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性

2021-05-31 11:47马玉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肌瘤子宫护理人员

马玉英

(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月经量增加、月经延长及白带增多等。该病不仅严重损害了女性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其有助于子宫肌瘤及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及管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朝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12月,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4.94±2.65)岁;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5.64±1.25)年;子宫肌瘤直径1~7 cm,平均直径(3.15±1.21)cm;肿瘤类型:多发、单发分别有21例和18例;发病位置: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分别有23例、6例和10例。研究组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6.28±2.59)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5.59±1.19)年;子宫肌瘤直径1~8 cm,平均直径(3.21±1.18)cm;肿瘤类型:多发、单发分别有23例和16例;发病位置: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分别有21例、7例和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相符。②由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研究同意书。③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④具备正常的表达、理解和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肾脏及心脏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精神及心理异常者。④神志意识模糊者。⑤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干预、术前查体及干预、护理内容记录等,此外,于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传,讲解关于子宫肌瘤知识及治疗方法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①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三级护理管理体系人员组成包括质量控制人员、护士长及其助理,合理划分护理人员具体职责,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护理方案等,确保每项内容全面落实。加强对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小组作用的重视,在实际工作期间,将细节管理作为质量管理重点,内容包括重症患者每日查房、体温单核对、交接班记录等。②强化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及管理:科室内部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利用教育及培训等方式,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此同时,制订《护理人员服务手册》,具体内容包括考核制度、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服务规范、安全管理、服务职责及护理责任等,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应用。③进一步完善、规范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入院后,协助每位患者完善妇科检查工作,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子宫肌瘤疾病,并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方式使患者从多个角度了解子宫肌瘤的危害,纠正其错误的认知。④了解护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就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与此同时,提出改进对策并全面落实,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强化心理疏导,从面部表情、情绪变化等方面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对于情绪波动显著者实施心理干预,鼓励并支持患者将自身压力表述出来,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语言、治疗态度的关注;强化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能够了解自身疾病,并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强化体位干预,协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翻身,并为其擦拭身体,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的发生;强化疼痛干预,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并对其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以患者耐受程度为依据,适当予以镇痛药物;强化功能锻炼,术后及早按摩,并调整体位,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术后24 h协助患者行走、站立及坐起;强化饮食干预,术后待患者麻醉消退意识清醒且无显著消化道反应后,予以葡萄糖浆,术后12 h内予以流质食物。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判定依据为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4],内容包括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及总体健康,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5]:总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较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质量判定内容有急救物品、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急救物品、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多发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30~50岁妇女。据有关资料显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40%,以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腹部包块、白带增加、贫血及子宫增大等为临床主要症状[7]。相关研究表明,在育龄妇女中至少有20%伴有子宫肌瘤,由于大部分患者无显著临床症状,进而无法早期及时确诊[8]。

现阶段,企业在工作质量管理及生产中广泛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方式,具有快捷、有效、方便等特点[9]。有效结合护理工作及持续质量改进,进一步观察服务过程、服务质量,并有效检查、监督护理过程,及时反馈护理意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其实施目的是改善护患紧张关系,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从技术、病房环境及基础护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0]。

本研究予以子宫肌瘤患者持续质量改进对策,有助于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通过质量控制人员、护士长及其助理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并制订《护理人员服务手册》,将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并提出质量要求及操作标准,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思考并观察职责范围内患者的实际状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自主总结、分析和归纳,并提出改进对策。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源于医护人员的关爱,进而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及早恢复自身各项指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研究组急救物品、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通过三级管理体系,合理划分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在工作期间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肌瘤子宫护理人员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