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科学内涵、主要任务与实践路径

2021-06-01 14:53张理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张理

摘 要 结合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及改革发展趋势,明确新时代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以骨干专业为基础、推动一流专业建设,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服务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在实践层面需要加快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建设步伐,形成企业主体、主导的新型企校融合、校企融合模式,探索区域性、全国性职教集团建设,加强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

关键词 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9-0044-04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1]。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战略需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150个骨干专业”[2]。什么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方案》中虽然没有给出具体定义,但是对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多次做出“中国特色、引领改革、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发展”的概括[3]。通过对《方案》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件、文献进行梳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本文认为,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应科学分析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科学内涵,明确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探索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科学内涵

(一)蘊含时代性

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变化是时代性最明显的变化,制度必将随时代演进而演进。《方案》中指出,“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4]。这是对新时代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蕴含时代性的明确要求。《方案》中对加快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做法也给出明确的顶层指引。首先,应健全和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战略框架。其次,完善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纵向发展通道。最后,由之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督导体系上升到职业评价制度与督导制度层面,使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法”可依,保障更为有力。

(二)着眼世界性

着眼世界性是指将职业教育置身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大格局中。《方案》指出“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5]。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标准,主要指依据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向度,紧跟国际工程联盟发展动向,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及高职院校自身标准建设;二是1+X证书试点试行,大力培养适应型、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的综合性职业人才,为职业教育人才全球化发展开拓新的发展路径;三是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开拓我国职业教育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竞争的新思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积极融入国际间职业教育发展行列, 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三)实现职业教育自由性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自由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逻辑要求。《方案》中对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自由性发展有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职业院校自由性发展层面,如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发展,这都是实现职业院校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自由发展的具体体现。二是职业教育人才自由性发展层面,如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包括职业教育工作者待遇水平,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二、新时代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要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6]。全员指立德树人不区分一部分人或者特定人群,而是全体成员, 包括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职能部门等,做到全体参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学生工作部门根据班主任、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主要思想动态掌握情况,提出针对不同群体的德育教育及心理疏导,参与学生不同时间段德育教育,做到精与准;教育教学部门以“课程思政”为主渠道,将德育教育渗透、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全程可以理解为“大全程” 和“小全程”。“大全程”指立德树人教育贯穿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全过程,设置整体德育培养人才体系。“小全程”指分学年、分阶段,依据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全方位体现立德树人的广泛性,不局限于某一个点或某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担当。

(二)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

特色职业院校的特色二字体现在办学特色上。职业院校应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轨迹,找准办学发展模式,凝练办学理念特色,凸显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一是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根本。高职院校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首先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根本明确办学定位。二是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为依据。区域发展定位、区域发展功能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区别色”,同样也是凝练办学特色的“区别色”。三是要合理利用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特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定位,在发展中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三)以骨干专业为基础,推动一流专业建设

专业群建设灵活性强、适应性强,同时具有前瞻性特点,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轴心。要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基点,主要根据本校专业建设情况,组建优势专业群。专业群的选择要考虑到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满意程度等方面,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动态调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人才需求的专业。要遵循专业群建设规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抓住市场先机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职业人才,做到“市场等人”,切勿“人等市场”。要遵循专业发展与建设规律。盲目跟从市场导向,过分追求“新”“快”“捷”会导致职业教育资源浪费,阻碍职业教育发展,要在充分深入调研基础上做出科学的专业设置方案。

(四)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服务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优化产、学、研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产、学、研平台建设决定职业院校内部生态体系是否平衡,也影响合作企业发展。因此,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下,应主动出击,对接工业、产业园区,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下功夫,既可以优化职业教育产、学、研平台建设,又可以形成发展合力。二是促进“双创”“孵化器”建设。产教融合方式是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发展结构,在这条主线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孵化”功能。三是在优化产教融合前提下,探索职业教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五)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试点,开拓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由义务教育阶段、职业高中/ 普通高中、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组成,为职业教育的纵向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见图1。本科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从2014年至今,职业教育本科阶段培养模式主要有:对应用技术较强的普通本科院校采取转型发展试点;对一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较快的民办高职院校进行升级试点;重新组建新型应用技术类普通院校[7]。高职院校要结合职业教育本科阶段培养模式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学历教育发展模式。

