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采取阿魏酸钠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05-21 14:55肖振文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尿激酶国药准字

肖振文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山东济南250132

肾炎不是单纯一种疾病,而是因多种发病机理和病因导致一组症状的疾病,其病理类型较多,但临床表现却有重叠发生[1]。此疾病的特征如下: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障碍,肾脏对血压、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的调节能力有明显缺陷,肾小球对细胞和蛋白的通透性出现改变。临床常见的肾炎类型有慢性肾炎、急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狼疮肾炎[2]。据我国某项调查数据显示,患慢性肾病者的人数占总住院患病者的4.8%,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3]。慢性肾炎的病程长,病变的过程进展缓慢,在此期间患病者的肾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减退,最终阶段即慢性肾衰竭[4]。慢性肾炎的患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经研究链球菌感染和慢性肾炎并没有很明确的联系。目前发现约15%~20%的慢性肾炎是因急性肾炎转化来的,多数慢性肾炎患者没有急性肾炎史[5]。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应该是原虫、病毒、细菌等感染,并通过非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免疫机制等方式引发此疾病的[6]。临床上尿激酶以及阿魏酸钠均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物,为追求疗效最大化,该文针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其应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80例在该院接受慢性肾炎治疗的患者,排除先天肝肾功能不全、对该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用药禁忌证以及拒绝加入该次实验或参与同期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根据抽签法分组,分为联合药物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联合药物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3岁,平均(49.68±15.43)岁;常规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4岁,平均(49.47±15.6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实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以盐酸内那普利片(信达怡;10 mg;国药准字H20043648)和瑞舒伐他汀(海舒严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7片;国药准字H20143338)治疗,盐酸内那普利片用药方法:10 mg/次,1次/d;瑞舒伐他汀用药方法:初始计量为半片,1次/d;若患者伴发水肿,则另加呋塞米(呋塞米片;20 mg;国药准字H11020844),用药方法:初始计量1~2片/次,1次/d,若症状严重可在服药后6~8 h再次服用1~2片,注意服药应控制在5片/d;若患者无法控制高血压水平,则另加钙离子拮抗剂。叮嘱患者在此期间的饮食要低钠、低盐、优质蛋白为主,当患者的肾功能发生衰退,饮食则需低蛋白。连续治疗14 d。

联合药物组:阿魏酸钠(注射用阿魏酸钠;0.1 g;国药准字H20056281)+尿激酶(注射用尿激酶;50 U;国药准字H20044848)联合治疗,阿魏酸钠用药方法:将本品溶解之后,加入100~500 mL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0.3 g/次,1次/d;尿激酶用药方法:将本品与5%葡萄糖溶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配制,以6 000 U/min的速度进行滴注,需连续滴注2 h。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血脂情况以及治疗效果。①临床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②血脂情况:高脂血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③临床疗效:尿蛋白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0.6 g则为有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且出现加重现象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

治疗前,联合药物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药物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s),mmol/L]

?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

治疗前,联合药物组高脂血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药物组的高脂血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好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按照分型不同有显著差异,普通型:最为常见,患病者病情较为稳定,一般会出现轻中度的水肿、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等,病程较长;高血压型:具有普通型的表现,特征为中等度的血压持续增高,尤其是舒张压,并伴随静脉交叉压迫、迂曲和动等现象;肾病性大量尿蛋白:除了有普通型表现外,部分患病者会出现肾病性的大量尿蛋白;混合型:同时具有高血压型和肾病型两种表现,且会伴随肾功能程度不同的减退;急性发作型:患病者病情稳定时,因过劳、细菌感染等原因,经过1~5 d的潜伏期后发生和急性肾炎相似症状的情况,在休息以及对症治疗后能恢复到急性症状发作前,又或者病情迅速恶化,发展至尿毒症[7-9]。

尿激酶是从人肾组织培养或者健康人尿中获取的酶蛋白,具有抗凝和防治血栓之效,因此多用于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中,但由于尿激酶可以对细胞外沉积过度的基质进行降解,使得肾间质-小管的损伤降低,保护人体肾功能,这对于慢性肾炎也可以起到延缓的功效,多以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10-11]。阿魏酸钠为非肽类的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以及降血压之效,进而保护人体肾功能。此次研究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发现具备协同效果,效果更明显,患者指标恢复情况更好。

经该次实验研究发现,治疗前,联合药物组临床指标、血脂情况等各项指标与治疗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药物组临床指标、血脂情况等各项指标均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5.00%)(χ2=8.538,P=0.003),此结果与韩素英等[12]的实验研究结果数据相近,在其实验文章中,患者接受尿激酶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的效为94.5%(52/55),说明尿激酶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充分验证了该次实验研究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综上所述,尿激酶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的同时,维持血脂指标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值得进步一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尿激酶国药准字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0 年第12 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