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整合创新策略研究
——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创新研究》

2021-06-02 05:29吴立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思想

书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创新研究》

作者:李丽娜,李久林

ISBN:978-7-5638-2108-2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年9 月

定价:39 元

高校思政教育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同时也具有基础性、本源性的特点,发挥着立德树人功能。高校要不断整合当前到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并寻求思政教育的发展及创新,让学生能够逐渐认同这种观点,并能够将知识内化于心,并实现外在行为的转化,使学生逐渐拥有良好精神面貌,并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综合素养及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发挥高校师生教育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创新研究》一书由李丽娜、李久林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挖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内涵,并实施了充分的探索。首先,作者透过系统整合的视角,阐述高校思政教育的运行机制,并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及具体方向。作者透过新生适应性的教育视角,分析了如何整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质资源。同时该书探究了怎样以党建带动团建的模式优化高校共青团的全新工作运行机制,拓展思政教育结构与内容的深度。在当前国际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要实施更优的定位及更加全面的资源整合,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实质性功能,在其中加强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不断开拓新课题,扭转、革新思政教育资源,使其形成集约型的状态,更好地塑造我国高校的大学精神,让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且可以得到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些层面都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关注的层面。

其次,该书深层次第分析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重点,提出在高校德育教育方面要加强通识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因此需要深层次考虑对高校学生及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引导其宗教信仰的发展。同时,在德育教育中要渗透我国优秀文化理念,逐步构建更加全面的教育内容,在教育中突出信仰教育,有效应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作者非常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协同问题,提出高校应当重视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作者在该方面的思考非常深入,由此可以体现出作者对高校思政教育认知的全面性。作者指出应当引入健康人格心理学,让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正确地排遣压力,积极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

再次,作者在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后,也分析了当前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作者针对思政论课开展了全面化的教育,作者谈到了如何优化高校思政理论课,如何调节课程教育模式,并提出首先要选用优质的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师。作者分析了高校新生如何能够快速适应新生期的生活和学习,并处理、应对新生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作者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两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多种新思路,有助于大学生应对当前信息化的环境,选择正确的信息接收渠道。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观念,以及在当前瞬息万变时代中,如何应用思政教育新方法。

另外,作者在思政教育理论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索,探析了怎样在教学中开展具有实用性逻辑,以及思维具体、思维抽象的应用,以增强诚信文化的具体作用。同时,作者探讨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解析了政治与哲学方面的问题,书中内容具有非常严谨的文学思维。作者通过对晏阳初思想、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阐述,指出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及社区文明建设的启示,并提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通过对该书的品鉴与阅读笔者认为,高校应当形成具有专业、科学的实证教育体系,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同时,要统筹多方的力量优化管理服务,使大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吸收自然科学、社科人文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也能够主动规范自我的言行,坚定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

综上所述,该书结构框架清晰,作者对相关问题分析具体透彻,且对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及高校思政教育作出了重要引导。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对自己的人生实施合理的规划,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大学生愿意积极奉献,有正义感与责任心,成为不畏惧困难、勇于探索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