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

2021-06-06 18:52张艳梅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图画书绘本儿童

张艳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教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培养身体、情绪、智力、审美、社会性、精神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儿童,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也是全人发展的育人目标。早期阅读是幼儿了解生活、了解世界的一扇窗,而优秀图画书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等特征,使早期阅读成为促进幼儿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强大助力。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从关注阅读的语言功能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关注单篇文本的阅读到图画书的主题阅读,从关注个体学习到阅读生态系统的整体建构,彰显了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教育实践价值。

一、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理论思考与主要内容

全人教育、古德曼全语言教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情境教育理论、瑞吉欧幼儿教育理论均强调,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都具有发展成为“全人”的潜质。全阅读教育综合上述理念,紧扣全人发展,把握儿童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特点,将早期阅读与儿童生活密切关联,创造优化的学习情境,让儿童在观察、讨论、探索、质疑、创作、表达中,实现个体经验与课程经验相联结,身体与情绪、情感、智力、审美、人际交往相联结,成为智力优良、精神丰盈、人格完整的全面发展儿童。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种思想,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说话方式[1],教育要做的就是向幼儿开启一扇通向一百种语言的大门。全阅读以儿童整体性语言学习为主要方式,将艺术、戏剧、音乐、舞蹈等交叉运用于幼儿的早期阅读学习过程,以生动的情境、具体的活动,调动幼儿的一百种语言,让幼儿动眼观察、动脑想象、动手创作、动肢表演,在观察中发现,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发展。这种发展包含着向善、向上、求真的精神成长,也包含广博、深刻、全面的知识增长,是幼儿身心合一、智力与情感共成长的全面发展。

全阅读以全人发展为培养目标,以阅读中的师、幼、环境的和谐共建关系为基础,以阅读、体验、创作、表达等综合教学为手段,在幼儿园、家庭、社区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全阅读概念的提出,将阅读从原来强调的单学科转向全学科,从原来强调的学科学习转向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进而促进阅读活动中个体的身心合一、知行统一、全面发展。全阅读的“全”,从阅读主体来说,包括教师、幼儿、文本(图画书)三方立体互动;从阅读内容来说,由单一、零散的图画书阅读到形成体系化的阅读课程;进阅读环境来说,包括幼儿的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和生活环境;从阅读策略来说,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做中读、玩中读、生活中读。阅读使幼儿产生新思想,获得新经验,并拓展迁移到其他领域,实现新的经验重构。

幼儿的全阅读与图画书紧密关联。图画书以图文合奏的叙述模式,借助生动的色彩、形象的画面、童真童趣的故事情节,通过教师的陪伴阅读,让幼儿更多地与书中的人物角色进行亲密对话,让故事走出图画书,走进幼儿的心里,促进幼儿获得智力、情绪、身体、审美、社会性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操作路径

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操作路径,主要是借鉴全纳思想,融通全人教育、古德曼全语言教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情境教育理论,结合《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运用儿童哲学、创造心理学、儿童图画书研究成果等指导早期阅读教育,围绕“阅读、情境、幼儿、发展”四个关键词,持续深入地进行早期阅读实践,以体系化的阅读课程保障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以立体化的阅读情境增进幼儿情感、激活幼儿思维,以游戏化的阅读策略整合幼儿的知识、情感、精神、态度,为幼儿的人文素养奠基、科学精神培根、创新能力育苗,实现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早期阅读教育目标。

(一)全阅读课程建构

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创设特定情境并渗入一定目的的生活[2],包括幼儿在园进行的生活活动、区域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等。

全阅读课程构建,首先要研究阅读内容的选择,其次要研究阅读内容的安排。优质化、结构化、体系化的阅读课程是实现幼儿全人发展的关键。主题式、综合式、整合式地融合阅读内容,才能实现儿童身与心的联结、儿童与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结。

