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21-05-31 11:47王业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慢性病用药

王业霞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目前,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均直线上升,使得慢性病成为威胁全球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给家庭、个人带来沉重负担,还给国家带来极大的负担[1-3]。对于老年人来讲,因其生理功能下降,再加上自身的基础疾病,延长病程的同时增加治疗难度,使得患者身体健康恢复较慢,从而影响用药依从性[4]。因此,对慢性病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用于社会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还能促使老年人很好的掌握用药知识,从而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探究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本社区纳入公共卫生管理的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25±6.42)岁。试验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30±6.55)岁。统计处理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n=50)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疏导,要求与他人积极交流、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口头为患者介绍慢性疾病引发原因、并发症预防等,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与防病意识。要求患者应用业余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身体训练。试验组(n=50)采用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在治疗前,应用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如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如有无使用中药、如何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了解患者不良行为,如随意停药、随意应用非处方药物等;了解患者遵医情况,如安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等。②治疗流程管理:当地大医院、社会区医疗机构与患者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根据各大医院专科医师的特长,为出现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可将其转到社区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与康复情况,制订合理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③强化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于出现不良情绪者,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根据体质与饮食喜好,与营养师共同为其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食谱,根据疾病、年龄、运动习惯为患者制定适合的运动方式,同时叮嘱患者合理控制体质量。④社区管理:定时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同时邀请医院专家或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向患者介绍发病机制、病情发展方向、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分享治疗经验,同时,重点讲解治疗优点及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让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加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情况与行为,叮嘱其定时测量血压与血糖,同时做好相关记录,保持起居室良好的卫生状况,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时更换床单、被罩,做好压疮预防,指导患者简单的自我护理方法;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减少用药剂量、种类、次数,同时不可随意服用广告药物、处方药物,客观地对待新药、普通药,了解药物禁忌证与不良反应,定时复查。对于出院患者需要定时开展随访工作。⑤社会医院人员接到患者转回通知后,需于2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上门访视,继续对病情进行观察、评估、宣教等,通过对慢性疾相关知识、情绪调整等宣教,使其可以保持合理的用药情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管理能力。⑥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相应的医疗护理康复方案,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行为指导、生活功能指导等,将医疗护理延续到家庭,从而使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可以得到较好的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6],对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进行评价,总分172分,其中116~172分为高水平、58~115分为中等水平,0~57分为低等水平,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护理越好。②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用自制的安全用药知识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药品管理、药品基本知识、药品不良反应、用药情况,每项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分析,自我护理能力、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试验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2 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试验组药品管理、药品基本知识、药品不良反应、用药情况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3 讨 论

目前,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病直线上升,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如今,临床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中常以常规管理为主,即通过心理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预防不良情绪波动,从而影响预后;通过饮食、运动指导,督促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重视身体训练,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虽常规管理较简单、易普及,但此管理措施局限性较大,针对性不强,没有系统性与科学性,故干预效果不佳。

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措施,是社区医疗在签约与转诊过程中,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院与社区服务的互补[8]。而慢性病的出现与发展,均与患者的生活、饮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出院患者,需要定时随访,以此来了解与指导其生活方式,改善不良习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从而提高身体功能。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掌握有效的用药安全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提高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患者普及健康宣教,发挥健康宣传作用,让其全面了解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优质护理方法等,邀请专家对患者开展科学的健康宣教,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使其可以更好的认识慢性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明白安全用药的必要性,增强治疗信心的同时提高自护能力[6]。本次研究显示:自我护理能力中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评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老年慢性病患者通过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掌握用药安全知识后,能使患者及时改正不正确的用药方案,改正不良用药行为。定时对患者开展康复指导,根据病情,制定康复制度,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状况,维持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有效控制病情[9]。

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应用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促使患者掌握良好的用药知识,进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慢性病用药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