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1-05-26 03:48刘双群刘艳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脉血出院康复

刘双群 刘艳红

湖北省荆州市胸科医院内三科,湖北荆州 434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未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肺功能会持续衰退[1]。有研究发现[2-3],从医疗设施齐全、日常护理完善的院内治疗阶段过渡至家庭治疗和护理阶段是控制COPD患者病情进展速度,改善肺功能的关键时期,而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于病情恢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是为了确保患者出院后可在家庭继续接受临床治疗和康复护理的模式,其目的主要是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和家庭随访,使得患者护理具有连续性和有效性[4-5]。研究证实,过渡期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还可显著性提高患者自护能力[6]。本研究拟观察TCM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荆州市胸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96例CO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7±8.2)岁,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3±9.5)岁,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均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7];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项研究;③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系统疾病或伴随有认知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④因某些原因中途退出研究或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遵医嘱监督用药、协助排痰、指导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鼓励锻炼康复运动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TCM干预,具体步骤为:(1)TCM干预小组构建及培训:由科护士长、主治医师及4名护理人员组成TCM干预小组,请相关专家对组员进行培训,掌握有关护理理论及经验。(2)TCM方案的具体实施:①院前干预,详细评估患者出院前1 d健康状况,分析目前及出院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制订个性化的TCM计划及最终目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院外随访的具体安排及内容,同时叮嘱患者家属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监督患者定时用药、科学饮食及积极锻炼;建立详细的患者个人档案,记录各种信息及随访情况,有利于评估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②出院后干预,定时通过微信、电话及家庭访视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药物治疗情况及心理情绪状态,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合理建议,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首次随访应在患者出院后2~3 d内实施,随后每2周随访1次,直至患者医院门诊复查。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自护能力评估 采用自护能力调查问卷(examination of self-care activities,ESCA)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问卷包括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知识及自护技能等内容,评分分值范围为0~148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护能力越高[6]。

1.4.2 肺通气功能指标检测 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等指标。

1.4.3 动脉血气指标检测 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 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知识及自护技能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自护责任感 自护概念 自护知识 自护技能对照组 48 干预前 20.23±4.56 17.54±4.26 16.92±4.82 32.12±5.67干预后 21.51±4.93 18.70±4.51 18.56±4.98 33.96±5.95观察组 48 干预前 20.33±4.62 17.65±4.31 17.03±4.91 32.30±5.81干预后 24.68±5.19 22.67±5.26 21.82±5.11 37.42±6.13 t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1.527 1.362 1.833 1.612 P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0.115 0.127 0.089 0.095 t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4.152 4.605 4.372 4.321 P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0.013 0.001 0.010 0.011 t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546 0.573 0.602 0.677 P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278 0.236 0.221 0.185 t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3.753 3.817 3.298 3.056 P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0.022 0.019 0.031 0.037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VC、FEV1、FEV1/FVC、PaO2均升高,而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升高和降低较对照组干预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 n 时间 VC(L) FEV1(L) FEV1/FVC(%) PaO2(mmHg) PaCO2(mmHg)对照组 48 干预前 1.65±0.17 1.40±0.15 42.31±3.62 73.28±3.67 58.05±3.37干预后 1.82±0.22 1.52±0.16 45.26±3.73 76.54±4.02 56.63±2.72观察组 48 干预前 1.67±0.18 1.42±0.17 42.42±3.70 72.97±3.81 58.17±3.51干预后 2.06±0.27 1.67±0.18 49.39±4.23 78.31±4.32 55.24±2.50 t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3.126 3.221 3.903 3.322 3.517 P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0.036 0.033 0.015 0.030 0.027 t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4.320 4.371 5.617 4.075 4.373 P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值 0.011 0.010 0.000 0.014 0.010 t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691 0.642 0.743 0.781 0.790 P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173 0.202 0.172 0.152 0.148 t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4.512 3.124 5.824 4.012 5.103 P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0.002 0.036 0.000 0.015 0.000

3 讨论

目前我国COPD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及康复护理均缺乏连续及有效性,由于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且部分患者不能积极主动至医院复诊,故自护能力较差,肺功能恢复情况也不尽人意[8-9]。因此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院外康复方面的重要性受到广泛的关注,而TCM这种护理模式应运而生[10-11]。

TCM主要在COPD患者住院经治疗和护理后病情趋于稳定状态后转至患者家中或者康复院进行康复锻炼运动时发挥重要的作用[12],一方面患者可得到医护人员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显著性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13];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康复的过程中也可起到监督的作用,可明显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出现的风险性,从而确保患者出院后治疗和护理的连续及有效性[14]。既往研究证实[15],TCM作为延续性的医院护理模式,在较多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提示TCM可明显增强患者对COPD疾病的相关认识,同时通过心理情绪护理,进而舒缓患者各种负性情绪,从而积极主动参与自我护理过程中,最终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相关研究相符[3,6]。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改善,提示TCM期间的重复、针对性较强的疾病健康卫生教育、护理人员在随访期间指导肺部康复锻炼运动等措施不但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与相关研究相符[6,11]。分析原因在于通过过渡期护理的干预,可明显增强护理人员对过渡期护理的认知程度,从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导,进而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出院前干预,使得患者明确出院后的康复目标,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不确定感,进而显著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同时通过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有助于护理人员随访和熟悉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出院后干预,则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及时指导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应对能力,从而改善患者各项指标[16]。

综上所述,TCM不但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而且还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还存在某些不足,研究样本例数偏少,随访时间也偏短,尚需深入观察。

猜你喜欢
动脉血出院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勘误声明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