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妇人规》从情志论治妇科病浅析

2021-05-21 08:30赵硕琪许博文朱雅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景岳妇科

赵硕琪 许博文 朱雅文

【摘 要】 情志致病理论在祖国医学中源远流长,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以社会环境和女性感性特质为视角,总结情志因素对妇科疾病独特的影响,提出女性疾病较男性深固且难治的特点,并据此提出施治方法。文章通过对《景岳全书·妇人规》的研究,从情志方面浅析妇科疾病的产生、论治和预防,以期为临床上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张景岳;情志致病;妇科;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77.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4-0008-03

Abstract:The theory of emotional diseas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medicine. Zhang Jingyue, a doctor of Ming Dynasty, summarized the uniqu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womens sensibility in JingyueComplete Work·the Woman Rules,put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diseases which are deeper and more difficult to treat than male diseases , and put forwar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ccording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JingyueComplete Work·the Woman Rule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merge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 hop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gynecological diseases.

Keywords:Zhang Jingyue; Emotion Pathopoiesis; Gynecolog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張景岳,明代著名医家,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撰有《景岳全书》、《类经》等著作[1]。其在妇科方面也颇有建树,妇科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晚年编写的《景岳全书·妇人规》篇章中,《妇人规》上下两卷论述了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子嗣、症瘕及前阴共九类病证[2],全篇论治思路宽广清晰,用药传承中不乏创新,对中医妇科学研究有重大价值。其中张氏多次提及情志因素对妇科疾病的致病机理和诊疗作用,格外重视在经带、胎孕、产育类病证的影响,强调了情志因素对妇科学的重要性。笔者通过研究《景岳全书·妇人规》,主要就张氏情志致病理论对妇科疾病的影响和应用浅析如下。

1 张景岳对情志的认识

1.1 情志致病与治疗的双重性 张氏认为情志因素可发挥致病和治疗的双向性能,致病性指情志过极而失制可使脏气逆乱而导致疾病,治疗性指人体情志可调摄脏腑气机治疗情志之病。情志致病性学说历史悠久,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提出情志与五脏对应,太过可伤及脏腑的观点[3]。张景岳采撷前人思想,进一步指出情志刺激的强度、维持时间及人的体质等内外条件因素共同决定情志致病[4],即各种作用叠加超过极限,最终导致气机紊乱,脏腑损伤。关于情志治疗作用,张景岳认为情志偏颇损伤脏腑之性,脏腑受损使神无所依,又诱生不良情志,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死结”。他提出“非情不解”观点,强调自身控制情志的偏向对情病治疗有重要作用。应积极调摄情志,从源头解开“死结”,病甚者再用药物辅助调理脏腑阴阳气机,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恢复阴平阳秘状态。

1.2 情志致病对女性的特殊性 张景岳认为情志因素对女性致病有特殊性。古代女子深受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深居庭院,喜怒不形于色,无倾诉排忧之法,加之女子本身内敛执拗的性情,甚有优柔寡断、多愁善妒者,更令情志不遂,或因羞涩之情患病后羞于告知他人,不信医反迷信鬼巫,使疾病迁延反复根深蒂固。基于此张氏认为女子之病与男子有异,盖多情也,遂提出女性在社会环境和自身感性特质下更易受到情志因素的干扰,情志因素对妇科疾病的产生影响重大,并使其诊疗变的棘手。

2 情志因素主要影响经带胎产

2.1 忧思伤心脾致经水不调 张景岳认为忧思过度是导致经水不调的重要原因。张氏云“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5],因心藏神,主一身神明,又女子以血为本,心主血,强调了心在妇科情志致病的重要意义。而脾主运化,是气血化生的根本,脾主统血,助心行血,所以心脾二脏与月经密不可分。《景岳全书·杂证谟》又云:“忧思过度,损伤心脾”,心脾一旦损伤,血无所养,血无所统,冲任无源,则可见经或早或晚或乱,甚或经闭,故经水不调可责于忧思伤心脾。且张氏认为崩漏是经乱日久过甚,故女子忧思日久不解,郁火愤怒,损伤脾胃,生化无源,冲任不充,发为崩淋经漏不止。

2.2 恚怒动肝火致胎孕不安 张景岳认为恚怒之情是导致女子胎孕不安的重要情志因素。其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介绍,女子胎孕的基础是冲任二脉,根源为气血充实,气血又受控于情志,情志不畅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论诸情志所伤,恚怒伤肝最为主要。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主藏血,都与女子生殖孕育密切相关。然怒伤肝,肝主疏泄失司,影响气机升降出入,气机一乱则必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致使冲任不充,胎孕不受;肝藏血肾藏精,乙癸同源精血相生,精血是生殖生育的根本,怒伤肝,肝藏血失司,肾精无以赖肝血资生亦损伤,故精血不足胎孕不受。另张景岳指出,即便气血充足而成功胎孕后,也可因孕妇性偏恣欲,火动于中,使胎不安而堕,究其根源大抵属于“虚”和“火”二因。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胎气滞而不疏使胎动不安,此属火也;郁怒伤肝,肝失于调节一身阴血下聚胞宫,胞宫无以充养致胎不长或胎动不安,此属虚也。

总之,张氏强调郁怒伤肝是导致胎孕类疾病的主要情志因素,凡遇不孕、胎动不安、妊娠下血、胎不长等证,不可不究怒气是否损肝。

2.3 惊恐动气机致临盆受阻 张氏强调安静的生产环境和产妇平稳的心态对顺利生产的重要性。冲为血海,任主胞宫冲任关乎女子一身气血,《素问·举痛论》言:“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惊则气乱”,故张景岳认为惊恐不安易扰动气机,气机逆乱,冲任失调,气血不畅,产妇生产无力,久之胞破浆干,胎儿转出不利而难产。故生产之际稳婆切忌大喊大叫,手足慌乱,当做到“听其自然,弗宜催逼,安其神志,勿使惊慌”。若生产过程突发不测,也暂不可告知产妇,应以宽慰鼓励为先,使产妇心态安稳以助顺利生产。

