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狂欢下的抉择

2021-05-27 10:08
求学·理科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卷证书宿舍

2020年下半年,几张图片刷爆朋友圈,图片中,有的人边骑自行车边看书,有的人在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坐在车上抱着电脑写论文……这些名校学霸拼命学习的程度震惊了一众“凡人”,随后,“清华卷王”成为一个网络热梗,被网友广泛使用。“内卷”一词也随之流行,人们甚至喜欢在网络上这样打招呼:“今天你‘卷了吗?”

不知道身处高中校园的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这场“内卷化”浪潮?

一、万物皆可“卷”

“互联网行业‘卷得也太严重了吧?”

“连幼儿园教育也开始‘卷了吗?”

“高考生的‘卷才是最可怕的!”

……

虽然“内卷”这个词走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关于它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甚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渐渐发现,“内卷”不只发生在大学生中间,各行各业,有人的地方,有竞争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内卷”,因此不禁感慨万物皆可“卷”!

既然它无处不在,我们不妨好好认识它。

1.“内卷”的本义

1986年,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提到的概念“involution”被翻译为“内卷”或“内卷化”。尽管后面作者在他的论著中将此概念翻译为“过密化”,然而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流传的仍是“内卷”或“内卷化”。

它是指没有发展、不断重复的简单再生产的农业现象,后来被赋予更多的概括含义,研究者以此来概括中国农业生产、国有企业生产、政治制度,以及学术研究等领域出现的“没有发展的增长”现象。

2.“内卷”如今的含义

“内卷”一词在网络上意外走红后,被用来形容非理性的内部竞争、内部消耗、停滞不前,仅有量变而没有质变的现象。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可以纳入“内卷”的范畴之中。

3.“内卷”无处不在

某幼儿园家长:家长们都在微信群里讨论暑假给小孩报什么兴趣班,钢琴、舞蹈、绘画、围棋……我本来觉得孩子太小,没必要报兴趣班的,但是看到大部分家长都报班了,我就决定给自己小孩也报一个。后来又有家长担心小孩学不会,干脆就报两个班,这样总能学会一个。所以别的家长也跟着报了两个,甚至三个班……虽然我觉得兴趣班的价格有点贵,但是最后还是咬咬牙报了两个班,希望别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能有。

某高三学生:我们每天晚上差不多十点才下晚自习回到宿舍,每次洗漱完想好好休息的时候,总会發现有的同学躲在被子里看书,有的同学躲在厕所里看书,想到他们中有的人成绩比我好还这么拼,我就焦虑得睡不着。再后来,我干脆加入他们。一开始我看到十一点半就去睡觉,但随着高考临近,有些同学看书看到了十二点,甚至一点,我虽然感觉很累,也只得撑到一点。即使之前考得比我好的同学最后还是比我多考了几分,我也不得不加入这样的竞争中,毕竟别人都在学习,自己也睡不着。

某大学生:在“多本证书好就业”的说法的影响下,身边很多同学从大一就开始积极看书考证。我们专业的要求只是考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全国计算机二级,但这两个证书远远无法满足大家,同学们还会努力考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普通话二级甲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等各种证。在这样的压力下,即使我觉得有些证书跟我们以后的就业没有关系,而且备考还会占用我们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我也不得不走上考证的道路,除了以上说的,我甚至还考了一个救助救护师证。

猜你喜欢
内卷证书宿舍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少就是多
热得快炸了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学校到底是谁的
大热WOB发型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