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采购贸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路径研究
——以义乌市为例

2021-05-28 01:10刘楷歌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义乌账户跨境

刘楷歌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创新研究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引言

金融危机把当前“美元独大”货币制的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在国际结算中呼之欲出,国际市场对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愈加强烈。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结算正式启动,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十年的风雨兼程,201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6.04万亿元,总发生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9.2%,同比增长18.2%。可以预见,跨境人民币结算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采购贸易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贸易新业态,是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背后连接的是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稳外贸背景下,解决小微企业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路径对于贸易收支便利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义乌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是市场采购贸易的模范和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一直秉承“兴商建市”“贸工联动”理念,与全国20多个省市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联系紧密,关联着200万家中小微企业、2000万工人就业,承担起我国小商品行业“晴雨表”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以义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市场主体、外综服企业等进行调研,梳理分析出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中遇到的困难之处,进一步提出供决策参考的可行性发展路径,期冀畅通全国市场采购贸易主体的“资金自由”。

二、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现状分析

1.市场采购贸易现状和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

自2011年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综合叠加效应全面释放,先行先试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针对小商品贸易参与主体多、商品种类繁杂、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组货运输等特点,首创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降低了无数中小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大众贸易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据统计,2019年义乌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968亿元,其中出口额2868亿元,是2010年的14.8倍,年均增速35%。2019年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2346亿元,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82%,增速达到15.0%。由此可见,市场采购贸易在义乌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发展迅速。从跨境人民币结算数据来看,2018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37亿元。2019年上升为86.2亿元,同比增长133%。可以看出,虽然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整体贸易中占比不多,但增长迅速。

2.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外汇政策

2012年12月,人民银行决定在义乌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先行先试外汇改革举措,这也是继国家推行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后的又一重大外汇管理改革。根据试点规定,只要个体户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上不受每年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限制。此政策不仅为从事小商品贸易的市场经营户打造了一个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通道,而且能使结算成本降低、规避汇率波动风险。2014年6月义乌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模式得到人民银行的认可,政策推广到全国。人民银行表示,商业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前提下,个人可自行前往商业银行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行凭借客户出示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工商营业执照受理业务,根据客户的相关真实业务凭证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为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市场采购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存在的问题

1.出口企业大多没有自主选择结算货币的话语权

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市场主体大多是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而且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可替代性强。企业在贸易结算中的话语权是由贸易对手决定的,自身的议价能力不强,如若客户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企业为了生意能成交,也只能选择接受,特别是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客户,货币使用惯性带来的正外部效应会形成一种对消费的路径依赖,这种货币粘性使他们认为转换货币的成本是昂贵的。这就导致市场采购贸易中跨境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低,推广遇到重重阻碍,发展任重而道远。

2.出口对象国受到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缺乏人民币储备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公布的数据,目前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已有70多个,各国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再攀新高,数据为2.02%,成为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但是与前四大货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很多国家和货币当局依旧没有把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外汇,没有人民币兑换业务或者只能少量预约兑换。特别是非洲、中东等欠发达地区,外汇储备少,无法满足现有外贸经营。就义乌而言,根据2019年义乌对部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如表1)可以看出,义乌对中东、非洲等国家的出口额占比达到45.3%,但这些地区的人民币储备和严格外汇管制直接影响人民币结算的使用。如某行的一位客户在埃塞俄比亚经商并愿意选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当地中央银行跨境人民币的储备金额小,还需提前申请预约,手续繁琐,时间长,导致客户最终放弃了跨境人民币的使用。

表1 2019年义乌对部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

3.货款涉及灰色资金通道,人民币账户被过度冻结问题

由于正规渠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道路不顺畅,使市场主体收到的人民币货款有时会涉及地下钱庄、诈骗、网络赌博等灰色资金,导致银行人民币账户被冻结。据统计,2018年,义乌银行机构共冻结人民币银行账户2535户,涉及金额10.73亿元,2019年,冻结人民币银行账户5650户,同比上升122.9%,涉及金额30.63亿元,同比上升185.5%。银行账户被冻结期间“只收不付”,即账户能收到汇款,但无法对外支付。虽然灰色渠道看上去似乎方便便捷,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外汇储备,影响国家宏观外汇政策的调整。银行账户冻结,不但对涉事经营户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无法向上游供货商支付货款,而且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舆论风波,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维稳压力。

4.商业银行服务意愿和能力不够

虽然跨境人民币结算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必承担汇率波动风险,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业务经营范围,扩宽客户资源,增加客户量,使其在同业竞争中彰显自身的优势。但是由于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无需再办理结汇手续,使中间业务收入大大缩减,利润远不及结售汇业务,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汇业务规模。正是由于直观上的无利可图,所以在实践中商业银行服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意愿并不高。再者,很多银行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业务制度,比如在审核客户真实贸易背景时,对于客户的订单流、货物流、资金流不能进行全流程高效审核,难以适应市场采购贸易种类杂、批次多、碎片化的特点。

