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预防管理门诊患者调查分析

2021-05-31 11:4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年龄组用药运动

陶 冶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消除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保障主要是健康危险因素的控制,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面普及、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及全面身体素质。因此加强慢性疾病预防及疾病管理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1]。辽宁省心血管疾病负担大、年龄标准化DALY率高[2]。因此加强慢性疾病预防及疾病管理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对2018年3~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内科慢性疾病预防及管理咨询的患者1252例进行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3~9月,医院慢性疾病预防管理咨询门诊1252例患者自愿性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内容不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及治疗。

1.2 调查内容 依据中国居民健康目标对咨询患者进行基础的慢性疾病健康问题调查。分为健康常识、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心理4个部分。慢性疾病健康常识调查:①健康常识(A):a.有些慢性疾病可以每年预防性输液防止复发(A-1);b.慢性疾病患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受调整用药(A-2);c.可以借鉴其他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用药为己所用(A-3)。②健康饮食(B)a.每周进食1次以上外卖食品(B-1);b.每周进食1次以上饮料或奶茶类饮品(B-2);c.每周进食1次以上超级加工类早餐(B-3);d.每日进食蔬菜品种5样以上(B-4);e.每日水果摄入量≥200 g(B-5);f.避免煎炸的烹饪方式(B-6)。③健康行为(C):a.每日看电视>2 h(C-1);b.每日或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C-2);c.运动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C-3)。④健康心理(D):a.情绪乐观、积极、健康(D-1);b.良好的人际关系(D-2);c.与家庭成员关系和谐融洽(D-3)。答案“是”打对号,“否”打错号。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产生的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频数(n)、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慢性疾病预防管理咨询人群基本情况 慢性疾病预防管理咨询患者,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年龄≥60岁、循环系统疾病、从不吸烟、从不饮酒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见表1。

表1 咨询门诊患者人口学基本情况[n(%)]

2.2 患者慢性疾病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将结果按患者不同年龄组进行分组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部分关于慢性疾病合理用药的3个问题。40岁及以下年龄组患者回答正确率是100%,而随着年龄增长回答正确率逐渐下降。≥60年龄组合理用药回答正确率下降到54.19%、36.74%和38.42%。第二部分健康饮食,关于食用外卖、饮料和超级加工食品情况,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食用的比例逐渐减少。≤40岁年龄组不良饮食习惯比例高达96.19%、92.80%、85.17%。问题6关于合理烹饪方法随着年龄增长比例逐渐增加,≥60岁年龄组达到97.32%、≤40岁年龄组仅有19.92%。问题4关于蔬菜种类丰富所有年龄组均可达到目标。第三部分:全部受调查人群每日看电视或电子产品的时间均超过2 h。41~59岁年龄组的调查对象3组中是坚持运动时间和种类完成度最低,分别是51.67%和24.52%。第四部分心理健康。41~59岁情绪和人际关系压力是3组中最大27.86%,≤40岁年龄组患者与家庭成员关系融洽程度是3组中最不理想,仅为65.68%。总体人群回答结果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慢性疾病健康常识调查分析[n(%)]

3 讨 论

慢性疾病预防管理咨询门诊开设目的是:为患者提供科学、正规的疾病预防、监控、管理的方法;辅助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管理慢性疾病、合理用药、康复治疗;解答患者关于慢性疾病方面的各种问题。现今患者的健康意识和需求很高,但对于一些健康知识缺乏甄别。建议患者参考国家卫健委等权威部门认证的信息或关注正规医院的公众号,学习上面的慢性疾病管理知识。从烟酒的健康行为管理看,从不吸烟患者(75.56%)、从不饮酒患者(77.40%)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近年来相关部门实施的公共卫生健康宣教是有效的。

慢性疾病日常问题管理要细致入微,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血糖、注射胰岛素,监测仪器的正确使用、保管、消毒及校正;减少食用含有大量人工反式脂肪酸(如植脂、氢化、起酥油等)的食品;正确限盐、戒糖、分辨食物中隐藏的盐(建议钠含量>30% NRV的食物要谨慎摄入,相当于100 g/100 mL食品中含盐1.5 g)、糖、正确控油及选择正确的烹饪方法,如选择煮、蒸等,避免煎炸。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改善健康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基础和前提。据统计近30年,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由不健康饮食结构所导致的。截止2019年,我国慢性疾病防控的主要问题是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肥胖。减少钠摄入量和避免摄入人工反式脂肪酸可以大幅度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3]。调查人群对健康知识都表示了解,但各种原因造成时间有限,从而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出现一系列影响健康的行为。慢性疾病临床合理用药,老年组问题明显。慢性疾病用药应该依据病情“一人一方”[4]。用药剂量或种类的调整应该依据对血糖、血压、心电图等临床监测指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而调整[5]。建议患者准备血压计、血糖仪或到医疗机构复查。健康饮食方面。热量是控制或影响血压、血糖、血脂[6]的明确因素。其次,是要控制各种饮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像烟草和酒精一样会让人上瘾,对肝脏产生的不良反应与酒精类似,还会诱发高血压[7]。第三,超级加工类食品是指成分表含有增味剂、食用色素、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8]。饮食的控制对高血压[9]、糖尿病[10]和高血脂症[9]等慢性疾病的防控都有积极作用。老年调查对象每日新鲜水果摄入量低。一般原因是本身存在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害怕患糖尿病。但据调查研究,血糖控制平稳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进食低血糖负荷的新鲜水果100 g有利于血糖平稳控制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1]。健康行为方面,大家都有坚持运动锻炼的意识,但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单一。建议患者根据自身健康情况选择器械锻炼、弹力带运动、健身操、打太极拳或八段锦等运动方式。加入抗阻运动保持肌肉力量、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柔软运动保持关节、韧带的活动性。全部调查对象每日看电视或电子产品的时间都超过2 h。建议大家每半个小时应该起来活动10~15 min。健康心理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础之一。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通过科学、客观、个性化的慢性疾病各级预防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仅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水平,而且加强其家人尤其是下一代的健康防护意识。相对于治疗疾病本身,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应该是我们更为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年龄组用药运动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