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土地:勠力探索功能型国企发展之路

2021-05-27 10:45巩聪聪
山东国资 2021年3期
关键词:山东土地发展

□ 本刊记者 巩聪聪

创新实践“四提升”做好成长“必答题”

2月1日,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土地集团”)首个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在济南开工,标志着山东土地集团土壤修复业务板块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将进一步提升山东土地品牌影响力、高质量发展服务力。这是山东土地集团创新实践功能型国企发展之路的一个典型缩影。

记者从山东土地集团了解到,2020年以来,山东土地集团深刻把握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时期的关键性,深入实施以提升政治站位、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提升”创新实践活动,积极回应时代之问、转型之问、发展之问,做好企业成长之使命定位、人事改革、品牌建设等“必答题”,不断提升凝聚力、强化组织力、积蓄发展力,蹚出了一条功能型国企高质量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深刻把握“红色国企”定位

关于企业定位,山东土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展宝卫给出的答案简洁而清晰:“站位展现本色,功能决定底色,服务体现特色。作为省政府设立的功能型国有企业,山东土地集团旗帜鲜明地定位于‘红色国企’,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基本法则,高高举起、牢牢扛起党建统领、改革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面旗帜。”

展宝卫进一步解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山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山东土地集团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作为以项目为基本业务单元的企业,‘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立在工地上’是山东土地集团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山东土地集团的业务开展到哪里,‘战斗堡垒’就建设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群众利益就实现到哪里。秉持‘服从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两大基本遵循,则是山东土地集团践行‘红色国企’使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东土地集团深度对接省委‘三大经济圈’部署,成立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三大战区’,明确主攻方向、产业定位、重点项目和‘作战’机制,推进全省土地发展业务良性布局。”

据悉,成立5年来,山东土地集团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多规合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依托,产业发展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引领,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城乡融合、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主要标志的山东特色齐鲁样板模式。旗下东方公司投资3.3亿元实施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东南)工程,为村民规划建设新居818套。新居充分考虑农村生活习惯,高低错落,5至7户一组团,穿插公共绿地,实现民俗风情与田园生活相统一;菏泽公司依托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点和菏泽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镇两个政策机遇,挖掘当地特有历史文化,按照新型社区、产业园区、文旅景区“三区共建”模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集团依托项目建设标准型、创新型、服务型、攻坚型“四型”样板联合支部,夯实党建工作根基,构筑创新工作室、干部大讲堂、微课堂和道德讲堂创新矩阵,推动党员干部下沉至最基层,有效提升党建实效。

“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立在工地上”是山东土地集团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

山东土地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土地集团通过各权属公司把集团业务嵌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版图。旗下资源科技集团主动协调“战区”内各级政府和区域公司,到“战区”7市实地调研项目31个,其中15个已完成经济测算,6个启动投资流程,3个进入立项、决策程序。截至目前,山东土地集团累计为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筹资180亿元,在全省16个市、38个县市区开展土地类项目141个,总投资219亿元,完成投资70.75亿元,有效推动了生态改良、土地整治和脱贫攻坚。

居安思危深化人事改革

“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在于人。功能型,决定了山东土地集团的业务基础和创业‘元老’来源。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山东土地集团已然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期,对各领域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而目前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志仍占一半以上。”展宝卫坦言,人员结构既是山东土地集团创业初期的基础优势,也是深入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改革课题。

为了解决好这个课题,山东土地集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功能型、平台型、服务型、创新型、效益型“五型企业”建设为目标,以“四提升”创新实践活动为总抓手,着力强化忧患、市场、风险、创新“四种意识”,提升现有职工专业化素质的同时,积极改革人才引进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政策是业务开展的“安乐窝”,也是发展进取的“麻醉剂”。政策饭“好吃”,并不代表能“长吃”,更不能“吃长”。基于此,山东土地集团居安思危“两手抓”,引导职工摒弃安乐思想,强化忧患意识。一手抓思想引导,让员工知大局、明大势,“仰头望天”“抬头看路”;一手抓规划引领,设计“政策性+市场化”“市场化+政策性”“完全市场化”三步走战略,按照“领导集体意志、专家学者智慧、员工群众意愿”工作思路,高标准编制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计划地跳出政策“舒适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月1日在济南开工的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正是山东土地集团居安思危的代表性之作。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山东土地城乡融合发展集团,近年来主动谋求业务扩容,创新部署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用地综合服务、矿山生态修复保护、土壤修复治理、耕地管护、智慧农业“5+1”业务板块,在宏观环境不利的大背景下实现逆势崛起。

