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手术室高值耗材品管圈实践

2021-06-02 02:32高友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圈员高值耗材

高友娟

手术室是诊断、治疗、急救的重要场所[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医疗用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术的进程,高值耗材已在临床工作中被大量使用[2]。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占总耗材绝大部分比例。此类物品规格、品种多,专科性使用广泛,所以管理难度较大[3]。因此,如何提高术前高值耗材配备的准确性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4]。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主要是指由相近或相似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自发地集合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5]。最先由日本提出并应用又称为品质管理圈,近年来在在护理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对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6-8]。本次圈活动为医院手术室第三期成果,通过圈员们投票,继续沿用“守护圈”作为圈名,针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开展了以“降低手术室高值耗材(下称耗材)使用环节缺陷发生率”为主题的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管理

1.1 品管圈相关信息

圈名“守护圈”,本次圈活动包括圈长、圈员共9 名成员,其中包括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3 名、护师3 名,护士2 名,学历全部在本科以上,由护士长亲自担任辅导员,负责指导工作。圈长全面负责计划、组织圈内活动,并且按人员能力进行合理分工。本次圈活动共历时6 个月,开展活动15 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座谈会、微信群、视频会议等。活动时间较为灵活,定期向护士长汇报,同时接受监督。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法[9],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由发言。按5 M 选题法(即力所能及、有效可量、需时适中、公司赏识、圈以自豪),提出多个主题,最终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以投票方式选出本期主题:“降低手术室高值耗材使用环节缺陷发生率”。

1.2.2 计划拟定 圈员们通过制作甘特图进行计划拟定,其中主题选定、拟定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占30%;对策实施检讨占40%;效果确认与标准化占20%;检讨与改进占10%。

1.2.3 现状调查 全体圈员首先梳理与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10],总结出耗材使用过程的5 个环节:(1)在手术室二级库房的存放;(2)自库房取出至手术间;(3)手术间使用;(4)用后处理;(5)计费。并制定出查检表,通过圈会制定统一查检标准,安排专人根据查检表进行现况调查。通过3周查检200例术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手术,每例手术查检5个节点,发生缺陷环节共42次,缺陷发生率为4.2%。将收集的数据制作柏拉图,根据80/20 原则,找出了3 个重点改善的环节:(1)耗材在二级库房的存放管理;(2)耗材取出;(3)用后处理。

1.2.4 目标设定 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幅度)=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4.2%-(4.2%×79%×73%)=1.8%,得出本次圈活动目标值为1.8%。

1.2.5 解析 圈员们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法、物、环5个方面进行根因分析(见图1、图2 和图3),全体人员对找出的所有原因进行评分并根据80/20 原则确定7 项要因:专业能力有限、耗材供应不及时、物品种类繁多、耗材放置无序、标示不清、登记单不规范、出库条码已丢失。根据要因制作查检表依据“三现原则”收集数据,对要因进行了真因验证,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得出五项真因:耗材标示不清、登记单不规范、出库条码已丢失、耗材放置无序、耗材供应不及时。

图1 物品取出环节缺陷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2 物品用后处理环节缺陷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3 二级库房管理方法缺陷原因分析鱼骨图

1.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得出真因后,圈员采用5W1H 工具,对拟定的所有对策分别从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最终拟定7 项对策,根据对策相似原则合并为4 项对策。(1)针对耗材标示不清、摆放无序,采用以下措施:购置耗材存放专用橱柜;橱柜按专业类别划分区域;同一专业的耗材按品名、厂家、型号放置于收纳箱后,整齐摆放在固定的区域;各区域、各收纳箱粘贴醒目的标识,品名相似的以颜色警示。(2)针对拿取耗材登记缺陷,品管圈小组协同信息科,研发了耗材自入库、分发、使用、追溯、收费等环节相关联的闭环式信息系统。同时增设了专职护士,由高年资护士负责管理高值耗材,根据手术备注和实际需求,将手术所需耗材扫描条码分发至相应手术间,关联巡回护士后,送至手术间与巡回面对面交接。手术结束后如有剩余耗材,巡回护士通过扫码退回二级库房,同时将实物交回。(3)针对耗材供应不及时,向设备科提交申请,对高值耗材实行备货管理,由厂家按计划提前备货,这样既保证了手术供应,也减少了库存,便于管理。(4)针对以往巡回护士将用后耗材的外包装送回二级库房,由库房护士统一出库而造成诸多弊端:外包装丢失、库房护士工作量大、扫码不及时等。向信息科提交申请,开通扫码出库权限,耗材用后巡回护士直接在手术间电脑扫码出库,同时实时收费。

2 结果

2.1 效果确认

通过圈员的努力,各项对策的认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品管圈活动后,耗材取用方便、登记规范、追溯严谨,巡回护士在岗得到保障,保证了手术配合质量。

有形成果:改善后查检:查检时间:2016年7月18日—8月12日,调查手术患者共100例,调查次数为5 个环节共500 次,缺陷发生次数为8 次,缺陷发生率为1.6%,由改善前的缺陷率4.2%可以得出,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6%-4.2%)/(1.8%-4.2%)≈108%。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4.2%-1.6%)/4.2%=62%。由改善前后柏拉图可以看出改善效果明显。

经过本次圈活动,制作了改善后高值耗材使用标准化流程图,见图4。

图4 标准化流程

2.2 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圈活动,圈成员的QCC 手法、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各项能力均获得提升。

3 讨论

3.1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品管圈活动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品质管理模式。倡导质量管理理念,创造高效保质的工作绩效,增强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较好的团队配合精神。头脑风暴使全体人员参与到管理中来,上下一体、团结协作,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同时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学会了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品管圈手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个人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室管理中来,提高了科室凝聚力[11]。

3.2 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品管圈是为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科室成员自觉自发组成的团体[12]。这样一种形式不仅能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更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个人能力。本次活动开展以来,从组圈、根因分析到对策拟定,圈员们积极参与,共同改进,变被动服从到主动管理,使大家获得了认可和尊重,实现自我成就感,最终实现了缺陷发生率下降幅度达62%,取得了满意的改进效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改善了护理质量[13],同时提升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14]。

3.3 提高了医患满意度

通过流程的改进,保障了手术患者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体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工作理念。减少了巡回护士外出的次数与时间,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手术医生及患者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医患满意度[15]。

3.4 优化了耗材供应链条

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工作之一,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用信息化管理医疗一次性耗材,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护士依从性[16]。

3.5 提高了耗材管理质量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的场所[17],也是各种医疗资源密集和有效降低成本最有潜力的部门,充分合理利用人力与物资资源,提高耗材供应管理质量是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耗材代销管理提前备货的模式,减少了库存量,为医院节约了耗材成本,宏观上控制了浪费现象。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医疗领域有非常多的实际应用[18],随着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19],信息系统活跃了品管圈活动,搭建了质量持续改进交流平台[20],研发的耗材闭环式信息化流程,精准性高、可追溯性强,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规范的使用耗材,使耗材采购更具计划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可配合临床路径制定并逐步完善术中耗材使用套餐,为控制医院成本和患者费用打下有效的数据基础。手术室护理工作引入品管圈活动可以成功提高手术室护理效率、质量与患者安全性[21-22]。

猜你喜欢
圈员高值耗材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耗材两票制来袭临床话语权或将受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