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创新 推进深度阅读

2021-05-25 08:33秦志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多元融合深度阅读阅读推广

秦志华

关键词:阅读推广;多元融合;深度阅读;图书馆工作;创新

摘 要:文章简述了《我是讲书人》大赛及其运作方式,并对其阅读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建议图书馆借鉴其成功经验,通过创新活动主题、推出多元化课程、打造深阅读品牌、重视团体阅读、打造高质量原创内容等方式创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002-03

1 《我是讲书人》大赛及其运作方式

《我是讲书人》大赛是由樊登读书会与广东卫视联合制作的一档文化类讲书竞技节目,旨在通过聚焦讲书发掘并打造文化阅读领域的文艺新星。选手读完一本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书中知识点,由评委点评决出优胜者。樊登读书会的核心产品为樊登读书会App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多样的精华解读。截至2019年年底,樊登读书App线上用户突破2,900万,线下读书沙龙遍布全球1,900多个城市。《我是讲书人》大赛是樊登读书总部与全球数百家分会在国际范围内的大联动,吸引了上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在前期网络海选阶段,樊登读书全球1,000多家线下分会面向大众进行了广泛的全民阅读推广宣传;在后期电视复赛阶段,脱颖而出的讲书人成为电视明星,使阅读成为时尚潮流。

《我是讲书人》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以当下最火爆的综艺竞赛模式推广阅读,涵盖了“才艺秀”“竞技”“奖励”等选秀节目的基本要素,并遵循一定的晋级规则。比赛流程主要分网络海选和电视复赛两个阶段,网络海选阶段任何人都可免费报名参加,经层层选拔后产生全国百强,再由导师从百强选手中筛选出20强进入复赛。总决赛采取“守擂—攻擂”的形式,由评审团票选出全国总冠军,总冠军将成为主办方签约讲书人,持续向大众推出優质阅读资源。

2 《我是讲书人》阅读推广模式分析

2.1 紧扣书本内容,彰显深阅读魅力

讲书这种读书学习方式自古就有,只不过传统讲书都是在比较封闭的场合,参与人员也仅限于师生、朋友等熟人。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创办读书会时的第一批用户就是其线下学生,后来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仅靠微信语音讲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上线了樊登读书App,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对书籍进行精华解读。《我是讲书人》大赛强调深阅读,注重在对原书思想观点还原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全新解读,这种经过内在思考和整理之后的知识输出不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更高层次的内容创新。《我是讲书人》大赛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公众分享自己阅读心路历程的平台,激发更多人重拾对书本和知识的热爱,带动更多人加入阅读的行列。

2.2 以竞技形式推广阅读

《我是讲书人》大赛的成功举办,让一向低调的阅读个体行为变成高调的讲书分享行为,吸引和带动社会大众重视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当阅读与演讲结合在一起,私密随意的阅读行为就被赋予了理性严谨的表达使命,再加上清晰明确的规则、令人心动的奖赏,使令人望而生畏的深度阅读变成了趣味十足的竞技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全民参与阅读的热情。大赛规定参赛选手必须拥有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品德好,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海选赛和晋级赛都可采用短视频形式投稿,在积极正面、清晰可操作的规则引导下,参赛作品以短视频的形态在网络上传播,传统的文字阅读转化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声像阅读,参赛者不仅加深了自己的阅读记忆,也为他人提供了便捷获取知识的渠道。虽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传统阅读日渐式微,但《我是讲书人》大赛用清晰明确的竞技规则开展阅读推广,搭建了一座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沟通与促进的桥梁,提升了阅读推广的效率。

2.3 满足读者多主题阅读分享的需求

《我是讲书人》大赛选手所讲的书籍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各学科领域,既有自然科学,如阐述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从微生物到现代人类发展的《万物起源》,也有社会科学,如围绕一个温暖故事叙述的《今日店休》。阅读是一个人个性化的行为实践,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人可能会喜欢阅读文学书籍,而逻辑缜密、严谨有序的人可能会在财经科学书籍中获得乐趣。此外,人们还会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阅读,或以书为伴度过一段舒适闲散的时光,或通过阅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或以书籍慰藉因俗世纷争而迷失的心灵。《我是讲书人》大赛尊重不同读者的个性特点和阅读目的,允许选手自主选择历史、心理、艺术、生物等学科领域的书籍并做出自己独到的解读,因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爱书人的参与积极性。

2.4 激发普通人的深阅读意愿

《我是讲书人》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免费报名,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限职业,只要热爱读书、乐于分享都可报名参加。宽泛的报名条件有效地激发了来自各行各业爱书人的参与热情,有带着本人编撰的《论语类纂》冒雨报名参赛的81岁退休教师,有在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老兵,有乐观的全职奶爸,这些成长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讲书人因大赛聚集在一起,结合自身独特的经历向全社会分享自己阅读书籍的快乐,在阅读与讲书过程中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了深阅读对现代人的积极影响。

