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阶段循环推进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21-05-23 06:00皋霞
成才之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读写结合阅读能力

皋霞

摘 要: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文章从全面关照、回顾自理,做实任务、设计赏读,落实过程、比较特征,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四方面,对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5-0064-02

学生阅读时常常停留在浅阅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基于浅阅读进行梳理和架构,建构新的阅读起点,尝试进入到深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品读作品的能力。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一、全面关照,回顾自理

在浅阅读阶段,教师要唤醒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让他们对旧知进行回顾整理,并思考在新的阅读中如何妥善利用,进而使他们更好地读懂新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打通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壁垒,建立联系,进而导入新知。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牧场之国》之前,先引导他们回顾一下读过的《威尼斯的小艇》等作品,尝试回忆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找到共通之处。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下这几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共通之处?”学生通过分析,会发现这些作品都是展现异国风情的内容。教师接着提问:“《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了船运这个重点进行创作,那么《牧场之国》的重点是什么呢?”学生们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牧场之国》写了草原上的牛羊,还写了荷兰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它的船运十分发达,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并且学生们发现,这篇文章将水和牧场结合起来,展现出了荷兰的独特之处。它和《威尼斯的小艇》一样,在描写异国风情的时候都集中展现了该国家最经典的风景,并且还写出了其独特之处。这样,学生借助回顾,整理出了《牧场之国》的阅读方法。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结合自己读到的各类文章,总结各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并说说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启迪。如有的学生认为创作景物类的文章必须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认为要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文字变得更细腻。在自主整理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将总结出的经验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尝试对比一下散文和说明文的区别,并说说两者的差异性。在对比中,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严谨性,发现了两者的区别,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全面关照各种文体,提升阅读经验。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并围绕自己感悟到的内容和伙伴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就能让学生全面回顾已经掌握的阅读经验,并交流获得了哪些其他的感悟,这有助于其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做实任务,设计赏读

要进入深度阅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围绕各种赏析任务循序推进,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可以从什么角度、什么层面展开阅读。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展开,设计清楚明晰的任务,避免生硬地将教学目标直接灌输给学生。

例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教师可先设计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赏读。“这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作的?作者为何要如此设计?他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结合这个任务展开赏读,目标更加明确。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整理出作者观察到的事物,发现作者先写沿途美景,又写外洞的洞口和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说说自己围绕阅读任务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路所看的景物和双龙洞关系不大,作者为何还要写呢?”还有的学生提出:“作者还写了泉水、溪水的来路,为何要加入这些内容呢?”这样,便形成了新的阅读任务,学生会结合自主发现的任务展开进一步赏读。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样写具有一种完整性,作者展现了自己游览的全过程。”还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这样写的话能展现出一种探索的过程,表现出作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而且这样写会让读者产生代入感,读者仿佛也随着作者去探险,了解该景点的特点。”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展开思考,分析一下总结出的写作技巧是否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

要注意的是,赏读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实践活动。教师只要能促使学生认知并体会到作品的表达手法,从内容的理解过渡到情感的感悟,再尝试体会表达方式的精妙,他们的阅读自然就会更为深入。

三、落实过程,比较特征

在循序渐进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个性化的赏读过程,促使学生基于文本的特征展开拓展延伸。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寻找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最后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找到异同点。这样,才能从一篇文章延伸到一类文章,有助于学生品味作品之妙。

例如,教学《马诗》一诗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借物抒怀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寻找同主题的诗歌展开赏读,并对比其异同点。学生寻找了《石灰吟》《墨梅》等其他的同类型作品展开赏析,发现这些作品的特点就是将某事物的特点和人类的品德结合在一起,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能否从中体会到文化深度。学生会有所感悟:“古人常常用某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人生感悟。比如《石灰吟》就表达了光明磊落的情怀和清高的人格。如果能细细品读咏物诗,就能了解到哪些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此过程中,学生从诵读到挖掘意象,再到对比分析,总结咏物诗的特点,不仅落实了诵读过程,而且体会了文体特征。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总结咏物诗的写作特点,学生会认识到此类作品常常通过吟咏事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且不少作者常常在逆境中创作此类作品,用来表示自己坚毅的精神。

基于特征展开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这样,能使学生理解不同文体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并学会简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能只靠课堂学习,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阅读起步,展开写作活动,这有助于他們通过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例如,在阅读《猴王出世》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展开自主阅读活动,尝试循序渐进地欣赏名家的作品。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给其推荐《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其结合课文中掌握的方法展开阅读;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组织他们自主阅读全文。在课外自主阅读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有趣的写作活动。教师先通过课堂读写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猜想一下猴子们进入水帘洞后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尝试着将其写出来。如有学生写了猴王登基的场景,写了众猴前来祝贺,大家一起在水帘洞玩耍的场景。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展开自主创作,如引导学生展开“我最爱的西游人物”主题创作活动,让学生回顾自己阅读的内容,选出最喜欢的人物,写一下对其的评价。如有的学生选择了孙悟空,认为他忠诚、勇敢,不断进步,很值得人学习。

要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教师一方面应组织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展开读写活动,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更好地掌握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并不断实践。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能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更全面地掌握语文读写知识。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促使其在梳理、整合、拓展的过程中一步步从浅阅读过渡到深阅读,最后学会独立阅读,提高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周亮.三阶阅读:让学生亲历阅读的全过程——语文略读课教学实施路径探索[J].语文,2018(06).

[2]刘春艳.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探析[J].成才之路,2017(36).

[3]刘天宝.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3(03).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读写结合阅读能力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