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化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

2021-05-24 00:46杨倩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杨倩茹

摘 要 议论文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体,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初中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议论文写作,且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但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议论文通常不受重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是缺乏联系,这些都影响到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本文从生活化的视角,对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并论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生活化视角;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

议论文就是所谓的说理文,这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和提出观点的文体,基本要求是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语言精练、论据充分。议论文是学生接触较晚的一种文体,写作难度相对较大,内容枯燥乏味,在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生活化视角切入,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构思和创作,使其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一、依托教材中的固有课文,发掘议论文的生活元素

议论文属于初中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写作文体,不过与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相比,他们接触的较晚,内心存在着一定的惧怕感与畏难心理,影响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与动力。要想从生活化视角设计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中选编的固有课文为基本依托,挑选出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引领学生认真阅读、赏析和思考,使其一边发掘文章中的生活元素,一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与方法等,为他们的写作做好铺垫。

比如,在进行《敬业与乐业》的教学时,本文虽然是一篇演讲词,但是属于议论文体,教师可先简单介绍作者梁启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要求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使其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身边敬业或乐业的事例。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并思考问题: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作者先后谈论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同中心论点之间有着什么关系?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一起品味与领悟敬业和乐业的精神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随后教师进行深入分析:作者在论述敬业与乐业之前先说的是“有业之必要”,你们认为人人都必须有“业”吗?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说出几条理由,并积极展开讨论,发表个人的见解,然后将发言整理成一篇微写作式的议论文。

二、贴近生活经验命题,激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

在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命题是第一步,只有命好题,学生才能够确定写作的方向,围绕题目搜集素材和整理资料,这是他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前提。针对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来说,教师应该从命题环节就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是由这一特殊文体的特征与写作目的共同决定的,所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能超出他们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范围,通过生活化命题有效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围绕“学习”“方法”“态度”等几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的话题展开命题,他们的生活异常丰富,在学校期间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该如何学习”等问题,所以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命题,如:《因为____我爱上读书》《读书  行路》《阅读让我____》《向____学习》《____让我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读书之成长》等,使其谈论各自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收获。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三观”的初步形成阶段,教师可结合道德、思想等方面命题,如:《顺境与逆境》《办法总比困难多》《苦中作乐》《谈公正》《生命诚可贵》和《____是一种修养》等,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正面教育,使其在生活情境的命题中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与创作欲望。

三、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

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无论是哪种文体的写作教学都要鼓励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观察生活,使其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接下来的课堂写作做足准备工作。初中生的生活是精彩缤纷的,在生活化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代表性事件,这是建构议论文写作内容的基础所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真实的写作态度,使其走出“假、大、空”的弊端,助推他们写出质量更高的议论文。

举个例子,在《表達观点要清楚》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使其明确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个人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用一句话将观点表述出来,并在文章中凸显观点。接着,教师明确写作内容:“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大多数家长、老师持批评、反对态度,你的观点是什么?以“电子游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提出要求: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将会结合生活经验搜集与整理素材,让他们有意识地关注生活,思考社会现象,使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训练议论文写作思维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需求营造一种直观化、形象化的场景,且场景不仅同教学内容关系密切,还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内心共鸣,使其心理机能得以发展。正所谓“写作来源于生活”,在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生动、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到平常所积累的生活化素材,根据作文题目与写作主题有的放矢地加以引用,借此活跃课堂气氛,训练他们议论文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质量。

比如,在开展《论证要合理》的教学时,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在课件中展示一组运动会中抓拍的照片,并进行描述:在比赛中,有的同学正奔向终点,有的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有的则疲惫不堪、满头大汗,你们认为是参赛过程重要?还是比赛结果更重要?据此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先自由讨论和分享观点,如:有同学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在比赛过程中收获快乐,知道自己的不足;有同学认为比赛结果和过程都重要,因为参加运动会坚持苦练,取得好名次是意料之中,而且得第一能为班集体争光,所以结果重要;也有同学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因为获奖班级会被表扬,为自己感到骄傲;还有同学认为过程结果都不重要,只要自己玩儿的开心就行。讨论完以后让他们写一篇文章,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阐述个人的观点。

四、联系生活寻求论据,证明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不少初中生都认为写作完全依靠的是文笔与智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时期缺乏锻炼的机会,学生接触到的写作技巧也较少,再加上议论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写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对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无论是题目、主题、写作内容,还是论点、论据与论证均要联系现实生活,而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寻求论据,使其借助生活证明论点,内容显得真切、可靠。

以《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教学为例,教师先询问学生:什么是言之有据?带领学生讨论后明确:言之有据是要有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追问: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引领他们分析和研究,得出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主要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道理论据则指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俗语、成语、谚语,及众人皆知且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布置写作任务:《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求论据,证明自己文中的中心论点。

在生活视角下的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生活化视角出发,增进课堂教学同现实生活间的关系,让作文命题、写作素材、写作思维、论据求证等方面均突出明显的生活化气息,促使学生真正爱上议论文的写作,助推他们切身体会到议论文的创作乐趣。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学]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议论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