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影响

2021-05-26 03:48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乳酸呼吸机

韦 翔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中医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宾分院急诊科,广西来宾 546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主要影响肺换气功能,进而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1],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首发器官之一[2]。其中乳酸作为葡萄糖代谢的相关产物,在有氧代谢时,由丙酮酸生成乙酰胆碱辅酶A催化而进入三羧酸循环,仅小部分丙酮酸代谢生产乳酸,但该过程可逆[3],而在组织缺血缺氧时,则葡萄糖有氧代谢的三羧酸循环出现障碍,此时进行无氧酵解,而产生大量乳酸,导致组织乳酸堆积,进而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级联效应以及细胞因子促进糖酵解发生[4]。研究提示[5-6],红细胞分布宽度可反映红细胞体积变异性情况,在预测机体炎症反应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能得到更好地提高,本研究主要对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来宾市中医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纳入标准:入组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申报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18 ~ 70周岁,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失血性休克者、预计生存时间在48 h以内者,既往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精神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34例,女6例,年龄18~70岁,平均(55.3±3.3)岁,诱发急诊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多发伤18例,严重感染10例,食物中毒3例,电击伤4例,淹溺3例,中毒者2例;对照组男33例,女7例,年龄19~70岁,平均(55.4±3.4)岁,诱发急诊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多发伤19例,严重感染11例,食物中毒3例,电击伤3例,淹溺3例,中毒者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致病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先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结合患者病情根据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有创和(或)无创呼吸机辅助支持,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华润双鹤药业,国药准字H20052128,批号:201803025,规格:70 mg/支)等治疗,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干预等。观察组则在进行血生化检测,肺功能检测,结合呼吸机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并定期进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同时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干预,相对于对照组则实施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即明确诊断后即刻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天津金耀药业,国药准字H20103047,批号:200214B ,规格:40 mg/瓶)2 mg/kg, 连续使用5 d,并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减量至1 mg/kg维持治疗,两组均持续观察14 d为标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以及总住院治疗时间,统计治疗前后两组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情况,并对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与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氧合指数正常为400~500 mmHg;乳酸正常为0.5~1.7 m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为11.0%~16.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氧合指数与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法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及总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行有创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及总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及总住院治疗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及总住院治疗时间比较(±s,d)

组别 n有创呼吸机治疗时间 在ICU监护时间 总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40 5.31±0.50 7.13±0.50 11.12±0.52对照组40 9.21±0.61 9.32±1.31 13.93±1.11 t值 31.581 9.990 14.656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

两组干预后血乳酸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小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s)

组别 n 乳酸(m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观察组 40 干预前 6.30±0.85 22.31±0.69 40 干预后 4.12±0.62 18.73±0.50 t值 13.105 26.571 P值 0.000 0.000对照组 40 干预前 6.31±0.86 22.30±0.70 40 干预后 2.83±0.41 13.32±0.31 t值 23.101 74.186 P值 0.000 0.000 t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052 0.064 P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958 0.949 t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10.976 58.160 P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0.000 0.000

2.3 观察组氧合指数与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与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P<0.05),见图1~2。

图1 氧合指数与乳酸的相关性分析

图2 氧合指数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以往的研究提示[7-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继发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阶段,作用靶器官为肺组织。治疗则以保护性肺通气为主要措施,联合早期的糖皮质激素使用以便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降低死亡率。研究提示此类患者检测乳酸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及时了解机体微循环及组织灌注,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9]。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行有创呼吸机治疗、在ICU监护治疗和总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证实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的缩短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时间,此结果与许红阳等[10]结论相一致。同时发现观察组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降低体内血乳酸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张靖雯等[11]通过研究以认为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降低体内血乳酸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最后针对患者氧合指数与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与乳酸呈负相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亦呈负相关。提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氧合指数提高同时,显著降低机体血乳酸水平,缩小红细胞分布宽度。该结论与李虎年等[12]结论相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以肺组织透明膜性变、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肺水肿,肺泡膜破坏为主要改变。其病情十分危重,预后多不理想[12]。可导致无氧酵解比例增高,乳酸堆积,微循环障碍进而影响组织灌流及细胞代谢[13]。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相关参数[14-15],对预测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感染相关性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16]。早期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渗出期应用激素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17],而且能有效的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间质水肿和肺透明膜的弥散障碍,从而利于肺上皮细胞的修复,改善机体氧合状态[18]。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进行重症监护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血乳酸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提高氧合指数,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乳酸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