三、新时代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抓手,加快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建设步伐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受历史原因、区位功能、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发展态势参差不齊。因此,要实现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发展,必须构建适合时代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完善职业教育纵向层次发展。打通中专、大专、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纵向路径,将完善学历教育和注重培训放到同等发展位置。二是实施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战略。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首先要切合实际,找准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实际困境和实施目标,走特色类型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立德树人基础上,主动适应国家经济供给侧发展向度,依靠国家经济转型趋势和发展规律,在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脉络中,创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凝聚产教融合新态势,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转变。高职院校实现类型化转变的过程,就是实现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三是探索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发展模式。宏观与微观主要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与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目标的融合;整体与个体指的是国家经济体系战略目标与职业院校市场需求培养目标融合;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发展指的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职业培训布局体系的双驱并重发展。

(二)形成企业主体、主导的新型企校、校企融合模式

企校融合主要指企业在人才规划、产品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与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人才培养规划形成互融贯通。如加强企校横向课题申报,以横向课题为突破口,催化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做到围绕产业做研究,围绕课题强攻关,实现企校共赢发展。校企融合指形成市场产业转型发展战略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结构调整、优化治理的有机衔接。专业建设与布局是职业院校自身建设的生命线,依据产业形态延伸规律及时调整专业布局结构,是校企融合关键所在。如为打造适合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高水平实训基地,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基地2020年校企共同开发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项目58个;录制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操作视频31个;完成校本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两部,将校企深度融合做到实处。

(三)探索区域性、全国性职教集团建设

在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行业协会在助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评估、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新课程开发、职业发展框架构建等方面。伴随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提出,单一的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已略显不足。区域性、全国性职教集团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很强发展潜力。建设区域性、全国性职教集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领作用。由政府部门主导,由区域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或骨干企业牵头,组织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此类机构涉及领域广泛,自身优势明显,容易形成有共同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的命运共同体。其优势体现在可以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宏观决策、职业教育与教学诊改、各类职业标准体系开发、校企共享实验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以及开展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优化职业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二是完善职教集团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在整合区域性(个体性)、全国性(集体性)职教集团结构差异延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以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建设小组,逐一落实推进。依据职教集团建设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以考核评价机制为依据,定期组织专家对区域性、全国性职教集团建设进行诊改,激发建设成长活力,充分发挥调节、智库、决策功能。

(四)提升全球化视野,加强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同时也出现新的发展特点,树立世界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全球化视野,加强高层次国际间交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开拓国际视野,寻求高水平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职业院校应定期选拔、选派教师、学生到国外本专业领域的学校、企业交流研学,通过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获取本专业国际前沿理念。二是建设高水平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国际学院。国际学院建设是职业院校实质性国际化办学的基础。混合所有制、股份制高水平国际学院指国际间企业、院校参与国际学院教育与教学,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及专业优势,在寻求国际间企业、院校合作的同时找出相互之间利益诉求,以此为基础形成混合制合作、股份制参与建设的高水平国际学院,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互派研修、学生实习就业的多层次、多方位合作模式。三是对标世界一流职业教育国家和高端制造业国家,促进国际组织合作。国际合作不局限于学术交流、师资培养方面,更要聚焦先进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模式借鉴,并结合优势专业,做好本土化改进,合理运用好“引入”与“输出”两种交换模式,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全球化发展。

參 考 文 献

[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3][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6][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20-04-2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 5367987.html.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tasks of constructing high-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developing quality education, finding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running schools,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school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majors on the basis of backbone majors, t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s the main line, and serving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high-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from many aspects: speeding up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high-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ming new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mode dominated by enterprises,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 and strengthening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high-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practical path

Author  Zhang Li, senior engineer and Party Secretary of Xian Polytechnic (Xian 710077)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依据及当代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雨花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文化传承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