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北方小山村看中国乡村振兴

2021-05-25 08:30刘子
记者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村庄村民

刘子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困难的一年,然而放在历史进程中看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抗疫初步胜利+全面脱贫,这两场伟大战役是人民与国家的胜利,显示了东方文明具有引领全球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它们或将是民族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稳定疫情、顺利脱贫,实现社会托底,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征程——如果说脱贫还可以依托制度优势,“振兴”必须按照内外国情、社会发展规律,难度更大。乡村更是如此。乡土广袤,东西南北261万个村庄,各自的民情和问题迥异,“乡村振兴”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雄关漫道,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乡村知多少?

乡村振兴,分清楚振兴的对象是第一步。中国乡村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城市近郊乡村,手握城市化“王炸”。村民就业就在家门口,还可以享受城市福利。没有房贷压力,还有空余房屋用来出租,可同时享受城市与乡村的好处。

第二类“王牌”归属景区内外的村庄。依托景区,村民可做民宿、餐馆、农家乐、观光农业……这样的乡村顺其自然,引导为主,无需过分“振兴”。

除了手握“王牌”的乡村,还有几类乡村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第一类是工业化的乡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市郊、珠三角及长三角发达地区乡镇。这些乡村大多经历过草根创富阶段,不乏大量企业老板、富裕阶层,普通村民出路也较多——做生意、投靠亲友、就近打工、出租房屋……这类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缩小收入差距,总体还是城市化、工业化范畴。加强基层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倡导共同富裕是主要思路。

第二类是具有原产地特色农产品的乡村。西湖龙井、老班章普洱、烟台苹果、沾化大枣……这样的乡村具有原产地成熟产业,政府以做好供应链服务和社会治理为宜。

第三类是具有集体积累的乡村。大的如华西村,村企年收入较高,小一点的如珠三角、潮汕地区的许多乡村,通过集体土地或厂房出租也有相当收入。历史上这些村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集体经济和集体组织属性,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优势。这样的村庄发挥集体优势,以加强党建和基层治理为主。

第四类归属高度城市化区域乡村。如上海、北京、苏南等地城市,城市化率已超80%,村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就业机会也充足,生活质量较高。这些乡村的振兴总体跟着城市走即可。

这些乡村已有一定的经济、产业基础,乡村振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属于“锦上添花”。就此次脱贫攻坚中的贫困乡村而言,在全国上下的帮扶下也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搭载着乡村振兴的第一缕春风大力发展脱贫产业、持续稳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只有那些既靠不着城市化、工业化,又没有自然禀赋、特色农产,既不至于没有活路,也缺乏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的普通乡村难免尴尬。然而,这样的普通乡村占据着中国乡村的绝大多数,也正是下一步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

一个普通山村如何打出“王炸”?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修武县,是河南最小的县之一,不富裕,也并非贫困地区。虽然拥有著名的云台山,但景区辐射范围有限,且传统山水观光游市场增长缓慢,难以解决未来县域振兴问题。总体来说,是一个内地普通小县。

距云台山数十公里有一个大南坡村,村庄偏僻,不在景区辐射区域。村庄不大,包含南坡、东小庄和西小庄三个自然村,人口960人。走在大南坡,没有观光、游玩的激动,有的只是“普通”之下的平静和恬淡。传统的山区小平房,房前屋后的柿子红了,站着伸手就能摘下来吃。村里人不多,一些老人带着小孩坐在房前屋后闲聊着天……这样的村庄有很多,普普通通,并不足为奇。

奇的是,这座小山村同时汇聚着方所书店、碧山工销社、五条人第一个线下士多店等知名文化品牌,同时,知名乡村度假品牌“隐居乡里”计划在此打造2000元一晚的民宿,众多知名乡建人也不约而同地汇聚、扎根于此,令人颇为惊讶。

村子中央的小广场周围,立着保存良好的老队部、供销社、礼堂等老建筑,方所书店们就在这样的老建筑里。书店旁是由老礼堂改造成的大南坡社区营造中心,里面举行碧山工销社创始人、知名策展人左靖先生的《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展,展览包含地方风光、风物、文脉,还有木刻家刘庆元、摄影家张克纯、卢彦鹏等艺术家的作品。还有本土文化展,大南坡怀梆戏团、修武国家非遗项目绞胎瓷工艺及作品展,充满乡土文化的坚韧与感伤。

展览面向村民和外来者,既时尚现代,又充满乡土气息,既呈现地方传统,又在传统之上体现着艺术『生、趣味性——在“原产地”观赏土著居民的原生文化。

方所书店隔壁,两块旧门板后是碧山工销社(焦作店)。店内文创产品丰富有趣,还有定制化的大南坡精酿啤酒、汽水、《大南坡》杂志等。还开辟了格子铺,专门寄售村民自己种的核桃、柿子、花椒、山间草药、蜂蜜等土特产及村民手工品等。

人们都珍视着这份质朴的乡愁。尽管陆续有了一些游客,政府、乡建者、村民并没有打算把大南坡开发成旅游景点。暂时也没有新建商业配套,前期的乡村建设者和志愿者们都是在老乡家吃饭,游客也是。

乡村旅游策划师、“隐居乡里”的创始人陈长春说,“大南坡最动人的地方就是他们所有的传统保留得没有任何刻意之处。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村民和干部,人会自然放松下来。村民欢迎你的方式属于那种爽朗地拍着肚皮露出河南人特有的半带羞涩的微笑。这种感觉容易让人想起老家。”

从乡建工作者到外来观光者,都感动于这种毫不刻意、温吞吞的恬淡和自然。

什么是乡村振兴?

