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促学,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1-05-25 20:41肖婉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前导爬山虎本课

肖婉玲

“三環一导”教学模式的课堂核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和促进的作用,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三环一导”教学模式中的“三环”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疑”“议”“悟”三个环节,“疑”指的是质疑,包括学生的质疑,教师的质疑;“议”指的是讨论,生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讨论;“悟”指的是感悟,即是课堂学习所得;“导”指的是课前的导学,通过课前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而“三环一导”中的“导”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具体表现为导学案和课前导入,其中导学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课前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课前导学可以实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的效果。我校一直实施的“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导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中实施相互讨论、探究、合作,共同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导”中,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案”是我校实施“三环一导”教学模式的主要和重要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导学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运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愉快学习

“导学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课前环节或“首秀”,一定要精彩纷呈,不能复杂凌乱,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集中学生的精力和学习动力。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充分创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巧妙地融入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例如,学习古诗《出塞》,教师可通过谈话导入,介绍诗歌的历史背景或讲述相关的人物故事,也可播放视频《边塞烽火》,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了解诗歌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惨烈,英雄的勇猛爱国情怀。看完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或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向同学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创造有意义的情景,对于课前导学是很有效的,不但能把握课文主题,让学生迅速融入主题,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愉快的学习中学习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领悟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有所领悟。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感悟体验的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适时点拨、及时指导。但是,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年龄较小的阶段,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制定准确的自主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把教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相关学习资源转化为具有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建构性和可操作性的导学新方案——“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人教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首先要熟悉本课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学习的难点又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本课学习的重点着手,不要偏离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本课的导学案时就可以结合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重点词汇,从“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爱→渺小”这样的梗概来设计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学习3-9自然段,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通过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如何做,教师只要在课堂中适时引导点拨,便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三)小组学习,互助互学,共同探究

小组学习是导学案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主题提出了既定的目标之后,离不开小组的学习,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再经过各自的独立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小组学习有助于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提高互相信任的情感,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要学生知道爬山虎的特点,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爬山虎呢?笔者在导学案里设计几个问题供学生们小组学习讨论: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们讨论非常热烈,原本不那么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被调动了起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3-5自然段,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汇报与评价,圆满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既轻松愉快又有所收获。同时,经过共同探究,有些学生还总结出课本以外的知识,真是收获不少,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甚佳。

(四)展示成果,汇报反馈,点评提升

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展示才能反馈出来。在导学案中,这些题目的设计往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总结能力。例如,你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中的重点知识等等。学生们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点评,也可以教师点评,通过相互的评价,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培养了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三环一导”教学模式中,“导”至关重要,是一节优质课的开端和引路石,起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良好效果。导得好,开局必定好,导得不好,教学失去先机,学生学习任务不明确,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学案”是课前导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运用好“导学案”,以导促学,这样便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前导爬山虎本课
爬山虎
小学数学课前导入改进措施分析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爬山虎
爬山虎
NB—IoT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