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区域差距实证分析

2021-06-01 14:53许玲吴雪枫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广东省

许玲?吴雪枫

摘 要 基于2015-2018年广东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内部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与江苏省、福建省作比较,发现2015-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不足,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4年间其内部区域差距趋于扩大,与江苏省、福建省相比,其省内区域差距较为明显。需強化政府投入职责,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管。

关键词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9-0067-07

经费投入是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1];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对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强调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2]。

近年来,广东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中职经费投入仍需加强,其内部差距有待缓解。2018年《广东省地方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极差率达5.27。在这样的形势下,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内部区域差距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利用2015-2018年广东省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采用差异分析法和基尼系数法,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内部区域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并与江苏省、福建省作比较,以了解近年来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内部区域差距状况并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教育经费是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的调节工具。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区域差异问题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区域差距的研究,学者大多从职业教育阶段、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方法、时间和空间区域的选取上对其现状、原因及结论进行考察,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陆俊杰[3]将我国与国外的职业教育置于教育经济学视野下进行比较,对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性配置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显著;沈有禄[4]选取了2007-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数据,对其地区配置进行差异分析,发现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学杂费以及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等方面差异巨大;蔡文伯、刘爽[5]基于2008-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的面板数据,对省际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周启、朱瑜[6]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来源和支出三方面,对2007-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李春鹏、高林[7]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法对2011-2017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投入总量、比例以及增速上的问题;伍超贤、黄爱彤[8]通过分析2009-2013年广东省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状况,并将其与上海市、北京市进行比较发现,广东省职业教育存在财政支出不足和公用经费被人员性经费挤占的问题。

虽然上述研究都从教育经费投入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相关探讨,但在数据的选取上较为陈旧,有关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内部差距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广东省是职教大省,了解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内部区域差异状况,探讨促进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化措施,对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指标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广东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相关文件。在选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指标上,选取了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占生均事业费支出。这三项指标能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也被较多学者使用。在衡量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内部差异上,采用差异分析法和基尼系数法。

差异分析法选取的两项指标分别是极差率和变异系数。极差率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是衡量区域之间教育经费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变异系数是指样本标准差与均值之间的比值,用于反映地区间某项教育经费支出指标的相对差异[9],其取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区域间差距就越大。

基尼系数是反映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本文采用张建华[10]教授提出的基尼系数简易计算公式:G=-1/n[Wi+1](其中G代表基尼系数,n代表分组数,Wi是第一组到第i组的累计数值占总数值的比重)。根据基尼系数的涵义,按五分法计算出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5-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Gv和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基尼系数Gq,见表1。基尼系数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其数值越小,投入分配越趋向公平。

三、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不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经费投入充足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不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其GDP及其人均GDP不相符合,与全国的差距较为悬殊,并与相似省份差距较为明显。

(一) 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与其GDP及其人均GDP的位次比较

1.广东省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在全国的位次

图1显示,2015-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在全国位次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与2015年倒数第12位的位次相比,2018年其在全国的位次上升了3位,为倒数第15位。4年间,广东省生均事业费在全国位次在倒数第16位至倒数第12位之间浮动,位次均值处于倒数第13位,总体位次处于中下层次。从广东省生均公用经费在全国的位次来看,2015-2018年趋于波动上升,但升幅较小;4年间,其位次浮动保持在倒数第14位至倒数第10位之间,位次均值处于倒数第12位,总体位次尚未达到全国位次的中间层次。总体上,在与全国的位次比较上,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位次落后于其生均事业费的位次。

2. 广东省GDP及其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

图2显示,从广东省GDP及其人均GDP的情况来看,2015-2018年广东省的GDP始终排在全国首位,是经济强省,而其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也在不断上升,与2015年相比,2018年的位次上升了两位,位列全国第6位,4年间其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始终排在前10位。

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是评价政府对中等教育投入强度的最重要指标,其生均公用经费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其生均公用经费在全国位次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从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在全国的位次来看,其与广东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程度仍需加大。

(二)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的差距比较

1.广东省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与全国平均值及最高值的差距

图3显示,2015-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占全国平均值的比例依次是74.18%、78.33%、84.08%、87.49%,占比及数额都在不断增大,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生均事业费最高值差距十分悬殊。