全阅读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个体,关注图画书带给幼儿的愉悦享受和核心经验,因此选择具有启蒙性、文学性、适切幼儿年龄特点的图画书,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编排阅读课程时,我们要以《指南》为参考,贴近幼儿知识、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分年龄段进行时序的编排。全阅读课程设计要紧密关联幼儿一日生活,综合幼儿园各领域,整合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

例如,绘本《一颗超級顽固的牙》讲述了小女孩塔比莎为了让松动的牙齿掉落,想了扭、拉、蹦、粘、拖等办法,结果却是“徒劳”的,意外的一个喷嚏却让牙齿“蹦”了出来。大班第一学期可以围绕该绘本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如社会活动“换牙心情大调查”、健康活动“牙齿的保护”、生活活动“我爱刷牙”、科学活动“牙齿的秘密”、综合活动“写给牙齿小精灵的一封信”等系列课程,将幼儿对换牙的期待、焦急、惊喜与快乐融入全阅读,抚慰孩子因换牙导致的疼痛与不适。

(二)全阅读情境创设

情境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一个核心特点。创设与全阅读相匹配的情境,幼儿得以在鲜活、有趣、丰富、充满情感与魅力的情境中,感受到早期阅读的“易”“趣”“活”,从而愉快阅读、主动阅读、积极阅读,充分汲取成长的养分,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

1.创设师幼共长的关系情境

全人教学重视师幼关系的重塑,强调建立平等、开放、对话的师幼关系。全阅读中教师和幼儿都是图画书的读者,阅读过程其实是教师、幼儿、图画书三者之间多维互动的交往与对话过程。教师是幼儿阅读的陪伴者、导读者、促进者,是幼儿阅读发现的共享者,师幼是共同的学习者。因此,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亲切、温暖、关怀、接纳、鼓励的心理环境,要尊重、信任、支持幼儿,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投入阅读活动。05108E64-8579-45C2-8B95-64CB006EF72C

2.创设多维浸润的物态情境

杜威提及:“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跟着改变。”[3]物态环境是幼儿长时间身处其中的空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园所的长廊、墙面、专用活动室、游戏活动区,创设多种阅读环境,多形式地展现图画书,让幼儿被图画书“包围”,促使幼儿在选书、看书、读书中,与图书主动对话。

3.创设真美思趣的教学情境

教学是全阅读的集体活动形式,是实现幼儿全人发展必不可少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多种方式呈现图画书作者所创造的情境,渲染与图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时,幼儿非常容易进入阅读情境。在优化的学习情境中,幼儿的学习动机更强劲,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联想更积极,想象更丰富。例如,大班绘本阅读活动“神奇的色彩女王”,教师利用课件营造图画情境,以视觉艺术将幼儿带入色彩世界;利用忧伤曲音乐配以饱含感情的讲述,营造真情实感的语音情境,描绘出色彩女王悲伤的灰色心情,激活幼儿的听觉创想;利用超轻黏土装点“色彩女王”,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

4.创设融合游戏的区域情境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游戏具有开发幼儿多方面发展潜能的作用,对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及想象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阅读的游戏区域情境是以语言区、阅读区、表演区、戏剧区、美工区等区域综合、联动呈现的。幼儿可以在阅读区自由、舒畅地阅读,在语言区利用卡片、玩具等进行阅读后的故事讲述;在表演区利用服装、道具等进行阅读表演;在戏剧区、美工区创编戏剧脚本,制作舞台、道具、场景,编排演出情节,进行戏剧演出。

(三)全阅读教学策略

全阅读强调“诱发积极性、强化体验性、突出整合性、着眼完整性、贯穿实践性”的特点,遵循“情境性、活动性、家园共育”三大原则,创设情境,以情境感知、情境体验、情境表达等诱发幼儿的想象,激活幼儿的表达,多形式、多途径地促进幼儿与图画书充分接触,主动获得思维发展。全阅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完整赏析,让整体感知更愉悦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提及,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独自阅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教师完整地读书给幼儿听,用自己的声音,把图画书呈现出来的优美的语言、惊奇的发现、深切的情感表述出来。在倾听中,幼儿对图画书的认知、情感、艺术等完整体验就长久地留在生命里。例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叙述了“倒霉”的小鼹鼠大清早被一坨“嗯嗯”掉在头上,在寻找“肇事主”过程中与各种动物对证的趣味故事。教师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讲述,让幼儿体会到小鼹鼠懊恼、无奈、灰心丧气、暴怒、失望、惊讶、大喜与报复后窃喜的情绪情感变化。