“有苦劳”并不代表“有功劳”,“身份”“编制”观念是国企人事制度改革中沉重的思想包袱。基于此,山东土地集团多措并举引导职工摒弃机关化思维,强化市场意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措施包括力推权属公司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和任期制改革,实现岗位职责契约化管理全覆盖;修订薪酬制度,通过考核破除级别、职务与薪酬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反转“8+2”薪酬结构,即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的工资占比达到80%;坚持按人均创利定“人”,“人增”必须“人均创利增”;按图索骥“挖”人,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做好岗位分析和“人才画像”,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截断后路“推”人。“通过改革,我们权属公司负责人的工资差距达到1.5倍,员工工资差距超过1.57倍。”山东土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道江介绍,“我们想让员工明白辛劳应该付出到哪里、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收入应该回报在哪里,切实增强市场意识、效益意识,不再‘瞎忙活’‘熬级别’。”

“进来了”并不代表“稳当了”,进了国企不是进了“保险箱”。山东土地集团引导职工坚决摒弃“铁饭碗”思想,强化风险意识。依托薪酬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山东土地集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效益论英雄、定去留,推进治亏止损“留改撤”,业务少、效益差的限期改,无业务、无效益的坚决撤,根治市场“失明”问题及时吐故纳新,焕发年轻省属国企应有的生命力。

“能挣钱”并不代表“能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国企的“必修课”。基于此,山东土地集团引导职工摒弃“小富即安”思维,增强改革创新意识。针对现有业务效益高、利润高而行业门槛低、科技含量低的“两高两低”现实问题,山东土地集团坚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成立山东土地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研究院,借力行业尖端智慧,推进业务由单纯的土地整理类向土地开发、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旗下泰安公司将国际领先的“微生物组”技术应用于青岛市即墨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大大提升了土壤质量、农产品安全度和农民耕作回报率;华坤乡村振兴研究院精准定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成功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挂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强化技术引领、集成创新成果、促进转型升级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品牌建设企业形象先行

品牌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企业形象塑造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山东土地集团深谙此理,把提升企业形象作为“四提升”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着力塑造规范“靠谱”、高效务实、开放包容、担当负责、文明内涵的企业形象。

2020年恰逢“巡视年”,山东土地集团抢抓“政治体检”契机,对照巡视巡察、经济审计、国资监管、督导督查、社会监督“五大标准”,构建了党建统领、业务支撑、预防为主、防患未然、依法依规、统筹协调的企业安全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彰显了规范“靠谱”的企业形象。财务管理部、招投标管理服务部、法务风控部等总部部室通力协作,完善各类制度30项,废止7项,加速管控体系迭代更新。山东土地集团旗下产业发展集团实施再造工程,重塑项目流程,努力做到“衔接无缝隙”;潍坊公司出台党建制度20项、综合管理制度11项,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理顺流程、强化执行,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枣庄公司克服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调整、地方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影响,成功竞得玉子山、依山口两宗矿山采矿权,并用不到半年时间基本完成采矿许可证办理工作;济宁公司制定《关于规范内部机构设置推进公司科学治理的意见》,明确权责关系,加强内控建设,强化高效务实作风。

山东土地集团举行升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

山东土地集团牵头成立的战略合作委员会年会合影

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山东土地集团牵头成立战略合作委员会,加强与世茂集团、中铁十四局、中科鼎实、中科院、山东大学等高质量合作伙伴的互鉴共享;旗下金控集团把首都自然资源产业园作为对接北京土地金融资源的第一载体,把山东土地产业金融大厦作为吸引头部企业向山东聚集的总部载体,把济南先行区和天鸿双创产业园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辅助扩散载体,搭起开放合作的梯度体系;德州公司眼睛向内、深度挖潜,先后与武城、禹城等县市合作了4个补充耕地项目和1个挂钩指标调剂服务项目,共涉及调剂占补指标3700亩、挂钩指标215.8亩;聊城公司与当地11个县市区进行了业务对接交流,先后与聊城市政府和4个县市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山东土地集团成功入选“山东社会责任企业”,6家权属公司成功创建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山东土地集团旗下临沂公司以“根植沂蒙、勇于担当、造福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理念,着力打造“扎根沂蒙沃土,造福老区人民”特色党建品牌;滨州公司结合市级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双报到”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60余次。

企业文化建设是山东土地集团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着力点。山东土地集团于2020年底发布了企业文化体系,明确“红色国企、黑色土地、绿色发展、金色前程”为企业使命担当的可视化载体,“根植大地、承载未来”为企业使命,“政治堡垒、市场主体、发展先锋、人生高地”为企业愿景,“忠诚有信、担当有责、实干有为、创新有进、共赢有道”为核心价值观,“尽忠尽德、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敛尽廉、尽善尽美”为行为规范,开启企业品牌建设新篇章。

“经过一年来的创新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唯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坚定正确发展方向;唯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形成企业发展强大动力;唯有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确保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唯有持续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才能开拓发展广阔天地。”展宝卫深有感触地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山东土地集团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国资委的科学监管下,深入开展“四提升”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走实走稳功能型国企高质量转型、可持续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山东土地发展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我爱这土地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