3 对公共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工作的启示

3.1 运用开放性原则创新活动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要发挥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由此可见,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在阅读推广实践中,阅读主题往往以人文社科为主,涉及自然科学的较少,致使公共图书馆在利用阅读推广引导、提升公民整体素养时出现了不平衡现象。究其原因,既与公共图书馆在历史沿革过程中收藏了大量文史哲资源有关,也与馆员的学科背景以文史哲居多有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广泛和多样化的,除人文学科外还有自然学科的阅读需求,若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缺失自然学科主题,会使读者没有机会参与相关活动,既得不到相应的指导和提升,也无法与他人互动分享阅读体会。因此,公共图书馆需重视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设定阅读推广主题,细分不同的主题阅读小组,丰富馆藏建设,及时补充读者推荐的好书,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3.2 推出多元化课程培养读者的高效阅读能力

《我是讲书人》大赛主办方不仅为讲书人创造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还推出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阅读能力提升课程,如:在樊登读书App推出《读懂一本书》栏目,指导讲书人如何快速读完一本本厚重的图书,并声情并茂地讲述书中精华;录制18期线上《高效阅读必修课程》,为读者详细解读从阅读习惯培养到书籍解读的具体步骤;针对大众不会选书和看书、没有优质的同频环境、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等问题,推出了包括30天社群服务和10节大咖主题课程的《讀出生产力30天线上特训营》,集中30天高密度打卡阅读、输出,实现学以致用。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该方式,拓展传统的以不定期讲座为主的读者阅读指导方式,增设更多不同时长的线上线下指导课程,在注重阅读输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写作、演讲等阅读输出,并将其纳入阅读指导体系,帮助读者形成阅读—思考—表达(写作、演讲)—反馈—再阅读的闭环阅读系统,促进读者高效阅读能力的提升。

3.3 通过长期精耕细作打造深阅读品牌

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靠一两次大张旗鼓的阅读推广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静水深流的默默浸染。《我是讲书人》大赛除举办赛事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外,还会固定在每周六推出新书进行精读精讲,以各地的线下共读沙龙为载体引导会员持续阅读、不断成长。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浪潮的兴起,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在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都会举办各种嘉年华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从书目推荐、名家分享、经典诵读、互动体验、非遗展示、文化走读、主题展览,到阅读打卡、古籍修复、书法绘画、音乐舞台剧等,各种推广形式应有尽有,而与“世界读书日”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盛况相比,公共图书馆的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借鉴《我是讲书人》大赛常态化推广与节庆式推广相结合的做法,以“每周一书”的方式创建不同主题的读书沙龙,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共读活动,不断积累,通过长期精耕细作满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精神食粮的内在需求。

3.4 以团体为单位开展深阅读推广

《我是讲书人》大赛主办方樊登读书会拥有数百家企业级代理商,这些团体分会在会长的带动下能够影响成百上千人参与阅读,正是有了这样扎实的读者基础,《我是讲书人》大赛才会涌现出一大批风格迥异的优秀阅读爱好者。公共图书馆也开展过一些竞赛类的阅读推广活动,但由于缺乏广泛的社会知晓度,加之参加者数量、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局限,致使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共图书馆在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社区街道等联合建立了分馆或流通站点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但主要是提供文献资源,较少开展系统、深入、互动的阅读推广活动。因此,公共图书馆今后应充分发挥团体读者的集群优势,总结在馆内开展读书会的经验和不足,制作适用于不同阅读团队的阅读指导工具包,包括海报模板、推荐书目、问卷调查、主持词、流程图、反馈表等,以标准化、可操作、可复制的方式推出,以满足团体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夯实阅读推广的群众基础。

3.5 打造高质量原创内容吸引读者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App等新媒体开展微服务。以南京图书馆为例,该馆以“两微一端”为平台,面向读者发布最新通知,实现网上办证、续借图书、借阅历史查询、数字资源阅读、少儿阅读及“陶风网借”等以往只能在实体图书馆才能完成的看书、借书、还书等活动。但微信传播指数WCI排名及其他相关数据显示,即便是图书馆界的头部账号,其影响力与其他阅读行业的知名微信公众号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原创性高质量内容,新媒体平台只能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布通知以及线下服务部分线上化的渠道,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社交新阅读时代促进全民阅读的巨大势能。《我是讲书人》大赛主办方在其新媒体平台不仅发布了纸质书、电子书、PPT、短文、思维导图、音视频等多元原创深阅读产品,还精选15位优质选手推出了《好书8分钟》等知识产品,不断创作多种风格的深阅读产品,持续推动阅读量的增长。公共图书馆可借鉴其思路,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创作一批具有馆员人格属性的音频、视频书目导读作品,以馆员独特的人格魅力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系,同时为读者搭建自我展示平台,丰富图书馆深阅读内容创作,带动更多人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以优质的阅读分享增加读者黏性。

4 结语

《我是讲书人》大赛的成功正是认同了社会大众在阅读与分享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创造潜能和活力,并通过建构高效运转的体系将其充分释放出来。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可借鉴其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具有较快传输速度、超大容量以及清晰画面的视频类文化传播载体,持续激发社会大众的阅读热情,促进以全民讲书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文化影响路径的实现,大幅提升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 黄敏丽.从读书到讲书的跨越:广东卫视《我是讲书人》节目形态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99-100.

[2] 81岁讲书人,叫“平凡”的人往往不平凡[EB/OL].[2020-12-15].https://www.sohu.com/a/140815972_754404.

[3] 程聪,巴殿君.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现状调查及启示:以2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21):65-73.

[4] 张文珏,田世霞.基于传播力视角的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对高校图书馆的启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1):91-95.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多元融合深度阅读阅读推广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论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戴着镣铐起舞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多元倾听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