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21 14:55陆兆游陈敬霞陈新丹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瓣膜病主动脉瓣退行性

陆兆游,陈敬霞,陈新丹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肇庆526040

退行性心脏瓣膜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纤维化、退行性改变,进而引起瓣膜与其支架功能出现异常,所导致的心脏疾病。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弱,免疫力下降,因此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的高发人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随着老年患者的病情的发展,将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甚至猝死,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断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对疾病的防治和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中有较高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基于此,该研究方便选择2019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90例老年心脏疾病患者,就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对方便选取该院治疗的390例老年心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90例;年龄60~88岁,其中60~70岁的老年患者有195例,71~80岁的老年患者有160例,81~88岁的老年患者为3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该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检出8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其中60~70岁的老年患者有20例,71~80岁的老年患者有31例,81~88岁的老年患者为2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vivid-E9)检查患者的心动情况,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方法为:检查时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对其心脏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等多方位不同切面进行行心脏二维、M型检查、彩色多普勒与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瓣膜钙化程度、边缘是否整齐,测量患者的返流部位与程度、室壁厚度、心房室腔大小。先后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完成心脏多方位检查。

1.3 诊断标准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两项指标,均可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①主动脉钙化:主动脉瓣增厚≥3 mm,瓣叶僵硬,且活动限制。②二尖瓣及瓣环钙化:二尖瓣及瓣环回声增强,厚度≥3 mm。③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向前速度加快,收缩期最大的开放幅度<16 mm。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关闭间隙≥2 mm,舒张期主动脉瓣下见返流信号。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增厚标准:瓣叶局限性增厚>3 mm即为增厚。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钙化标准:局限性致密强回声,边缘规则,瓣叶增厚僵硬,活动度低。返流程度参考4级分类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率

39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检出8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排除风湿性或其他感染性瓣膜病,超声检出率为20.51%。其中女性患者32例,占40.00%;男性患者48例,占60.00%。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率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率分析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变瓣膜构成

8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中,60例为主动脉瓣病变,占75.00%;14例为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病变,占17.50%;6例为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病变,占7.50%。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变瓣膜构成分析[n(%)]

2.3 影像诊断结果

8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中,反流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4例,均为轻至中度关闭不全,仅呈线状返流,占据左室流出道一部分,每搏返流量≤10 mL;其中有7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口狭窄。其中可见Ⅲ级返流最严重,返流束呈喷泉状,并完全占据左室流出道。

3 讨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也被称为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原来轻度异常或正常的瓣膜基础上,心瓣膜结缔组织出现退行性、纤维化改变,进而造成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所致的心脏疾病。有相关研究发现[3],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高达13.4%。多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起病较为隐匿,病程发展速度过程缓慢,早期无明显的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改变等特异性变化,甚至表现为终身亚临床型。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旦疾病进入临床期,一般提示病变已经处于严重状态,多数可见明显的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病变,如二尖瓣环钙化、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此时极有可能引发心脏衰竭或猝死。由于多数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这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4]。因此及早诊断与治疗对改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在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能够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部位,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中[5]。该检查方式能够清晰测量瓣口面积、瓣膜活动程度、血流速度、瓣膜反流程度及瓣膜损害程度,同时还可有效检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评价瓣膜功能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7]。同时此项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能够将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风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相鉴别[8]。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可以发现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要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及瓣环钙化、联合瓣膜疾病以及其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9]。其中主动脉是主要受累瓣膜,占75.00%,多合并有关闭不全,部分伴有狭窄和关闭不全同时存在[10]。分析其原因在于主动脉瓣膜往往承受着较大的机械压力,一旦患者的血压增高极易造成胶原纤维断裂,从而形成间隙,利于钙盐产生沉积[11]。而其中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受累的减少,以右冠瓣及无冠瓣受累较多,左冠瓣受累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右冠瓣因缺少致密牢固组织支持,瓣膜比较薄且受血流冲击较大,因此易受累[12]。同时还可发现老年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多以瓣膜根部较为明显,后向瓣体发生扩展,而瓣尖则很少涉及。此外结合该组的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发病率会随患者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位置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该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多数患者会由于瓣膜关闭不全和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最终引发心功能衰竭。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中还应该关注年龄、性别因素以及检查时老年人易出现心慌、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情况,及早做出诊断并消除危险的致命因素,从而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该研究结果显示,39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检出8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60~69岁患者检出率为10.52%(20例);70~79岁检出率为18.78%(31例);80~88岁检出率为82.85%(29例)。张健[13]对280例老年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检出100例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其中60~69岁检出率为27.17%(29例);70~79岁检出率为26.96%(31例);80~90岁检出率为88.89%(40例)。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直观的观察心脏瓣膜的瓣口面积、活动程度、血流速度、瓣膜损害程度、瓣膜反流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在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瓣膜病主动脉瓣退行性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