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1-06-01 14:53侯正永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义务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本研究聚焦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以南京市鼓楼区“鼓楼e学校”为研究对象,从教学交互的视角切入,构建了混合学习案例的分析框架,据此对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归纳了混合学习的典型模式,挖掘提炼出义务教育阶段混合学习实践中涌现的创新特征,以期能够充分呈现以“鼓楼e学校”为代表的义务教育阶段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现状,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多维度空间模式的后续实践应用,为基础阶段的融合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混合学习模式;在线学习;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9-0005-04

● 问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推进,为尽可能保障正常的教学进度,构建线上、线下多维度混合学习的需求日益强烈。在义务教育阶段常态教学中应用、探索混合学习,提升全人教育的品质,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南京市鼓楼区率先构建了以“鼓楼e学校”为蓝本的新模式,支持混合教学模式创新。

在技术支持层面,鼓楼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硬件的维护服务比较完善。其中,信息系统、信息平台、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智慧校园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鼓楼e学校”构建之初,筹备组进行了积极的调研,充分了解学校各项具体业务工作情况,分析实际设备基础,找准混合学习的切入点,让信息系统融入到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鼓楼区教育局引进信息化开放系统,先行实施信息化支持系统,解决硬件技术问题。

在思想认识层面,“鼓楼e学校”筹备组进行了多层次的普及性先期培训,加深领导和教职工对信息技术的体验认知。在技术力量成熟后,自主设计、定制开发学校业务系统,让教职工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提高教职工对信息化队伍的认可度。

本研究拟从“鼓楼e学校”的构建角度切入,研究混合学习案例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混合学习的典型模式,提炼义务教育阶段的实践创新特征,进一步探讨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方向,为义务教育阶段混合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 “鼓楼e学校”混合学习模式的创新特征

1.在线伴读: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当前,学习空间已超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教育机构,在样式、配置和位置上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它在为学习者提供容身之处的同时,还为其提供更多过程性学习支持。混合学习的拓展性放大了授课规模,以学习环节、学习活动划分职责,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可以更为便捷地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鼓楼e学校”的“在线伴读”模块,采用众包机制,由教师线上答疑,突破时空限制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在线伴读”在初中数学学科率先进行了推广尝试,效果良好,目前已覆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段、学科。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可在e学校平台“在线伴读”模块发出求助信息,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输入提问内容(文字、图片、语音),选择问题所属科目即可提交;系统即向同一学段同一学科的相关名师(值班教师除外)推送微信消息,提示有问题待其回答,在消息详情页上可见学生姓名、所属学校和具体问题内容;第一个选择辅导学生的相关名师可立即发起与提问学生的一对一指导,进行在线辅导解答;如所有相关教师都没选择辅导学生,系统设定在60秒后,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值班教师,由值班教师发起与提问学生的一对一指导,进行在线辅导解答。学生与教师可分别在系统中查看自己过往的提问、解答记录。据统计,仅在2021年寒假两周时间内,全区学生共提问5813次,日均415次,有效解決学生学习障碍5791次,获得学生点赞5791次。

此外,社会跨界协同开展教学是“鼓楼e学校”混合学习模式重要的创新特征。混合学习的时空灵活性为社会跨界协同开展教学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多领域、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加入教师团队,使得课程能够综合各地的优秀社会人才资源,丰富师资力量,拓宽教与学的广度,充分体现了开放、融合、联通的特点。2021年寒假期间,“鼓楼e学校”邀请了奥运冠军国家女排前队长,为鼓楼区的学生推送“奥运冠军邀你一起做运动”系列课程12节,点击率达到13万次,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精准教学:教与学流程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会在上课前进行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但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有较高要求,而且学情分析较为模糊,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混合学习中的教与学流程的创新特征,包括针对不同生源开展精准教学。在“鼓楼e学校”的实践中,教师逐渐摸索出利用在线评测工具如问卷、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先决知识和能力,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从而调整课程内容,精准教学。例如,针对毕业生开展的中考二轮复习讲评课,提前通过问卷星对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调查,教师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直播教学的内容,精准评讲试卷。

此外,“鼓楼e学校”平台上的所有课程均可以回放,这样,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快放、慢放,甚至选择某一段暂停细看,从而达到二次消化的目的。这样通过对具体目标需求的分析,确定符合学生需求的辅导策略,达到个性化精准教学的目标。

3.在线讲坛:媒体资源应用的创新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鼓楼e学校”建设“在线讲坛”模块,即开设名师中、高考专题复习系列讲座,邀请在宁各行业专家在线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系统提前预告(预告信息包括讲座名称、内容简介、开课时间、讲课教师及相关介绍),学生自主报名听课。

此外,在“鼓楼e学校”的组织中,教师会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的知识成果,如个人作品、小组讨论结果、针对学生问题录制的答疑微课等作为学生学习资源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生成性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和对学习成果的自我反思,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动机激励:学习评价的创新

