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对皮肤光老化患者胶原及血清水平的影响

2021-06-02 02:32吉木斯郝勇韩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胶原老化脉冲

吉木斯 郝勇 韩慧

皮肤老化是皮肤的衰老显现,包括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日光照射会加剧皮肤老化。皮肤松弛缺乏弹性、色素沉着、皮肤粗糙等是皮肤光老化的主要临床特征,皮肤光老化影响美观,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1]。近年来临床使用近红外光治疗皮肤光老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皮肤的老化程度,但其对毛细血管扩张剂皮肤萎缩效果不明显。随着近年来的发展,脉冲强光技术逐渐被应用,并对多种皮肤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广泛应用于皮肤美容方面[2]。本研究旨在探讨强脉冲光对皮肤光老化患者胶原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皮肤光老化患者,于2017年2月—2020年3月被医院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44例;病程8 ~16 个月,平均(12.21±3.52)个月;年龄28 ~56 岁,平均(42.77±5.83)岁;Ⅲ型32例,Ⅳ型18例。试验组男性7例,女性43例;病程7 ~17 个月,平均(11.07±3.61)个月;年龄27 ~57 岁,平均(42.65±5.74)岁;Ⅲ型30例,Ⅳ型20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实用医学美容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具有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免疫力下降的皮肤老化现象者;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者等。排除标准:瘢痕体质者;患有过敏性皮肤病或对光敏感者等。

1.2 方法

采用红外光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900 ~1600 nm 的近红外光,以50 J/cm2进行升温治疗,在皮肤有烧灼感时清除累及能量数值;以滑动手法对患者额头及面颊进行维持治疗,额头能量为10 J/cm2,面颊能量为15 ~20 J/cm2,两周1 次。采用强脉冲光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以500 ~1200 nm 与400 ~1200 nm 的2 个光头治疗,其脉宽为10 ~30 ms,能量为5 ~30 J/cm2,每月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 个月[4]。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美容师在治疗前后根据患者皮肤质地、毛孔大小及肤色的改善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根据下降指数=(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5]。下降指数大于80%为显效,下降指数处于30%~80%为有效,下降指数小于30%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胶原表达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破损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比较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Ⅲ型胶原水平。采用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占比进行免疫反应强度分布指数的评估,采用全自动显微镜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3)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 的转速离心8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0%、72.00%,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胶原表达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Ⅲ型胶原表示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长时间的日光照射是引起光老化的主要因素,紫外光照射可导致胶原纤维断裂,引起异常纤维沉积现象的发生;而日光照射可导致细胞分裂增强,使黑色素增多而引起色素沉着现象产生。皮肤光老化对患者的容貌造成不良影响,且有研究表明,皮肤长时间经日光照射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近红外光可加热真皮层,皮层内胶原纤维受热刺激可收缩,同时通过修复机制引起胶原新生及重塑,但其对血管性光老化的治疗效果不佳[6]。

强脉冲光直接照射于皮肤表面,其可以穿透至皮肤深层,选择性作用于皮下色素或血管,分解色斑,闭合异常的红血丝,同时光子还能刺激皮下胶原蛋白的增生;通过强脉冲光消除或者减轻皮肤各种色斑,有效增强皮肤弹性、消除细小皱纹[7],其还可改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面部毛孔粗大和皮肤粗糙等症状,在强脉冲光治疗中,其产生的光和热均可改善患者皮肤状态,且其光谱特殊性可破坏皮肤深处的色素细胞及色团,可有效减少皮肤色素沉着,抑制色斑的形成[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强脉冲光可有效提高皮肤光老化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张洁等[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皮肤内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Ⅲ型胶原具有维持皮肤弹性、皮肤紧致的作用,Ⅲ型胶原还可维持微血管的弹性及强度,因此提升皮肤中胶原水平可有效改善皮肤状态[10]。胶原在皮肤中的含量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其中MMP-1、MMP-3、MMP-13 可促进皮肤中胶原的分解,MMP-1 对Ⅰ型胶原、Ⅱ型胶原作用性较强,MMP-3、MMP-13对Ⅲ型胶原的作用性较强[11],控制金属基质蛋白的表达对减少皮肤光老化具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皮肤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Ⅲ型胶原水平于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表明脉冲强光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提高皮肤中胶原含量,进而控制病情发展,与丁祖烈[13]研究结果相符。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胶原表达情况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胶原表达情况比较 ( ±s)

注:与治疗前比,*P <0.05

组别例数 Ⅰ型胶原 Ⅱ型胶原 Ⅲ型胶原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1.22±0.261.67±0.28* 1.07±0.131.63±0.19* 0.96±0.091.43±0.17*试验组 501.24±0.312.28±0.39* 1.08±0.112.11±0.26* 0.97±0.072.08±0.25*t 值 - 0.3509.7210.41510.5400.62015.203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比较(μg/L,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比较(μg/L, ±s)

注:与治疗前比,*P <0.05

组别例数 MMP-1 MMP-3 MMP-1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10.78±1.648.52±1.23* 12.61±1.7210.55±1.39* 11.41±1.579.61±1.28*试验组 5010.93±1.386.64±0.97* 12.59±1.847.48±0.94* 11.38±1.627.45±1.02*t 值 - 0.4958.4860.05612.9370.0949.332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脉冲强光可有效提高皮肤光老化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MMP-1、MMP-3、MMP-13 水平[14],减少胶原分解,提升皮肤中胶原含量,缓解病情,但本临床研究样本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究应用[15]。

猜你喜欢
胶原老化脉冲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上下解反向的脉冲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杜绝初春老化肌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