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31 11:4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肠胃胆结石状态

庄 元

(阜新市糖尿病医院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胆结石属于胆道系统内产生的结石,此病出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肥胖、糖尿病以及胆道梗阻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部反复隐痛以及急性胆绞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1]。再加上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方法不够了解,极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对临床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时,还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2]。为了分析胆结石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的价值,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全面护理干预,做对照研究,探讨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1.35±15.74)岁;疾病类型:胆囊息肉1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8例。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51.43±15.84)岁;疾病类型:胆囊息肉1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术前宣教与术后用药指导等;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入院时积极和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填写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掌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使其疑虑有效消除;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引导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积极鼓励与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促使其治疗信心增强;b.健康教育:入院后,将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及危险因素等,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显著增强,使其焦虑情绪充分减轻;c.饮食干预:术前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低脂肪与高蛋白的食物,合理搭配水果,术前48 h饮食只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前12 h禁食,术前4 h禁水,术前2 h指导患者喝3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②术中护理干预:a.护理人员将患者送至手术室,给予患者充分鼓励,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使患者消除陌生感;b.术前10 min调整好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 ℃左右,采用加温仪把输液温度控制在和机体温度相近状态,在手术台放置保温毯,做好术中保温工作。③术后护理干预:a.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每隔2 h巡视1次,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防止出现不良事件;b.在患者清醒后,需和患者有效沟通,给予充分的安慰与鼓励,对外来人员出入病房有效控制,确保患者术后得到充分休息;c.术后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每隔2~3 h一次,对长时间压迫部位与四肢轻按摩,加快血液循环;d.在患者术后苏醒期过后,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予以半卧位,鼓励其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加快胃肠蠕动。

1.3 观察指标[3]①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肛门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②生活质量评分:根据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判定,内容包括心理情绪、日常活动、自觉症状、躯体功能4个方面,总分144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③不良心理状态:根据Zung编制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判定,各量表均有20个条目,借助4级评分法评定,评分越高说明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④并发症:包括管道脱落、发热以及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SPSS21.0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计数资料(如并发症)与计量资料(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心理状态)分别以(%)、()表示,分别使用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肠胃功能各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各指标恢复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各指标恢复时间比较(d,)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心理情绪、日常活动、自觉症状、躯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分,)

2.3 不良心理状态 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1例感染、1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对照组3例管道脱落、4例发热、4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由此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31,P<0.05)。

3 讨 论

胆结石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胆结石患者长时间受到病痛折磨,再加上对疾病与手术方法不够了解,患者在围手术期极易产生焦虑与担忧等情绪。不良情绪属于机体的应激源,对术中相关生命体征的稳定有直接影响,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使手术风险增大,对术后康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4-5]。所以,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加快身体功能的恢复[6]。

围手术期包括术前、术中与术后3个方面,在不同阶段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护理内容也不尽相同,手术前护理主要是注重术前患者身心护理,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术中护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手术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与完成;术后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生理功能快速恢复,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达到康复的目标[7-8]。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使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主要是因为全面护理干预中术前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与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工作等,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了机体应激反应,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术前科学的饮食干预与肠道管理,可使患者机体内胰岛素敏感度显著提高,增强患者耐受性,促使其术后对肠胃功能的影响明显减轻,使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9]。术中保温干预可确保患者体温恒定,防止由于术中温差过大而影响机体血小板水平,从而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及时更换体位,为加快肠胃蠕动,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及早进食为患者机体恢复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0]。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明显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肠胃胆结石状态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