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2021-06-10 08:18雷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常见疾病婴幼儿保健

雷冰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0 引言

婴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指出生3 周岁之前的发育时期,因婴幼儿活动范围较广,接触事物较多,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加之其智力和神经方面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较低,传染病发生率较高,若不及时对婴幼儿予以干预,将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需为婴幼儿选择一种科学的干预方式,旨在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予以正确指导干预,能够促进婴幼儿身体生长和智力发育,是疾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手段[1]。基于此,本文对婴幼儿早期发育使其实施正确儿童保健措施,探究该措施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探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收治的106例婴幼儿进行调查分析,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对照组婴幼儿中,包括30例男性和23例女性,婴幼儿年龄最大者38个月,年龄最小者13d,平均年龄(22.56±4.69)个月,体重最重者14kg,最轻者5kg,平均体重(8.56±2.63)kg。观察组婴幼儿中,包括28例男性和25例女性,婴幼儿年龄最大者37个月,年龄最小者14d,平均年龄(22.52±4.62)个月,体重最重者16kg,最轻者6kg,平均体重(8.58±2.65)kg。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进一步分析和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给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体检,嘱其定期接种疫苗,新生儿出院1 周内进行家庭访视1次,满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各体检一次,1-3岁每隔6个月体检一次。体格检查内容:包括问诊、体格发育测量及全身各系统检查。问诊:询问胎次、出生日期、母亲妊娠期的健康情况、分娩史、喂养、辅食添加、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的早期症状等。以此判断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指导家长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观察组婴幼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如下:(1)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首先对体检报告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并给家长发放婴幼儿保健干预相关知识手册,并指导家长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健康训练,具体可选择符合婴幼儿年龄段的小游戏,锻炼婴幼儿的语言能力、感知能力和肢体功能等。(2)喂养和膳食添加: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不同喂养方案。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提倡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满6个月开始添加富含铁质辅食(如高铁米粉、肝泥、蛋黄、瘦肉泥及绿色蔬菜等),预防缺铁性贫血。添加辅食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到多种。1岁以后逐渐接近正常食物,并根据婴幼儿喜好和体质为其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以免婴幼儿出现偏食、挑食现象。(3)疾病防治与护理。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为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的规律是生后2-3d 出现,4-5d 达到高峰,5-7d 开始消退,一般情况可,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多在婴幼儿出生24h 内出现,进展快,且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则须采用药物或光照疗法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缺铁性疾病也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大量铁,若此时未对婴幼儿进行补铁,便会出现缺铁现象,同时伴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和其他异常,所以家长需给婴幼儿增加含铁量食物,必要时可给婴幼儿口服铁剂,以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4)早期教育。婴幼儿此时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必须对婴幼儿大脑进行开发,提前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指导家长早期教育方式,并根据家庭情况,制定合适的早期教育训练,以促进婴幼儿感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育,从而确保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ASQ-C 评分,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表对婴幼儿的行为和体格发育进行评分,评估内容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沟通、解决问题等五个项目,评估分值在0-300分,分为是、有时是、否三个方面,评分越高代表婴幼儿成长发育状况越好。(2)观察两组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生情况,主要从缺铁性贫血、腹泻、感冒等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对儿童保健干预临床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以(±s)的形式表示ASQ-C 评分,组内用t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常见疾病发生率,组内用χ2检验;若P<0.05 则代表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婴幼儿常见发病率明显较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生情况(n,%)

2.2 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ASQ-C 评分

干预前两组婴幼儿ASQ-C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婴幼儿ASQ-C 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幼儿干预前后ASQ-C 评分[(±s)/分]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幼儿干预前后ASQ-C 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3 223.44±10.54 240.57±9.39对照组 53 223.35±10.47 256.59±11.57 t-0.0441 7.8268 P-0.9649 0.0000

3 讨论

婴幼儿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可细化分为心理方面和生理机能两方面,而早期健康检查则是预防疾病,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够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对今后的儿童阶段和青少年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予以重视[2-4]。由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易受到家庭环境、后天教育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多数家长对婴幼儿健康检查的认知严重缺乏,不重视婴儿保健,致使婴幼儿发生常见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所以在进行婴幼儿儿童保健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家长的浅层教育,而是全面对家长展开健康教育,让家长意识到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指导其学习相关知识,使其充分掌握儿童早期保健措施,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5-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婴幼儿常见发病率和ASQ-C 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为理想。由此可见,在婴幼儿早期发育期间实施儿童保健干预,能够提升儿童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适应性,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常见疾病婴幼儿保健
清心莲子饮治疗女性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用于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员的效果观察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