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依托少先队助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2021-05-23 04:58胡炯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师资少先队课程

胡炯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落实《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大量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能否依托某种已设课程或活动方式来助推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设呢?经过调研和实践,笔者觉得选择借力少先队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和方法。

一、挖掘共性特征

挖掘两者之间的共性特征,这是能够依托少先队助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根本原因。

1.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少先队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虽然在文字表述和具体内容方面有点区别,但两门课程的育人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就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引领新时代青少年树立优良品德,坚持勤奋学习,锻炼强魄体质,培养审美意识,养成劳动精神,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实施方式的相似性

少先队活动课程始终坚持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含有社会考察、实践体验、营地活动等。少先队活动课程杜绝“课堂化”,大力倡导实践体验活动、红领巾寻访活动、探究性小课题研究活动,要求学生离开课桌、迈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这其实也正体现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两门课程的实施方式具有相似性。

二、寻求借力方向

基于两者的共性特征决定了依托少先队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原因也在于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借力少先队的平台来得到一些支持和解决,少先队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自身有其一定优势,这成为现阶段依托少先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另一重要因素。

1.借寻部门支持

少先队组织管理上不仅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而且由同级团委、少工委管理,特别是国家及地方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一贯重视,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而言,少先队活动的开展能得到更多积极的支持,所以基于少先队活动方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会易于组织和开展。

2.借用师资力量

《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各校需要备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过鉴于多方面原因,目前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学校比较少,在配备兼职教师时学校随意性也比较大,有的让班主任负责,有的让某门学科教师负责,所以师资力量缺乏一直困绕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少先队组织架构比较完善,一般学校均配备了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总体的师资力量充足,这样对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推动具有积极意义,如果能够依托少先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力量就能得到保障。

3.借鉴课程特点

少先队活动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中,是否可以引用借鉴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比如课程评价方式中,少先队活动课程以“红领巾奖章”为主要激励方式,通过一步步设定目标和评价办法,最终来科学评价学生活动,这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否也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奖章,从而建立一种评价方式。

三、探索活动内容

依托少先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其積极意义,不过所有综合实践活动都用少先队活动方式来开展,这就将窄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引入错误方向,所以梳理清楚哪些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用少先队活动方式来组织开展,这是依托少先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环节。

上表进一步对依托少先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分类,这些活动其实都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是人员的广泛性,对于个体活动或者不需要集体组织、集中开展的活动就不一定需要依托少先队来开展;二是价值导向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中“价值体认”和“责任担当”两个目标与少先队活动更加贴切,因为少先队活动本身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所以诸如信息技术学习、设计制作类活动就不一定适合依托少先队来开展。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活动前是要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和内容来甄别选择活动方式的,千万不能将以少先队活动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泛化。

总而言之,依托少先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只是助推课程发展的一种方法,学校还要在少先队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课程统筹优化之路上继续探索实践,最终促使两门课程互融互进,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师资少先队课程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加入少先队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