2.广东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与全国平均值及最高值的差距

图4显示,2015-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不断增大,但其占全国平均值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与2015年比重为76.96%相比,2018年比重为74.97%,下降了1.99个百分点,4年间一直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最高值差距十分悬殊。

从全国最高值来看,2015-2018年生均事业费全国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市,2015年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全国最高的地区是西藏自治区,但2016-2018年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全国最高的地区仍是北京市。4年间北京市的GDP一直低于广东省,然而中职生均事业费及生均公用经费却远高于广东省。广东省在经济发展领先的同时,仍需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使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

(三)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与江苏省、福建省的差距

从东部各省份GDP及其人均GDP情况来看,广东省的GDP与江苏省最为接近,3省份人均GDP也较为相似。将2015-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与公用经费与江苏省、福建省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广东省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与江苏省、福建省的差距

图5显示,2015-2018年广东省、江苏省与福建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均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但从三个省份生均事业费支出数额的均值来看,福建省位列第一,为14966.59元;江苏省位列第二,为14711.69元;广东省位列第三,为12620.77元。尽管2015-2018年间,广东省GDP一直领先于江苏省和福建省,但其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却落后于其他两个省份。

2.广东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与江苏省、福建省的差距

图6显示,2015-2018年3个省份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均在上升,但与江苏省、福建省相比,在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年均值上,广东省为4512.21元,低于江苏省的4788.20元和福建省的5512.91元。从3个省份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数额来看,广东省与江苏省、福建省的差距较为明显,其中与福建省差距趋于扩大。

在广东省与江苏省、福建省人均GDP相似的条件下,2015-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及生均公用经费投入在总体上均不及其他两省。在广东省的GDP始终领先于其他两省的态势下,其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投入仍落后于江苏省与福建省。

四、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内部区域差距趋于扩大,且差距较为明显

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内部区域差距趋于扩大,主要表现为其极差率、变异系数及基尼系数趋于增大;与江苏省、福建省相比,其内部差距较为明显。

(一)广东省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内部地区差距

表1计算结果显示,4年间广东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基尼系数始终保持在0.23~0.25,而生均公用经费基尼系数则保持在0.26~0.27,说明两者处在较为公平层次上。但二者的基尼系数均呈现增大趋势,反映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經费的内部区域差距有扩大趋势。

为进一步说明广东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地区差距情况,对2015-2018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数据进行排序和累加,绘制出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洛伦茨曲线进行比较,见图7、图8。

从图7和图8的洛伦茨曲线可见,相对于绝对平等线,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以及生均公用经费的洛伦茨曲线较为弯曲,说明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都分别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2015年相比,2018年的洛伦茨曲线离绝对平等线的距离更远,说明2018年广东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洛伦茨曲线的形状来看,根据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分别占全省各自份额总和的比例,对比2018年和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的洛伦茨曲线更弯曲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下端,说明差异变动主要集中在生均事业费较低的粤东西北城市;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洛伦茨曲线更弯曲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上端,说明差异变动主要集中在生均公用经费较高的城市。

(二)广东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占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地区差距

表2显示,2018年的极差率虽比2015年降低了0.13,但年均极差率仍然较大,且极差率出现回升;2018年变异系数虽有所回落,但2018年变异系数相较于2015年仍增大了0.02,近年来广东省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占生均事业费支出内部地区差距存在波动反弹的扩大趋势。

(三)广东省与其他省份内部各区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区域差异

从2015-2018年人均GDP来看,广东省与江苏省、福建省较为相似。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与这两个省份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内部区域差距现状与趋势。

1.广东省与江苏省、福建省内部各区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区域差异

表3显示,从极差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看,2015-2018年广东省与江苏省在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内部差距上,总体均趋于扩大,而福建省的内部差距则趋于减小;相较于其他两个省份,4年间广东省内部的极差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均值均为最大,且变动幅度均为最小,可见广东省内部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区域差距较为明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广东省与江苏省、福建省内部各区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