今天的时代并不缺美。人们生活在精心营造的各种“市场美”中大呼过瘾。

成都明月乡村研究社社长李耀说,“乡村的一些日常生活本身就是美学,产生吸引力,传统有序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生产的方式是乡村生活,也是乡村吸引人的原因之一。而外來人在入乡随俗的同时,把自己对乡村的理解延展到新的创新的生活方式里,每个人都在创造。”

珍视过往,彼此尊重,一同前行,才有真正的振兴。

2020年1月初,缔造了“网红村”明月村的陈奇在大南坡村的“新村民”生活开始了。作为乡村主体,村民的思想观念、美学素养的提升是发展美学经济至关重要的一环,陈奇深谙此道。

如果说明月村前期的主要推动力量还是外来新村民,陈奇想让大南坡村民自己推动村庄的复兴。

从捡垃圾开始,在陈奇和村里几位妇女的带动下,上自74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都加入进来。环保考察、建设者也来了,更多的孩子都跟上去了,大人们就更舍不得乱丢垃圾,纷纷加入到讓村庄变得更美的行列。

乡村干净了,人的心也就更干净了。

一年时间,陈奇团队和修武文旅投等团队一起,和村民们拉家常,做调研,搜集村民愿望并帮助他们实现。2020年3月成立南坡讲堂,举办分享会,分享大家的愿景,形成共识。4月帮助村民恢复武术队、大南坡艺术团,断了40年的怀梆戏、断演了24年的大秧歌重新回来了。

5月,举办“大南坡艺术团归来首演”,村民们齐聚赵氏祠堂,热泪盈眶。6月左靖教授带着刘庆元教授,领着村民一起创作竹林七贤作品,更多乡建者们也陆续到来。

7月,乡建者带着村民们在星空下一起观看意大利电影《一个几近完美的村庄》——人们不是不懂美,只是市场经济下“美”被包装、误导得太多,成了消费能力的体现,仿佛有钱才能享用“美”。工销社领着村民们一起商讨村庄农产品生产销售事宜。

8月,乡建者带着孩子们,在赵氏祠堂举办了一场闪闪发光的儿童文艺晚会。大人们为孩子们布置场地、配乐、伴舞、合唱、鼓掌,发自心底的欢声笑语响彻在并不富裕的大地。刊登着大南坡村民心愿、诗歌、文章的《大南坡》杂志也出刊了,作者上自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小孩,作品虽然有些稚嫩,但证明着真诚的光亮才是文学最宝贵的“技法”。

9月,在县里和乡建者们的支持下,大南坡举办了“乡村复兴论坛修武峰会”,来自全国的众多乡建大咖在改造完成的老大队部分享、交流中国乡村振兴。碧山工销社和“乡村考现学”展览同步开放。

10月,方所书店开放,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在大南坡小学的儿童艺术教育项目启动。月底,为期两天的“南坡秋兴”活动顺利举办,来自全国的两百多位艺术家与村民同台演出,节目有舞蹈、民乐、河南坠子,村里的怀梆戏、豫剧、孩子们的舞台剧等。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分散到六户村民家吃饭,人们齐上阵,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

11月,村民们聚在社区营造中心,为怎么让客人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展开讨论。“我们全村每个人都是解说员”“我们家可以为客人提供简单的食物,我们家擅长捞面条”“我们可以做咸米饭”……村子产业如何发展,村民们分好组确定好负责人,一项项事情在有步骤、有方法地推进。

12月,村民回访,文学教授罗莉带来了活泼生动的大地文学工作坊。村民们从欣赏诗经《豳风·七月》开始,到自己创作大南坡诗歌,感受诗歌之美、大地之美、生活之美。

春节期间,大南坡人迎来了更多关注。除夕夜,中国国际电视台来到大南坡采访、报道;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7分钟报道大南坡乡村美学振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正月里来是新春》以直播形式持续报道。期间,还接待了省内外众多外国留学生的到访。大南坡人以别样的方式继续“出圈”……

不功利不浮于表面,村民们对村庄发展有着清晰而自信的想法。64岁的村民赵小景说,“大南坡的发展,就是一个情字在里面,游客来了热情。游客在外啥风景没看过,啥山珍海味没吃过,来到咱们这个小山沟,就是讲究一个情字,咱们把一个情字给奉献出来。”

人们走遍千山万水,尝过百般美食,看过各色才艺,想看的无非是个真与善。只是多年来,为市场营销,为迎合消费者,各种各样的生产者们绞尽脑汁生产“美”,却不免陷入形式、标签、虚假、欺骗、狭隘、自大、功利、庸俗、拜金、盲从、自卑、迷失……何为美?有真有善,才能是美。

如今的大南坡,除了更干净一些,在原来老房子里改造了一家书店、一家工销社、一个讲堂,几家民宿正在内部装修,外面看上去也许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一年时间,大南坡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什么是乡村振兴?内在的振兴,文化的振兴,人心的振兴,才是真的振兴。

猜你喜欢
村庄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初 春
非暴力
今夜想你
山坡上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