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0 08:18乌兰图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系统性肾功能肾病

乌兰图雅

(内蒙古兴安盟蒙医院,内蒙古 兴安)

0 引言

糖尿病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会导致其肾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一方面可给予药物治疗,另外一方面可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不良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目前,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可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还需寻找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治疗效果、预后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系统性护理是一种新型干预模式,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系统的护理措施,进而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了有效地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136例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以分组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便于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抽取出136例,收治时间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其中有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0岁。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8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相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释,与患者进行语言及眼神的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予以满足。多对患者给予鼓励,让他们能主动地说出内心的恐惧及不适感,根据患者的心理表现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可向患者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另外,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赢得他们的支持,能够充分调动家人的支持,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 饮食护理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做好控制。因此,应保证患者每天定时定量地进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日常需求进行评估,以免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尤其对于蛋白质要在摄入量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少吃或是不吃红肉,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进食鱼肉等低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摄取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及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1]。

1.2.3 用药护理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嘱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能自己更换药物或是加减药物。同时,在用药期间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测量血压、血糖值,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及瞳孔变化,有效判定药效,每周进行1次综合检测,确保其肾功能正常。

1.2.4 预防急性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引发肾功能的快速恶化,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机体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进行处理;对于需要做肾脏血管造影的患者应在检查之前给予碳酸氢钠,当造影剂注射后应在48-72h 进行严密的观察,监测肾功能,以免出现急性肾衰竭[2]。

1.2.5 感染预防护理

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对呼吸道及肺部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洁,并为患者准备一定量的抗生素药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通过血糖仪检测空 腹 血 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 后2h 血 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 和 糖 化 血 红 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2)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尿素氮 (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8.59±1.73 7.84±1.65 12.56±1.02 9.31±1.20 8.73±1.13 7.87±1.88观察组 8.63±1.70 6.74±1.71 12.48±1.10 7.30±1.24 8.83±1.11 5.48±1.76 t 0.674 4.359 0.364 6.516 0.698 5.05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糖各指标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BUN、CysC 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BUN(mmol/L) CysC(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4 6.77±1.31 5.64±1.10 1.64±0.78 1.11±0.67观察组 64 6.87±1.05 4.61±1.09 1.59±0.83 0.69±0.70 t 0.397 4.319 0.941 1.994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发展较为迅速,发病后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且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且随着病情的逐渐严重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害,出现蛋白尿、贫血和四肢水肿等多种临床症状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成为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大原因[3]。糖尿病肾病发病较为隐匿,在发病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病变出现进行性的发展,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出现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发病率的不断增高,临床对该种疾病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增大,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症状得以尽快消除,早日恢复健康[4]。系统化护理模式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不同需求、不同情况制定系统的护理康复计划干预措施[5]。在系统化护理制定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者的不同情况,满足不同的患者多元化需求,一切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6,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水平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肾功能得到恢复[8]。

猜你喜欢
系统性肾功能肾病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