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1-05-31 11:46康传铭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脑微国药准字阿托

康传铭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辽宁 开原 112300)

脑内微小血管发生病变引发脑实质出现亚临床损害的一种症状即为脑微出血,其主要特征是微量血液的外漏,与出血性的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出血转化关联较为密切[1-2]。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继发脑出血的概率是单纯脑卒中的7倍,对患者生命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据相关研究指出[3],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脑微出血呈正比关系,脑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高,其脑梗死的面积则越大,脑微出血的发生概率则越高。所以,有效的调脂治疗可使脑卒中并脑微出血者的动脉硬化得以延缓,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4-5]。本文将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治疗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并脑微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2.51±8.12)岁;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3.26±8.5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2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降糖、降压等。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2744,规格:50 mg),每日2次,每次10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江西南昌济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21,规格:100 mg),每日2次,每次100 mg;银杏叶片(唐山市福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958,规格: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 mg、萜类内酯2.4 mg;每片含总黄酮醇苷19.2 mg、萜类内酯4.8 mg),每日3次,每次1片;奥拉西坦胶囊(湖南健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37,规格:0.4 g),每日2次,每次2粒。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 mg),每次10 mg,每日1次,睡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不间断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评价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CT检查显示,出血病灶全部消失,病残遗留0级,即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经CT检查,出血病灶减少数量较为明显,病残遗留1~3级,即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好转,CT检查显示,出血病灶的数量减少,即为有效;症状无变化,且病灶数量未减少,甚至增加,即为无效[7]。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各血脂指标水平,包括脂蛋白a、LDL-c、HDL-c、TG、TC。③对治疗前后两组脑微出血的病灶数量加以记录。④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包括神经功能异常、失眠、乏力、胃肠道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60,P<0.05)。其中对照组痊愈5例(8.20%),显效16例(26.23%),有效29例(47.54%),无效11例(18.03%),总有效50例,有效率81.97%。观察组痊愈11例(18.03%),显效20例(32.79%),有效27例(44.26%),无效3例(4.92%),总有效58例,有效率95.08%。

2.2 观察指标 两组脑微出血病灶的数量和血脂各指标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脑微出血病灶的数量和脂蛋白a、LDL-C、HDL-C、TG、TC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微出血病灶和血脂各指标水平对比分析()

表1 两组脑微出血病灶和血脂各指标水平对比分析()

2.3 不良反应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比无差异(χ2=0.100,P>0.05)。对照组共发生12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2例神经功能异常(3.28%),2例失眠(3.28%),3例乏力(4.92%),5例胃肠道不适(8.2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67%。观察共发生9例不良反应,2例神经功能异常(3.28%),2例肌肉疼痛(3.28%),2例乏力(3.28%),3例胃肠道不适(4.9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5%。

3 讨 论

脑实质出现亚临床损害即为脑微出血,其起病较为隐匿,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初次脑卒中的患者较为多见[6-8]。据相关文献指出[9],脑微出血广泛存在于脑出血的血管病和缺血型的脑血管病种,患者若发生多发性的脑微出血,则证明患者已转变成严重脑微血管的病变,加大了再度出血的危险性,对患者生命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临床尚未明确脑微出血发病的机制,通常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脑血管的粥样硬化、血脂、血压等存在密切的关系,临床对其治疗主要目的是对患者血栓的形成加以控制[10-13]。

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可对细胞内的羟甲戊酸的代谢途径予以阻断,从而对胆固醇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脂蛋白的水平得以调整,血浆胆固醇降低,阻止其生成LDL,最终降低血脂水平[14-16]。与此同时,可对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起到抑制效果,血管的炎性反应降低,粥样硬化的斑块得以稳定,血管的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血管壁阻力降低,对局部缺血的脑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药物阿托伐他汀还可将LDL氧化延迟的时间延长,阻碍其生成SOD,从而使自由基的损伤减轻,对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起到拮抗作用[17-19]。

经本次研究显示,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两组脑微出血的病灶个数和各血脂指标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DL-C高于对照组,脑微出血的病灶个数、脂蛋白a水平、LDL-C、TG、T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比无差异(P>0.05)。提示了针对脑卒中并脑微出血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使血脂的水平得到有效调节,脑微出血的程度减少,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脑微国药准字阿托
更正声明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及其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更 正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