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1-05-31 11:4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病原体支原体

张 猛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仪征 211400)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咽部或者鼻部出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引发,偶见细菌感染继发[1-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干预,那么病原体可能会侵入眼、中耳、颈淋巴结、肺、气管以及鼻窦等与之相邻的器官,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病情[3]。为了减轻患儿的病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并及早对其做出明确的诊断十分必要[4-5]。病原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经典病因诊断方式,但具有较高的试验要求,同时标本采集难度大,检测时间相对较长,难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需求[6]。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属于一种常见的血常规指标,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好,机体在感染细菌或者病毒后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WBC通常不会明显升高,极易导致患儿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7-8]。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属于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与急性感染的情况下,会促使该指标表达水平明显提高[9]。为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准确鉴别与诊断,进而提高治疗针对性,本研究旨在分析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患儿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依据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以及支原体感染组,每组30例。细菌感染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98±1.25)岁;男17例,女13例。病毒感染组患儿年龄1~9岁,平均年龄(4.75±1.22)岁;男18例,女12例。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年龄2~10岁,平均年龄(4.28±1.35)岁;男17例,女13例。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家长知情同意。②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除标准:①混合感染者。②其他少见病原体感染者。③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当天均抽取2 mL肘正中静脉血,对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rophil ratio,NE%)与外周血WBC进行检测,并于患儿入院后次日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对CRP进行检测。血常规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由希森美康公司提供;CRP检测仪器为OmliPo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由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 ①正常参考值:CRP正常参考值为0~5 mg/L;WBC正常参考值为3.5×109~9.5×109/L;若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NE%则为<40%,若患儿年龄在1~4岁,NE%则为<50%,若患儿年龄在4~6岁,NE%则为50%,若患儿年龄在6岁以上,NE%则为<65%[10]。对比3组患儿NE%、WBC以及CRP检测结果,同时对比3组中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NE%、WBC与CRP测定结果对比 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比,细菌感染组患儿CRP、NE%、WBC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对比,支原体感染组CRP、NE%、WBC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NE%、WBC与CRP测定结果对比()

表1 3组NE%、WBC与CRP测定结果对比()

2.2 3组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情况对比 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比,细菌感染组CRP、NE%、WBC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0.00%,高于NE%的63.33%与WBC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对比,支原体感染组组CRP、NE%、WBC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临床上通常采用NE%、WBC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原因进行初步判断,但WBC极易受生理状态、应激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部分患儿存在中性粒细胞空虚现象,当其处于感染状况时,NE%、WBC值会明显下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师判断感染病原体的难度。血培养是临床判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金标准,但该方式极易受治疗、感染病原体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检测耗费时间较长,检测阳性率偏低。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多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采集标本行血液培养之后,结果却显示阴性,故仅凭借血培养结果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诊断时会出现一定的误诊概率,极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联合CRP、NE%、WBC指标来判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类型的价值更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比,细菌感染组患儿CRP、NE%、WBC更高(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的相似性[11]。在某些情况下,当患儿出现细菌感染时,CRP、NE%、WBC并不会出现同时升高的现象。支原体感染患儿主要呈现为CRP、NE%、WBC中1项或2项出现轻度升高的现象,且这3项指标水平通常处于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者中。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比,细菌感染组CRP、NE%、WBC阳性率更高(P<0.05),提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中,CRP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CRP属于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健康人血清中的含量较少,在细菌感染情况下,会出现升高现象,同时与炎性反应、应激反应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炎症出现数小时内,CRP水平会即刻升高,且在48 h内达到高峰,随后随着结构、组织改变以及病变消退而降低。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联合CRP、NE%、WBC的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病原体支原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