表4显示,从极差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看,2015-2018年广东省与江苏省在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内部差距上总体均呈现扩大趋势,福建省的内部差距则呈减小趋势;和江苏省、福建省相比,4年间广东省的极差率均值为最大,其变异系数均值和基尼系数均值位于第二,相较于福建省,其内部差距较为明显;其总体变动幅度小于江苏省,大于福建省,内部差距仍然存在且有待进一步缓解。

五、相关建议

广东省虽是经济大省,但省内各地区经济实力发展不均衡致使省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明显差距。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主要以当地财政投入为主要来源,且其投资并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益,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效益也影响着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针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内部区域差距问题,提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投资分配

省级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2016年、2017年、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为8.08%、7.42%、7.3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比同属中等教育体系的高中教育分别低了4.81%、4.46%、4.53%。因此,地方政府要发挥财政拨款主渠道的作用,在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要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尤其要为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合理的预算拨款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的力度,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分配上,要协调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比例关系,合理调整教育经费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分配结构,在财政上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倾斜力度,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此外,政府要承担预算内教育拨款重任,以有限的财力,合理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内部投入结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向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倾斜,增强公用经费使用效益与刚性,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分配。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差距

教育经费投入程度主要受当地政府和地区自身经济实力的影响[11]。从生均事业费地区差距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费占全省生均事业费份额偏低的地区基本位于粤东西北。这些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其财政收支、人均GDP等都处于全省后列。因此,省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根据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况和财政教育投入等,加大调节区域差距力度,对粤东西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行相应倾斜,不仅要为其设立质量提升转移支付资金,而且要调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财政扶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对粤东西北地區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投入不足且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的省区进行一定补偿,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这些地区流动,培养这些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去。

(三)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生均拨款制度是提高教育经费水平的有效保障。因此,要建立起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制度实施的长效性。同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拨款要随着政府财力的增长而不断增加,逐步提高公用经费比例,以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提供物质保障。与高中生均拨款水平相比,地方政府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使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水平高于普通高中;在保障弱势群体学校享有平等发展权的前提下,省级政府在制定生均教育经费方面,要加大对省内落后地区的扶持与倾斜力度;坚持多元投入和分类支持的原则,建立起多元投入机制,并针对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差异化的拨款标准;要将生均拨款制度与强化绩效管理相结合,形成激励相容机制,推进生均拨款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发挥生均拨款制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和管理

要注重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落实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然而,这一规定在广东省并没有得到完全执行。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低于-1%的地区有2个,增长比例最低的是惠州,为-3.28%;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低于-1%的地区增长到7个,增长比例最低的是肇庆,为-18.83%。因此,要加大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管职责,促进地方政府拨款到位,使省内各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得到合理使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从“注重投入”向“注重效益”转变;各地区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信息的公开力度,使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有迹可循;要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规定,加大对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管、审察以及引导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充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省级政府要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相关法律法规,促使政府真正遵循公共财政学的原理配置教育经费,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按时足额下发,使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有法可依,逐步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距显著的问题。

參 考 文 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3.

[2]李鹏,石伟平.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政策理想与行动路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分析与实施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20(1):106-114.

[3]陆俊杰.教育经济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52-55.

[4]沈有禄.近十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地区配置差异分析[J].职教通讯,2018(13):34-51.

[5]蔡文伯,刘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15):37-42.

[6]周启,朱瑜.2007-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状况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2):18-25.

[7]李春鹏,高林.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8(12):76-81.

[8]伍超贤,黄爱彤.广东省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状况探究——基于2009-2013年广东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数据[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71-179.

[9]雷丽珍.省级统筹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差异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0-63+191.

[10]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75-278.

[11]赵永辉,高金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的统计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5):21-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education financial expendi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8,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fund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internal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Jiangsu and Fujian Provin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from 2015 to 2018, the fund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still insufficient, lagging behi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past four years, the internal regional disparities tends to widen, and compared with Jiangsu and Fujian Provinces,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with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more obviou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government, increase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s, improve the per-student appropria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ropriations.

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funds; regional disparities

Author  Xu Ling, professor, Vice President of Guangdong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Wu Xuefeng, master student of Guangdong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2013年二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