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1-05-31 11:4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家属依从性病情

张 敏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肺炎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该病好发于小儿群体,患儿年龄一般不大于3岁[1]。此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并且患儿的发病时间无局限性,不会受到季节的显著影响。出现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患儿受到病毒及细菌的侵犯,患病主要症状有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在治疗的过程中,时间较长,并且患儿需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导致了其依从性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患儿还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对治疗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但是患儿需要进行及时的就诊治疗,避免病情严重导致患儿器官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2]。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朝阳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对其按照入院时间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男患儿分别为25例、19例,女患儿分别为21例、27例,男患儿年龄均在2个月~6岁,均龄为(3.45±0.12)岁,女患儿的年龄均在3个月~5岁,均龄为(2.98±0.42)岁。两组患儿在进行试验之前家属签署同意协议,并且两组患儿均被确诊为肺炎。对试验对象进行筛选时,排除有精神异常及障碍的患儿及严重器官衰竭的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试验组患儿应用全程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在患儿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能够为患儿提供干净、有趣的住院环境,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所以可在病房放置玩具,避免患儿出现不配合的治疗的情况。尽量为患儿提供多姿多彩的环境,能够对患儿的心理起到积极的影响,对患儿的依从性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②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有效地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并将患儿的疾病对其进行告知,避免患儿家属出现过强的应激反应;对其病情进行密切的关注,避免其出现异常状况,若其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及时通知主治医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③患儿的年龄普遍偏小,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具有一定的沟通障碍,所以进一步降低了患儿的依从性,阻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可应用讲故事的方式与患儿加强沟通,及时对患儿病情进行了解,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护理干预的合理调整。④对患儿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的控制,对其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其进行饮食护理时,能够根据患儿的疾病类型及病情为其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患儿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增加患儿对维生素的摄入量,并尽可能地为患儿提供流食或易消化的食物。当患儿病情基本稳定之后,可根据患儿情况为其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能够使其通过运动进一步提升自身免疫能力,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运动量应适度,避免过于劳累。⑤患儿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发热会对患儿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当患儿体温过高时,应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性,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其情况较轻时,可应用冰敷进行降温,必要时需要应用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⑥对患儿进行滴液治疗时,手法应当轻柔,并对患儿的状况进行密切关注,避免其出现异常状况。对患儿的输液部位进行密切关注,观察是否有红肿发生,若出现红肿需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其滴液速度也需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不合理的速度导致患儿出现肺水肿。⑦患儿治疗中常有咳嗽症状,严重的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定时的拍咳及排痰护理,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顺畅,避免呼吸不畅状况发生。并且应对患儿进行科学的体位护理,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咳嗽的频率。⑧给氧护理:呼吸通畅是保证患儿健康的基本标准之一,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呼吸护理,避免患儿出现缺氧情况。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给氧护理和排痰处理,可叩其背部促进患儿顺利排痰,必要时应用吸痰机辅助吸痰,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动作轻柔,避免患儿出现疼痛感,降低恶心等不良反应。患儿若伴随心律不齐或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立即进行给氧护理,在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治疗效果如下。显效:治疗之后,患儿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显著消失,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治疗之后,患儿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逐渐消失,治疗效果较有效;无效:治疗之后,患儿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未消失,治疗效果不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分析处理本次试验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43%(χ2=7.181,P=0.007)。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对[n(%)]

2.2 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依从性较试验组低(t=16.973,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依从性进行对比(分,)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依从性进行对比(分,)

2.3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患者人数分别为36例、8例、2例,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23例、13例、10例、78.26%(χ2=6.133,P=0.013)。

3 讨 论

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科疾病,此种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情发展极为迅速,患儿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否则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器官受到损害等状况,严重的还可能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3-4]。此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并且患儿的发病时间无局限性,不会受到季节的显著影响。本病的治疗时间较长,会影响患儿的依从性,患儿还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对治疗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应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依从性,对患儿治疗具有极大的意义[5]。全程护理干预就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形式,在对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6-7]。此种护理方式主要就是从住院环境护理、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运动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面,对患儿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进一步提升患儿信心,还能够促进其积极的配合,避免其出现严重的抵触心理对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8]。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4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χ2=7.181,P=0.007),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患儿(t=16.973,P=0.000),应用全程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的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较对照组更显著,有效的降低了医患之间纠纷率的产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提升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避免患儿出现的抵触情绪而干扰其治疗,患儿的依从性提升了,治疗有效率也明显的随之提升,并且能够避免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有效地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一步避免了医患之间纠纷的产生,此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在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消除患儿的抵触情绪,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够在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护理中提升家属对疾病情况的认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一步避免了医患之间纠纷的产生,对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家属依从性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