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混合学习模式的创新特征之一,相较传统课堂而言,教师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过程行为数据,利用工具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混合学习模式中,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自己的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间的互评、自评是混合学习的常用评价形式。“鼓楼e学校”有关学习评价的创新是保证该模式顺利推进的重要途径: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部分学校将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行为数据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之一。

此外,“鼓楼e学校”推出的课程不只是面向本区、本校,而是面向全网络,学习基础、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收看,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让学习成果通过个人作品、调研报告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呈现,最终形成个人的学习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

● 推进混合学习模式研究的关键和重点

以“鼓楼e学校”为代表的混合学习进一步催化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转变,追根溯源,混合学习模式正是推动基础教育领域变革的原动力。结合基层学校的案例中体现的教学模式以及创新特征的分析,本研究对理念、空间、教学关系三方面的变革方向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1.理念的变革助推质量的提升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学理念由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向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模式套用等方式对提高应试分数而言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却将学生的认知限制在理解、应用层次上,无法形成综合、评价、创新等更高阶的思维。事实上,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所要了解的远不止“是什么”,海量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养、问题解决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生产生活,才能够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鼓楼教育提出“为了儿童的学习”的教育理念,其中,借助混合学习模式的迅速发展,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出现了更为显著的差异。在混合学习中,师生处于平等的信息高度,教师的角色和职能应当有所变化,应从内容的传递者向教学的引导者转变,侧重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鼓楼e学校”的实践中,无论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资源,都在由“辅助教师的教”向“辅助学生的学”转变。而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为了儿童的学习”的发展取向则更为明显。在“鼓楼e学校”的推动下,义务教育阶段混合学习中的活动更多地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师的先行者功能被弱化,更多地承担了活动支持者和辅助者的角色,从旁协助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独立地理解建构学习内容。

2.构建混合学习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举措

在混合学习模式中,学生与教师、同伴的教学交互都发生在信息空间,社会空间的人际网络往往借助信息空间的信息数据流进行连接、构建,加速了社会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融合,为教学交互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近年来,基础教育教学对真实情境的强调又进一步促使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当受条件所限,学生难以在物理环境中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混合学习模式以及VR、AR技术搭建模拟的真实情境如虚拟实验室等支持学生的学习。学生通过与其经验相符的真实情境进行学习。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空间的变革将继续朝着高度融合的全人教育目标转变,空间之间连接的方法、技术、通道将会越来越丰富,整体性也将越来越高。

3.教学关系向“以学定教、教在学中”转变

在教学关系上,混合学习模式正在推动基础教育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鼓楼e学校”倡导的教学关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确定“以学定教”的教学关系。随着技术的普及,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混合学习模式资源进行第一轮的知识内化,从而深化课堂教学的深度。教学步骤的“以学定教”正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混合学习的趋势,教育大数据技术、学习分析技术能够更为高效、精准地评价、定位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短板,为后续教学的设计实施提供参考。

其次,确定“教在学中”的教学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视角寻找教学切入点,将教师个人经验作为筛选学习内容、评判教学效果的参考基准。但在“鼓楼e学校”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课程关注学生的需求,利用数据伴随采集、实时分析技术将学生的经验和感悟外显化、结构化,并将他们的知识成果作为课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提供优化方向的参考以及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 混合学习模式实践的关注点

在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转型之际,重新设计作为教育变革媒介的学习空间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鼓楼e学校”混合学习模式实践倡导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及渠道的多样性,为基础教育中教与学的融合提供了条件,使得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首先,分析混合学习模式的多重属性。“鼓楼e学校”是为提升学习效能而设计的,目标明确指向学习者。在后续发展中,将关注主题的认知构建是否化繁为简,切实提升教学效益,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其提供帮助。在设计课程之前,核实该设计是否符合学习者认知模型构建路径要求,切勿为了锦上添花而导致过犹不及。

其次,关注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未来的“鼓楼e学校”发展要继续关注混合学习、混合式教学的多种效益,从多平台教学、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丰富混合学习模式。技术的逐步成熟促使“教师的教”根据“学生的学”进行灵活的迭代优化,及时反馈的学生信息为教师设计、实施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拓展混合学习的多种途径。在“鼓楼e学校”下一步的推进中,汲取基层学校的实践经验,将跨校合作、跨学科融合、跨学段互通等途径进一步优化,做到教育均衡化、目标精准化、发展多元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技〔2018〕6号,2018-04-18.

[2]侯正永.鼓楼e学校:塑造“第三学习空间”的线上教育[J].江苏教育,2020(38):53-56.

[3]侯正永.探索智慧教育的新方式[J].群众,2020(11):39-40.

本文系2019年南京市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借助‘e教育融通课内外学习的区域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义务教育实践探索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