2.精点探究,让阅读发现更全面

成年人往往只是用眼睛看插图,或者单纯作为一种绘画去欣赏,但是孩子却能在插图中读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因为画面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用语言来替换[4]。幼儿对图画书中的图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他们是图画书的最好读者。全阅读,一定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图画书的“图说”,引导幼儿对重要画面细节进行探究,进而能迅速而准确地领悟画面变化表达的内涵。例如,绘本《我想要飞》,画家将不易言说的成长道理融入小企鹅克服追梦路上的重重失败,不懈追求,最终成为海洋飞行者的故事画面。教师与幼儿一起围绕这些关键画面,寻找、品味、分享,幼儿用双眼“读出”“读懂”人生追求梦想的幸福。

3.问题引领,让思维联想更流畅

全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5]。全阅读突出思维培养,主张教师利用问题将幼儿引入图画书跌宕起伏的阅读情境,通过提问设置悬念,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猜想,并分享观点。例如,绘本《阿罗有支彩色笔》讲述一支彩色蜡笔随主人公阿罗散步,为他制造险境,又带他脱离困境,共同完成富有想象力的冒险。阅读中,教师边画、边问“去哪儿”“怎么了”“猜猜发生了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带领幼儿“参与”阿罗的冒险旅行。幼儿天马行空地联想,轻松自由地表述,思维如泉涌般流畅。

4.游戏体验,让情感共鸣更深刻

全人发展包含了人的心智、身体和精神的成长,体验则体现了对人的精神的关注。全阅读重视儿童的精神成长,重视在体验中获得发展。从图画书中获得快乐是幼儿阅读的直接动机,寻求情感的体验和心理的慰藉是幼儿阅读的潜在动因。全阅读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故事表演、戏剧游戏等,感受故事情节的推进,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在与图画书主角“对话”中共情、移情,获得有利于生命、心灵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例如,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讲述了小负鼠裘裘在练习“装死”的逃生本领时,与负鼠妈妈、“天敌”大熊之间发生了让人忍俊不禁的趣事。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一场“装死”游戏,浓浓亲子情在游戏中流淌,开怀大笑中“天敌”间友好共处的期待是那么美好!

三、全阅读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评价

全阅读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把幼儿放在首位,从幼儿喜欢的图画书入手,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利用生动的阅读情境、灵动的阅读策略,调动幼儿与图画书作家、画家的零距离“对话”,童真情感被触发,感性思维被激发,生命潜力得到开发。经过全阅读教育的幼儿,乐学善思,敢于接受挑战,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能力都明显优于同龄孩子。他们对生命更敬畏,对成长更渴望,对友情更期盼,对规则更遵守,真诚、守信、大方、自信、文明礼貌等优良品格逐步生根。

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幼儿园阅读教育实践中渐渐显山露水。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于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幼儿园、家庭立体合作的全阅读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合作机制,尤其是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如何有层次地开展阅读共育。此外,我们对于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价值评价还没有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评价机制。未来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开展全阅读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研究探索,以期能使阅读教育更完善、更科学。

【参考文献】

[1][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蒂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5.

[2]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3.

[3]华爱华.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整体方案[M].武汉:湖北出版社,2012:71.

[4][日]松居直.如何给孩子读绘本[M].林静,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34.

[5]杨秀治.全人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7: 5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课题“情境绘本阅读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BHA120051-1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绘本情境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a/2018/02/78)的研究成果。05108E64-8579-45C2-8B95-64CB006EF72C

猜你喜欢
图画书绘本儿童
神奇的图画书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图画书的诞生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