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021-05-21 14:55冉晓娟杨京罗天永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病毒乙型肝炎肝功能

冉晓娟,杨京,罗天永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贵州贵阳5500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1],全球约2.57亿人为慢性HBV感染状态,非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占据68%。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2],临床中乙肝肝硬化患者需要采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会受损,会经“肠—肝轴”改变胆汁分泌、影响肠道血液供应,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一系列胃肠道反应。因而许多专家建议在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还应辅以微生态制剂治疗,微生态制剂可提升肠道生物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微环境,防止毒素聚集。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分组法为随机抽签,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中男、女各20例、14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5.7±3.8)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C级分别有6例、17例、11例。对照组中男、女各18例、1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6.5±3.9)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C级分别有5例、19例、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晓该研究签署同意书,该次试验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病毒治疗,口服恩替卡韦胶囊(国药准字H20110172,规格:0.5 mg/片)。1次/d,0.5 mg/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胶囊(规格为200 mg/粒)治疗,3次/d,40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项目包括治疗效果、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4项。①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患者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50%以上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者[2]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相加得出总有效率。②肝纤维化指标包括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四项,以化学发光法检测。③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CD4+/CD8+3项。④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3项,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比对照组(73.5%)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N、HA、IVC、PC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类高发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近些年来不断提升,该病多因HBV持续感染所致,该病可经血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该病早期症状轻微,仅可见轻微的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严重肝功能受损[3]。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会使得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在临床中要高度重视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4]。常规抗病毒治疗能在一定程度患者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但总体疗效不佳,许多临床研究认为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更有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5]。恩替卡韦是常用的一类抗病毒药物,能降低HBV-DNA多聚酶的活性,并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具有保护肝功能的作用,还可抑制肝内炎性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该药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6]。但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的疗效有限,无法彻底清除病毒,还会产生耐药性,应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7-9]。该类患者在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后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数量会大幅增多,益生菌数量则会减少,进而会使得体内毒素聚集,会加重肝损害,并累及其他脏器,降低患者免疫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一类常用的微生态制剂,该药能改善肠道内pH值,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延缓肝纤维化,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0]。林小萍等[11]的研究认为将恩替卡韦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该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7.1%,LN、HA、IVC、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单用抗病毒治疗者(P<0.05),段红岩[12]的试验结果与此相似,段红岩的研究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5.0%,患者上述生理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表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s),ng/mL]

表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s),ng/mL]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

表4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s)

表4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s)

?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与微生态制剂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抗病毒乙型肝炎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48例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