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和谐音乐新课堂

2021-06-07 15:55张中秋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涵心理学笔者

张中秋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帮助人们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获得快乐,使人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在音乐课堂上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自我效能,激发音乐潜力,提升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068-002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不仅帮助人们应对当前遇到的生命中糟糕的事情,而且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旨趣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指出:“最终目的是在协助个体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鉴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自我效能,激发音乐潜力,调节人际关系,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运用好积极心理学,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断发展、成熟并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喜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营造认知氛围,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知识和早已了解的知识都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音乐课堂上,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积极向上、宽容开放的课堂氛围,针对一定的内容,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从而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坚持累积下来,慢慢养成积极思维的品质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如,在上低年级《过年》一课时,请小朋友们带来过年时拍的照片进行个别交流和小组交流,简单描述过年的情景和心情。大家对自己家过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兴致很高,在美好的回忆中再次体验了过年的喜悦。时机成熟,老师导语:“同学们,热闹的新年是多么美好啊,说也说不尽,就让我们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吧!”由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顺势迁移至新授内容上,生活情景的再现对引发他们主动体验音乐、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情绪辅垫。

又如根据高年级学生爱思考的特点,在导入《小放牛》一课时,笔者创设了问题情境法:“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玩个‘开心大辞典如何?听仔细了,老师要问了。”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學生听赏。口语化的词句、活泼的曲调,结合设置的问题,将学生留在课间的心思渐渐收回课堂上。听赏完一段,学生争先恐后提出听到的歌曲内容,并尝试用老师要求的形式来回答——唱答;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笔者继续设置悬念:“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想知晓谜底的欲望越强烈,听赏歌曲就更专注,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在如此强烈地“我要学”的情感基础上,学习新歌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乐事了。

二、积极寻找评价契机,增强参与学习信心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积极心理学认为:老师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强调用积极的认知方式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音乐课堂上,总有些弱势群体,在歌唱时习惯低着头,仔细听也很难听到他(她)发出的声音。因为不自信,所以选择尽可能地屏蔽自己,包括声音。

笔者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平时注重发现弱势学生们积极方面,在评价学生音乐表现时,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他们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尊重其个性,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层设计音乐学习活动,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到与之能力匹配的活动中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收获成功,增强信心。如组织弱势学生参加小组表演,有领唱有齐唱有乐器伴奏等,引导其选择担任喜欢的角色,一方面尽量减缓其学习压力,同时也轻轻助推他们一下勇敢地站出来表演。

在课堂上,不光评价演唱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师生间的积极沟通、评价、搭建平台等多种方法与途径,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价值,挖掘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树立自信,并在歌唱中抛却紧张,享受音乐生活的美好。

如:有个叫小涵的一年级小女孩,每次上音乐课总是笑眯眯的,看得出她很喜欢音乐。可在“我是小歌手”的活动中,从未见小涵举过手,只要老师的目光注视到她,她的头就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几节课下来,情况依然没改变。好吧,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在一次下课后,笔者微笑着请她留下来,问她“想摸摸钢琴吗?”用力地点点头,一脸欣喜。鼓励她在琴键上玩了会儿,然后问她:“小涵,老师发现你和小朋友齐唱歌曲时很认真,现在,愿不愿意给老师唱首自己喜欢的歌?”小涵想了想,唱起了刚学的《牧童谣》,我帮她伴奏,在琴音的带动下,音准和节奏都蛮好,就是声音太轻了。小涵唱完后,我鼓掌表扬她,还带着惊喜地表情夸奖道:“小涵,想不到这么快就学会唱新歌了,你真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老师喜欢你的歌声,如果再响亮一点,就更好听了,愿意再唱一个吗?”小涵的小脸有点红,可能是得到表扬后的害羞,也可能是兴奋,又用力地点点头,第二次演唱声音比刚才亮了一些,也更悦耳了些。老师趁热打铁,与她约定:下节课的“我是小歌手”活动中,能自己举手,为同学们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小涵犹豫了一会,答应了。第二节课前,提前辅导小涵再次练唱了几遍,增强其信心。课上,终于等来了小涵缩了好久的小手,虽然是低低的,到底还是把自信举了起来。为了鼓励小涵,我征求她意见:“可以独唱,也可以邀请一位好朋友一起唱。”小涵选择了和好朋友一起唱,歌声在同龄人的陪伴下,更响亮了。现在,经过多次的锻炼,在课堂上经常能见着小涵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也能独唱一曲了。真为她感到高兴。更可喜的,班里有些原本和小涵一样胆小的小朋友,在小涵这个榜样的示范下,也正在40分钟的音乐课堂上逐渐张扬着他们的个性,展现出健康的自我。

三、积极渗透人文教育,提升交往合作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为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笔者运用积极心理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音乐学习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会倾听、合作、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调节人际交往的能力。

如在课堂上举行“三星演唱会”时,笔者向同学们提出明确要求: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同时要做一个“专业的评委”。所谓文明,就是当个别同学在演唱表演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微笑着欣赏别人的演出;所谓专业,要用“三星”的标准来欣赏、评价同学的表演(为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师生共同商议三个标准:声音响亮、音准节奏准确、歌词流畅地唱出来),先交流“你欣赏他(她)并要向他(她)学习的地方”,再婉转地向表演者提出你中肯的建议,如“假如你演唱时速度再快一点,歌曲就更欢快了”等等。通过一个阶段的引导训练,学生们基本能做到安静地聆听音乐,认真地欣赏同学的表演,倾听同学的歌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都是自我心理的调试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識和集体主义精神,笔者借鉴积极心理学原理,通过多种手段和灵活的方法,诱导学生自发地进行心理调试,从而迸发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的能力。

如在打击乐合奏时,有小朋友因为喜欢手里的乐器,有一种自我探索的驱动,所以就不顾小组的协调性了,抢先自顾敲着“探索了起来”。对于这样“头上出个角”的学生,笔者没有粗暴地制止批评,而是循序引导、积极渗透人文教育:一方面积极肯定这些同学的探索精神,保护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请他们听赏老师用手机录下的两段音乐:合作较好的小组演奏的音乐与“各自探索”的音乐,听后交流感想。通过对比和分析两段音乐,学生懂得了合奏是需要共性的,不论哪种器乐音响之间的对比都是要为音乐的主题服务的,谁也不能忽视主体音乐。学生通过打击乐合奏训练,体会到音乐课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那种不去感悟自己和他人的合作参与,随意而发出的声音,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音乐表演,只要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完成,才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正是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导同学们在内省中不断锻炼合作实践潜能,从而来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多年的音乐教育教学,越发觉得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让每一位孩子体验到健康幸福的学习生活,这是多么的美好啊。正如《课标》课程目标中提到的“音乐学习可以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我们教师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积极构建宽松民主的音乐课堂,创设积极的教学互动,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着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出美好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国音乐教育

[2]崔景贵.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9(上半月)

[3]陶新华.积极心理学与班主任工作,讲座,2009.8

猜你喜欢
小涵心理学笔者
“没有用”的心理学
老师,别走……
鹞子和天鹅
小景和小涵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The Keywords and Trends in IELTS Reading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机器人与我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