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21 14:55刘晨霞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刮宫宫腔镜麻醉

刘晨霞

厦门市海沧医院妇产科,福建厦门361000

子宫异常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由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因素较多,因而,在对其致病因进行诊断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一些仪器,如腹部B超、经阴道B超,以及宫腔镜检查等[1]。在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中,根据其致病因,一般以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刮宫术或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中的痛苦程度,当前,大部分医院引入了宫腔镜治疗方法,经临床诊疗效果统计,具有比较优势[2]。该次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方便选取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宫腔镜方法在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86例患者均经病史问询、病例分析、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排除子宫肌瘤。经检查确定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年龄34~48岁,平均年龄(42.7±2.4)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0.9±1.1)年;受教育程度,学历大专以上者16例,学历高中者21例,学历初中者6例;已婚34例,未婚9例;致病因素方面,17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6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1例发生癌变,需切除子宫及卵巢)。观察组年龄34~49岁,平均年龄(41.9±4.8)岁;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2±0.8)年;受教育程度,学历大专以上者14例,学历高中者25例,学历初中者4例;已婚36例,未婚7例;致病因素方面,19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4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两组患者均表现有腹部不适、阴道出血、阴道瘙痒感染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无可排除肠道类疾病与内脏器质性疾病等。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液、尿液、分泌物、血压、精神状态等内容的常规检查,确定病因病情后,明确针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案[3]。先对患者进行补血治疗,使患者处于出血量少或出血停止状态,确保患者各项条件,能够适应手术治疗方案后,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后,施行手术治疗手段[4]。

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常规刮宫手术治疗方案。术前要求患者24 h内不进食,然后,由手术护理人员准备各项手术用具,检查心电监测仪器、血压监测仪器,并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测试,并进行消毒[5]。术中,先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方法以静脉麻醉为准,麻醉操作后,并用麻醉状态检测夹进行检查,确定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后,开展具体的刮宫术治疗。麻醉成功后置入阴道窥视镜,暴露宫颈后置入宫腔镜,对宫腔情况进行探查,注入0.9%生理盐水制宫腔压力在90~120 mmHg,对宫腔情况进行探查,着重对宫底、子宫角等区域进行探查,并明确病灶部位后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后术后实施护理措施,包括数据监测、翻身护理、输液、运动牵引等。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方案。术前,确定患者无药物禁忌后,24 h内要求患者不进食,由手术护理人员准备各项手术用具,检查心电监测仪器、血压监测仪器,并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测试,并进行消毒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给予静脉麻醉,经麻醉夹检查后,确定患者已进入麻醉状态,应用膨宫液进行膨宫处理,以氧化钠溶液为准,对患者宫腔压力进行检测,确保其在100 mmHg左右,实施宫颈扩张术,所选型号为9-10号扩宫棒。扩宫后,对患者置入电刀镜,明确患者宫腔内病变位置与所处状态后,以直视为准实施手术切除。要求在切除过程中,使电切子宫内膜切到基底层,其深度范围控制在3~5 mm。术后实施护理措施,包括数据监测、翻身护理、输液、运动牵引等。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3.1 治疗效果评价 两组治疗效果方面的评估:以手术情况为主,分别对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宫颈创伤面愈合时间为准,采用平均值实施统计。以临床症状为主,若患者症状改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则视为显效;若患者症状部分改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则视为有效;若患者症状部分改善,存在并发症,检查结果异常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3×100.0%[6]。

1.3.2 生活质量评价 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生活质量评估,两组均以子宫异常出血术后随访生活质量指标为准,包括性欲望、性交疼痛、性高潮评分。自制的0~3分性生活质量评价表,3分为完全符合需求:2分为比较符合需求:1分为不符合需求:0分为放弃评价[6]。并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创伤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

2.2 手术治疗效果

经手术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为腹痛,2例为术后阴道感染,3例患者均经病因检查,获得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3,P<0.05)。经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观察组在性欲望、性交疼痛、性高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女性进入中年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风险较高,给女性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痛苦。研究表明子宫异常出血症状多发于30~59岁的女性患者,与临床妇科疾病相比,其发病率约21.4%[7]。通常的临床结果也显示其致病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子宫性病变密切关联,除临床常见的良性病变归纳,其主要包括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非器质性病变主要由凝血障碍、排卵障碍等诱发,该类型下的子宫异常出血症,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治,通常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其中包括了内部器官感染、贫血症,严重者可能导致癌变致死[8]。因此,它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一类妇科疾病。从治疗手段方面分析,大部分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如常规刮宫术,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带来了很大的生理痛苦与精神折磨。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当前应用较大的是宫腔镜方法进行治疗,其优势为能够降低手术创伤面、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各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康秋帆等[9]研究得出,研究组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3.64%,其数据与该文研究相似。该文经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但是,经过术后进行各项排查后,发现患者术后精神状态不佳,认为自己未婚会影响到未来的性生活与生育能力等,因而属于心理过度忧虑所致[10]。患者自述总想排尿只是心理上认为多排尿可以使自己尽快好起来,并非术后症状无改善。

另外,在传统时期的子宫异常出血治疗中,受性观念、伦理道德、患者隐私、护理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对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评价相对不足,多以患者术后满意度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在该次研究中,结合患者对术后满意度的倾向与性生活质量之间的密切关联,制定了与性欲望、性交疼痛、性高潮因素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价表,将满意度转化为患者的需求型满足,对其进行了跟踪随访,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性需求满足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治疗方案在术后治疗效果[11-12]。

综上所述,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对女性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类型,相对于宫腔镜下的常规刮宫手术治疗方案,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创伤,提升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刮宫宫腔镜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