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31 11:47滕跃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循证血糖

刘 燕 孙 媛 滕跃美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出现与发展,通常情况下与患者生活和饮食习惯、体质状态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均相对较差,为了使老年患者的配合度提高,需要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从而使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2]。本文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病史1~16年,平均病史(5.61±0.89)年;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0.48±2.75)岁;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病史1~17年,平均病史(5.62±0.95)年;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39±2.57)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老年慢性病护理,如被动问答式健康宣教,统一模式心理干预,常规病房巡视并执行医嘱,统一饮食配备。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循证问题:在糖尿病患者入院后,需要由专人负责对其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其心理状态实施综合性的评估,根据糖尿病以往临床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经验,通过医疗护理书籍、医疗网站、网络资源、文献库等多种可靠的途径,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实证资料,将糖尿病护理工作当中所需要的实际问题,如强化患者意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心理状态改善方法等,作为资料搜索的主要目标。②循证支持:根据科室范围内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找出理论支持之后,充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特点,制订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③循证应用:根据制订的护理方案,在糖尿病患者的常规心理护理、运动和饮食干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特别是对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进行指导,同时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多种方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提高其疾病控制意识,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养成自我管理、自我预防、自我监测的良好习惯,使血糖水平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糖尿病并发症情况、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

1.4 评价标准 满意度: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的形式,在出院当天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3]。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设置8个方面,36个问题,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理想。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5]。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处理本研究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分别用(n,%)、()的形式予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n(%)]

2.2 糖尿病并发症 观察组仅有1例发生并发症,占3.3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20.00%),可见,观察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观察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比(d,)

2.4 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 护理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注:t1、P1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t2、P2观察组护理前后比较;t3、P3两组护理后比较。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以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因此在临床上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6-7]。该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的生理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但产生胰岛素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机体功能,进行治疗时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物协助机体促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多,但在后期阶段有一些患者仍然需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8-10]。循证护理与循证医学模式相同,其核心性内容也是采用现有最新的、可信的、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作为可靠的理论性支持,并充分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意愿,使三者能够充分的结合,提出切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证据予以实证,制订符合实际需要,且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干预服务[11-12]。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大幅度改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循证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循证护理》稿约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晚期癌症患者住院及居家姑息治疗模式的生活质量及费用比较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