5.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设施中,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占据关键性地位,CIPS在2015年正式启动以来,业务覆盖范围迅速扩张。截至目前,在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都支持使用CIPS,其中涉及3000多家金融机构。虽然CIPS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便利化方式,使跨境结算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CIPS建设时间并不长,在实践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运行时间有待进一步调整。CIPS(二期)在2018年已经正式开通运营,结算时间为5×24小时+4小时,比以往的5×12小时有所延长,但依然无法满足客户对人民币流动性需求偏好,亟需更大程度的开放。其次,运行结构不能适应贸易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支付平台、市场经营户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CIPS系统还需进一步优化。最后,跨境资金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健全。跨境支付涉及的资金范围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需谨防跨境资金灰色流动。

四、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路径

1.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打造智能小商品,提高贸易话语权

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指引小商品市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促进小商品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赋能“人工智能+”,加快推进AI在打造智能小商品领域的场景化应用,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搭建数字化平台,打破原来固有化、粗犷化的生产制造模式,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帮助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从而降低小商品的可替代性,提高出口企业贸易话语权,在结算币种选择上占有主动地位,提高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频次。

2.依托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建立全球供应链线上运营平台

结合义乌的市场采购贸易特色,以及在贸易金融领域的便利化政策,与资金雄厚、业务布局范围广泛的大型国有企业合作,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和引擎,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依托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和境内外云仓,将线下的进出口贸易订单进行有效处理,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境内外各种贸易的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数字化整合,建成全贸易链条闭环的供应链线上运营平台(如图1)。

图1 全贸易链条闭环的供应链线上运营平台

以非洲为例,资金流动做如下说明:非洲采购商支付本国货币至供应链平台在非洲的资金池账户,资金池账户将货币兑换为人民币,非洲云仓将人民币跨境支付给义乌结算中心资金池账户,再将人民币货款分别支付给义乌供应商。这种模式能够集中处理人民币与各国货币之间的头寸清算、汇率风险敞口等问题,破解小商品出口跨境结算不畅、资金回流困难、境外货币兑换不易等问题,为各国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阳光化的便利结算通道,推动市场采购出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高质量健康发展。

3.借力“一带一路”,研究开展以人民币计价的新型易货贸易,探索结算新模式

无论是古代“一只绵羊换两把斧子”,还是上世纪末义乌“鸡毛换糖”的“以物换物”商业模式,都是用以满足生活需求,表现出的货币形态是商品货币,展现出易货贸易的初级阶段。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为推动与基础设施薄弱、外汇储备国不足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东、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开展自由便利的市场采购贸易,可以赋予易货贸易新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思路。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义乌与“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出口额138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8.26%,同比增长11.35%。在符合真实贸易和可溯源的背景下,积极搭建新型易货贸易交易平台,开展以人民币计价的易货模式,研究货物流与资金流总量匹配机制,实施跨境收付汇轧差结算,有效避免货款涉及灰色通道,账户被过度冻结等问题。

4.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作用,以eWTP建设为契机,加快数字贸易发展

顺应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新趋势,适应主体需求线上化、订单碎片化、物流方式多样化、服务平台化等趋势和特点,加快建设eWTP全球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方式稳步在全球布局eWTP数字贸易枢纽项目,加快与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地共同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实践。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推动贸易方式迭代升级,加速“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数字综保”融合发展出口新模式。发展数字贸易,需要给予数据商品配套相应的货币支撑体系。因此,应积极争取数字货币(DC/EP)试点,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数字货币支付的应用场景。

5.自贸区背景下探索与大众贸易相适应的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

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是目前最新运用的账户体系,义乌要在自贸区获批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小商品贸易的特色优势,以大众贸易为核心,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和“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尽快做好账户体系试点工作,释放国家政策的红利。通过创新自贸区和综保区政策,使本外币一体化体系可提供账户多币种结算服务,让存款人可选择多币种或单一币种结算账户管理本币和外币资金。做到账户设置基本框架为伞形结构,即主账户下挂不同币种子账户,推进子账户之间本外币资金可自由兑换,为本外币结算便利化和协同管理赋能,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市场采购贸易收结汇难题,增加人民币跨境使用频率。

6.畅通人民币投放与回流机制,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从宏观角度来讲,要进一步健全人民币的投放与回流机制。在人民币投放方面,第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持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建设,鼓励中国资本走进沿线国家,促进合作领域多元化发展。第二,抓住后疫情时代的重要窗口期,推进国内金融机构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在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多边货币互换体系,促进金融自由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在人民币回流方面,第一,加快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布局与建设,特别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签署的背景下,对东盟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布局,以及对欠发达的非洲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第二,创新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刺激离岸市场,吸引境外人民币资本投资,促进人民币回流。

猜你喜欢
义乌账户跨境
义乌展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没了义乌,圣诞老人可能‘失业’”——浙江义乌圣诞产品叩开世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