2.4 思人事不遂致带下失约 张景岳认为带下总属命门不固。《女科证治约旨》曾指出七情过极,损伤带脉,使之松弛失于约束诸经脉,从而阴中之物绵绵不断,淋漓漏下,形成带下,说明情志因素可影响带下。然张氏云“心旌摇”使带脉失约,此“心旌摇”指思淫欲不得而心神不宁[6],思久化火,心火引动命门之火,使命门失约带下淋漓不尽。由此可知,思人事而不遂的心神情绪不安致使带下失约。

2.5 郁怒引肝火致产后诸疾 女子生产本身即耗血伤阴,张氏认为若产后再因情志不顺,郁怒伤肝,会引发产后诸疾。肝本藏血,却因怒火伤肝,致使藏血失司,血不归经,则见产后恶露不止;或郁怒伤肝化火,热扰冲任,灼伤乳络,则会迫使乳汁胀满外溢。此外,郁怒伤肝脾,肝藏血脾生血,气血亏损而乳络受损,诱发女子乳痈乳岩,张景岳特别指出女子乳痈乳岩与情志相关,须与男子房劳肝肾耗伤导致乳痈乳岩区别开来。

3 以情志论治妇科病

3.1 以情治情 “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其在女子,必得愿遂而后可释,或以怒胜思,亦可暂解”[5],张景岳认为基于情志理论论治妇科疾病须以情治情,一为自易心志,二为情志相胜。

张景岳在论治情志致五脏受损的危重经闭时,提出若病者自身能调节情志,然后用药扶接,则可得九死一生;治疗妇人梦鬼交时认为此是情志失常而非鬼神作祟[7],提出“当先以静心为主,然后因其病而药之,神动者安其神、定其志”[5]。可见张氏认为自我情志调节对治疗因情而病十分必要。情志相胜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张景岳认为情志出于五脏,情志与五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也应遵循五脏相生相克原则,如女子思虑过度,可用“怒胜思”法使思虑暂缓。

3.2 以情志所伤辨证施治 某些医家受“女子以肝为先天”影响,治疗情志所致妇科病时多以疏肝解郁为主,然张景岳根据不同情志对女子经带胎产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细辨情志所伤,察其虚实,分而論治,既有异病同治,又有同病异治,立足于气血阴阳调畅情志,从根本上治疗妇科疾病。如治疗崩淋经漏不止,若是怒火动肝而血热,用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加减,若是悲伤胞络血不归经,则用四君子加减,若是思虑过度导致心脾受损,气血不足的经乱、经闭等用七福饮、归脾汤、四物汤类;治疗胎漏、胎气有滞、妊娠下血者,若属怒动肝火,均可使用化肝煎加减,若属肝气郁滞,血瘀不行则用柴胡、香附理气化淤之品,若属肝失藏血,胎失所养,血虚有热,以当归散加枳壳治疗;以朱砂安神丸、妙香散、清心莲子饮清心安神治疗“心旌摇”所致带下;恚怒所致乳证多责于肝,治疗宜用疏肝清热法。另张氏强调并不是某种情志一定伤及其对应之脏,多表现为伤及本脏时累及他脏[8],五脏之气,相互倚持,此消彼损,故在治疗时既要及防传变还要积极利用这种传变治疗受损本脏,如景岳在《妇人规·崩淋经漏不止》说疾病从心而起,必累及脾土,可从调脾治疗心病;疾病从肺所起,治节失职必累及肾水,可从调肾论治肺病;五脏俱病,应认识到脾主运化,居中央灌四旁的作用,可从脾论治;郁怒致病,胜则困脾,败则伤肝,治疗应细辨虚实,勿使攻补倒施。

4 以情志预防妇科疾病

《内经》中提及“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出了良好的情志调摄对保持健康的重要作用。张景岳在《妇人规》中秉持女子以气血为本之旨,若精气无虚耗,情志无所伤,饮食相得宜,则阴阳调和,血脉充实,不会诱生妇科疾病,一旦失于调摄慎养,则气血亏损,经水首当其冲,继而带下胎产等皆受影响,其中七情之伤为甚,而劳倦次之。张氏强调情志所伤对妇科疾病的影响较甚,故女子若能积极调摄情志,不受外物所扰,平心静气,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必能有效预防诸多妇科疾病。

5 小结

综上,张景岳具体论述了情志因素对妇科疾病的发病、辨证论治以及预防的影响,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现今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从情志论治的新思路。另外,现代医学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中医情志致病观点不谋而合,且相较于现代医学医生开导劝慰的心理疗法,祖国医学善用方药调节气血阴阳而从根本上调摄情志,相信未来中医从情志因素论治或预防妇科疾病将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永灿.张景岳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创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231-234.

[2]蔡晓彤. 《景岳全书·妇人规》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3]薛芳芸,周蓉,冯丽梅,等.《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原因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48-2849.

[4]李宇涛,仲卫红.张景岳对情志双重性的认识[J].江西中医药,2005(7):11-12.

[5]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6]张静宇.《妇人规》论“带下”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51-52.

[7]郑蓉,阚湘苓.张景岳在妇产科方面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初探[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2):4-5.

[8]张冰,杜渐.张景岳中医情志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9):1072-1073.

(收稿日期:2020-08-21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张景岳妇科
张景岳“邪正”理论在不寐中的运用与局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张景岳 奥妙六味回阳饮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妇科体检项目,你该怎么选?
试辨张景岳“十问”之主体思想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