是大部分学生都十分喜欢的事情。因此,教师也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尝试设计团队型作业,鼓励学生互相协作。

比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统计》一课,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统计内容,如这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及走势分析,近两个月班级的出勤率(包括迟到、早退、请假、旷课等)情况,学生平均一个星期花费在某一个科目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该学期的课外阅读量等,统计内容的主题应当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有意义的。要完成这种作业,学生必须要合理分工,如负责搜集数据的还可以细分为搜集网络数据、期刊数据、报纸数据等,据此又可以分为筛选数据、分析数据等工作,还有拟写报告、演讲展示等工作也需要学生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5.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的创新力得以培养

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如,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T”字。

(1)摆成第1个“T字要用多少个棋子?第2、第3个呢?

(2)照这样摆下去,第10个“T”字要用多少个棋子?第17个呢?

上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充分经历探求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生动获取知识,而且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以上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作业,收到的效果会比单纯做几道计算题更好,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好的作业设计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不应满足与教学现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视作业设计为再创性工作,设置符合学生心智的生本化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学力、展现个人天赋,丰富生活的向导,让教师设计的“作业”成为“学力”发展的舞台。

猜你喜欢
分数作业数学
分数的由来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作业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