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10 08:18黄利青叶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咽鼓管中耳炎听力

黄利青,叶琳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0 引言

内分泌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结构发生感染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典型临床特征,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群体,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不可逆性耳聋,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目前临床针对内分泌中耳炎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清除中耳炎病灶来改变患者中耳传声变压,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的听力重建效果不佳。所以必须加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护理。基于此,本文特选择部分参与本次研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对其进行不同护理模式护理,现将观察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为本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对照组患者最高年龄者37岁,最小年龄者3岁,平均年龄为(9.5±2.6)岁;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3例,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8个月,平均病程为(3.5±1.5)个月。观察组患者最高年龄者39岁,最小年龄者5岁,平均年龄为(9.7±2.8)岁;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1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7个月,平均病程为(3.7±1.7)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鼓膜置管术治疗,首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实施复合麻醉,待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常规消毒和铺设无菌巾,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操作,术后进行防感染处理,评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症状好转情况。

1.2.2 护理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现代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术前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病灶位置等相关信息,并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对患者耳部进行清洁,及时清除耳部分泌物,以降低耳部疼痛、闷胀感的发生率。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的原因,向患者讲解护理和治疗的优势,并阐述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面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2)术中护理。积极配合临床医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以减少对患者内耳的刺激。调节电钻声音,尽可能的降低电钻噪声以减少对听力的影响。不断安抚患者,缓解患者紧张感,提高其应激能力,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做好咽鼓管的检查工作,待手术结束时及时探查咽鼓管,了解咽鼓管是否出现功能不良现象,并及时清除病灶,以维持咽鼓管畅通。(3)术后护理。术后1 周,对患者通气管位置和通畅度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堵塞现象,及时采取抽吸积液处理,及时残余积液抽出,疏通通气管。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听觉训练,训练计划根据患者恢复程度设置训练频率和时间,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利用本院自行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共计4个项目,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效果、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每个项目均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等级越高代表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观察两组患者听力重建效果。若患者听力与治疗前比较未发生变化,且有下降趋势,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幅度小于5dB 则为无效;若患者听力有所改善,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幅度在10-20dB 则为有效;若患者听力明显改善,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幅度超过20dB 则为显效;若患者听力值接近正常水平,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幅度≤20dB 则为治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现代护理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描述;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n,%)描述,若P<0.05 则代表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听力重建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听力重建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更为理想,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1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听力重建效果(n,%)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中耳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累及部位为中耳全部或者部分结构,属于一种炎性病变,在儿童中最为多发,按照病理类型可划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两种,其中以非化脓性中耳炎为主,患者多伴有听力减退、耳闷胀感等典型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4]。若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但是在围手术期由于受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预后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为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选择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代护理是一种基于现代护理学理念发展而来的护理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遵守全面质量与效益的护理原则,通过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不断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并针对手术治疗的需要,予以个性化服务,对术前、术中、术后各项进行细节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5-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实施现代护理,能够实现患者听力的有效重建,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将现代护理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听力,取得的临床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咽鼓管中耳炎听力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圆枕形态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关系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听不清,嚼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