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产前观察与护理效果

2021-05-31 11:4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子痫产后产妇

郑 林

(锦州市妇婴医院分娩室,辽宁 锦州 121000)

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等方式的改变在不断上升[1]。该病会引起产妇出现感染、抽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与生命安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死亡情况,因此临床需对该病加以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类型较多,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先兆子痫等,患者通常会表现为血压上升、水肿等症状[2-3]。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需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确保良好的预后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究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产前观察与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为21岁、39岁,平均为(28.70±2.60)岁;孕周为24~32周,平均为(28.90±0.30)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试验组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为22岁、40岁,平均为(29.20±2.80)岁;孕周为25~33周,平均为(29.30±0.60)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两组产妇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的血压与心率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合理饮食,对血压与子痫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告知分娩注意事项等。试验组给予产前观察与针对性护理。①子痫前期产前观察:由于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血压升高、头晕眼花、胃部不适等症状,需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询问产妇病情,对产妇的主诉情况耐心记录,并按照医嘱给予针对性护理。如果患者出现抽搐或昏迷的情况,并伴有瞳孔散大、牙关紧闭症状,需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以便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如果病情加重,全身肌肉强直,需及时开展急救措施,对其病情进行合理控制。②健康宣教:采用集体宣教或个体强化指导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发放相关知识手册、播放视频、设置咨询台、开展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孕期卫生保健知识进行详细了解,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定期测量,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正确评估,为针对性护理工作提供依据。③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对疾病不够了解,且会多思多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产妇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原因、治疗措施、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身情况。加强与产妇沟通,告知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顺利分娩的重要性,尽量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治疗。同时,指导产妇进行冥想练习,让产妇放松身心,对自我心情进行合理调节。产妇取平卧位,闭目休息,播放安静舒缓的音乐,调整呼吸。通过相互交流及时了解产妇内心的想法,及时解答疑问,拉近与产妇的距离,让产妇放松,使其能够感受到温馨与关心,积极面对分娩。④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确保饮食易消化,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食物,减少腌制品、动物脂肪、辛辣等食物的摄入。及时补钙,每日摄入量在1~2 g。告知患者卧床休息,每日卧床休息时间超过10 h,以缓解子宫压迫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情况,促使下腔静脉回流,对子宫胎盘供血情况进行显著改善。同时,需对胎儿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每隔2 h检查1次胎心,监测时间为1 min。间断吸氧干预,每隔30 min吸氧1次,对胎儿呼吸窘迫情况进行有效预防。根据医嘱用药,确保胎儿发育良好,提高围生期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生活质量。⑤产后护理: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时采用子宫收缩剂合理控制宫缩,对软产道进行检查,确保无损伤。缝合会阴切口,及时止血,避免产道血肿。在产后72 h内如果产妇出现子痫与产后出血情况,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及时滴注子宫收缩静脉剂,确保母婴安全。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予以吸氧、心电监护、解痉挛、降血压等治疗,在产后1~10 d内密切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对产妇阴道出血与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自拟评分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mm Hg,)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mm Hg,)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在产科比较常见,发病率亦较高,若不进行干预会引起多器官功能失调,严重者会出现肾衰竭,影响母婴健康与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比较常见,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临床需对其加以重视,一经确诊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5-6]。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需进行产前观察,以及时了解产妇的病情,根据病情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确保产妇能够积极面对治疗与分娩,提高分娩效果[7-8]。在健康宣教中,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教育,让产妇与家属对该病有详细的了解,提高患者与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合理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生活护理中,对产妇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及时补充营养,告知饮食禁忌证,能够为其康复提供支持。告知患者多休息,确保充足睡眠,利于其尽早康复。在产后护理中,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落实各项产后注意事项,有助于降低产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应重视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妇的产前观察,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确保母婴健康。

猜你喜欢
子痫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