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简主义浅析扁平化插画风格

2021-05-31 08:58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扁平化界面设计插画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430021)

一、扁平化设计起源

“扁平化设计”这个专有名词的出现,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国的网络科技公司——谷歌公司为了适应新的操作系统所提出的一种界面设计风格,但是由谷歌公司提出这一概念之后直到真正的应用在界面设计之中是两年之后的事情,随着移动端产品的不断更新,扁平化设计在随后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设计风格之一。

扁平化设计的出现看似是以新兴的移动端设备为媒介,实际上背后却与设计运动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扁平化设计强调的是以“高效”“便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处理,以达到当下人们在冗杂的信息中直接快速地获取最有效信息的目的。虽然扁平化设计的诞生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着直接联系,但这背后却流露出了明显的历史折衷主义的影子。例如20世纪初期盛行的抽象派和荷兰风格派所代表的抽象风格都对扁平化设计的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扁平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1.抽象派对扁平化设计的影响

抽象派又称为抽象主义,是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一个重要设计流派,抽象的字面艺术是对于物体本质因素的展现以及非本质因素的摒弃。对抽象主义设计思想贯彻最车的团体当属荷兰风格派,风格派是由荷兰的画家、设计师以及建筑师组织起来的设计团体,其宗旨就是在绘画中拒绝使用任何能改代表物体特征的具象因素,只采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元素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其中代表人物有杜斯伯格和画家蒙德里安,因为开始初期的设计活动都是依赖于《风格》杂志,故被称为“风格派”。

以“风格派”为代表的抽象主义对于扁平化设计产生的影响主要对于事物本质性因素的表达,通过简洁抽象的符号来进行事物本质性属性的探索,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才使得人们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可以通过简洁直接的方式来获取最有效的信息。

图1 扁平化设计界面图

2.极简风格对扁平化设计的影响

极简风格可以说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设计思潮之一,不论是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的思想还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以及减少主义风格,总体而言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极简主义的“影子”,极简主义在横向上不能简单地被哪一个流派或者人物所代表,在纵向上也不能由简单的哪一次运动来概括,它所代表的设计思想是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设计运动之中,极简主义最初在德国找到了生根发芽的沃土,包豪斯的建立从根本上开始提倡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将功能作为设计活动的首要出发点,尤其以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理论最能够表达极简主义的内核,极简主义所倡导的设计理念主张以简洁实用的表现手法,来展示事物最本质的特征,主张放弃不必要的装饰将功能作为设计活动表达的核心任务,通过这样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使得人们关注到事物最初的样貌,这样的设计思维与“扁平化设计”所追求的对于事物内容关注如出一辙,所以从这个方面而言,极简主义同样对扁平化设计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三、扁平化插画概述

1.何谓扁平化插画

扁平化插画简单而言是一种绘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简洁的配色和线条来展示物体本质特种的一种绘画风格,在这种绘画风格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于事物形体的表达,而对于辅助展现事物详细特征的阴影、材质、纹理等要么通过简化处理要么则摒弃,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的画面往往产生“扁平”的视觉观感,故被称为“扁平化插画”。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扁平化设计是依托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从界面设计开始衍生到各个不同的领域,由于与之前终端设备中所采用的写实性拟物手法形成明显的不同,又被称为扁平化设计风格,而扁平化插画则是将原先运用在界面设计中的设计手法拓展在插图的表现形式中产生的新兴插画风格。

2.扁平化插画的表现方式

设计行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不断的总结互补最终形成成熟的闭环过程,尽管在当前扁平化设计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风格,但在理论层面并未形成同意的指导原则,为此笔者以扁平化界面设计风格为基础进行拓展来探寻扁平化插画的表现方式。

(1)去除拟物化

正如上文所言扁平化设计以极简主义作为基本的思想内核,在此基础之下,扁平化插画提倡尽量去除拟物化的表现方式,通过简化冗余的辅助型装饰弱化事物的整体体积感表达,采用抽象性的符号和色彩来展示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摆脱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实体化描述,以带有寓意的潜意表达来达到事物整体的认知。

图2 拟物化图标

(2)简化色彩

扁平化插画对于色彩的十分重视,相较于文字与事物造型等视觉符号,色彩往往能够带给人们第一位的视觉冲力,与拟物化设计采用较为温和的调和色不同,扁平化插画在色彩的选择中以简洁、鲜明为基本要求,通过提高色彩的纯度,降低色彩的种类来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一方面可以引起受众的视觉注意,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色彩来提醒不同层级的信息价值,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对色的简化来达到更加专注的效果。

图3 扁平化插画

(3)提取造型

造型是插画中辨识不同事物的基础标准之一,人们根据不同事物的整体造型来进行事物的认知,造型是事物整体表达的“语言”,也是联系人们和事物之一的重要纽带,扁平化插画通过对事物关键造型信息的提取,来使人们达到对于事物共性的认知,例如在拟物化设计之中想要表现一个相机的形象,不仅要对相机整体的造型有明确的把握,同时还要重视整个相机中细枝末节的表现,因为如果只重视关键节点的表现而忽视了细节的辅助配合,从整体上而言就造成了视觉的不平衡感,从另一个方面对受众的视觉注意力进行了分化,而扁平化设计风格则正好相反,往往是对事物造型中细枝末节的表现进行了删减,对关键造型的信息进行了着重表现,一方面减少了工作的强度,另一方通过对于关键造型的表现可以使受众能够在潜意识中对于事物造型的共性达到认知,减少了较多的干扰性因素反而更加加强了视觉层面的认知度。

四、扁平化插画的应用场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承载传统设计的媒介也发生了改变,扁平化插画能够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例如在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中能够运用到的插画,也随着电子书籍等媒体的出现发生了变化,扁平化插画虽然是采用新的设计方式来进行画面的展现,但是总体而言他的内核仍然是视觉性的元素,所以在当下扁平化插画不仅可以运用在新兴的自媒体软件和系统界面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在传统的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广告设计之中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这是因为我们的设计行为也在随着承载媒介的改变而进行改变。

五、结语

扁平化设计风格的出现使得为当下人们在视觉认知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加简便的方式,这对于设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同时这也是当下商业和设计结合的趋势之一,但我们也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论设计的方式如何的变化,设计应该时刻保持着“以人为核心”这样一个准则,正如维克多巴巴拉克在《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中所言:“设计应该为全世界的人民服务。”设计行为是如此,设计师更应是如此,只有时刻铭记设计行为的最终目的,我们才能有着不懈的动力来对设计进行更新。

猜你喜欢
扁平化界面设计插画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就要紧紧粘住你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