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脏功能的影响

2021-06-10 08:18常凤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系统化血气重症

常凤静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 秦皇岛)

0 引言

小儿肺炎比较常见,因患儿自身体质较弱、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率较高[1]。在对此类患儿进行治疗时,优化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对疗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本院给予此类患者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开展了系统化护理,且收效明显,本文对此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共计择取80例,所有患儿病情均确诊。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均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分组,具体如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63±0.12)岁;平均体质量(7.5±0.6)kg。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71±0.15)岁;平均体质量(7.5±0.6)kg。对比两组各项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可比。将存在用药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排除。对本次研究,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针对病情的常规性治疗,包括化痰、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其中氧浓度设置为30%,氧流量7L/min,呼吸末期压力设置为4cmH2O。治疗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氧浓度、呼吸末期压力的适宜调整,当这两项参数低于以上初始设置参数时,保持相应的参数水平12h,然后更改为经鼻导管吸氧治疗方式[3]。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主要为:(1)在患儿入院后,快速为其留置静脉留置针遵医嘱为其应用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严格控制药液的滴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等加强观察记录。对患儿的意识、瞳孔等情况加强观察,将所需要的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准备齐全,且保持良好的可用状态[4]。(2)环境护理:病房空气清新,空气质量合格,温湿度适宜,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患儿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促进咳嗽咳痰。心力衰竭患者的免疫力差,感染发生风险比较高。为防止患儿感染,应当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饮食护理:确保患儿的饮食营养,使患儿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等营养的摄入,减少钠盐摄入,少食多餐。喂养患儿时需要耐心、细心,防止患儿发生呛咳情况。由于重症患儿不能自行进食,因此需要做好静脉营养供给,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必要时可用输液泵。对患儿24h 出入量情况需要加强观察和记录,防止输液量太大导致患儿心脏承受的负荷过重。(4)体位护理:及时将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清理干净,确保其保持呼吸通畅。若患儿呼吸道有粘液,无能自主咳痰等,可以给予少量温水,也可以给予雾化吸入。同时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实施呼吸道引流,促进排痰。让患儿采取半卧体位或是卧位且适当抬高床头,这样能够利于患儿呼吸。定时协助患儿翻身,并适当调整舒适体位,防止肺不张,减轻肺淤血[5]。(5)心理护理:患儿病情严重,且免疫力低,加之对医院环境和人员的陌生感、恐惧感,会影响患儿情绪,使其出现哭闹、躁动不安的现象。这不利于治疗和病情康复。因此患儿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对家属做好指导,让他们多安抚患儿,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则使用患儿比较容易接受的沟通方式、语言耐心地语气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关系,让患儿缓解负性心理,增强治疗依从性。(6)吸氧护理:对发绀、气促患儿,应当马上让其吸氧,减轻低氧血症的危害。患儿吸氧器件需要加强导管通畅性检查,并观察患儿呼吸,缺氧情况改善之后适当调低氧流量[6]。(7)发热护理:对患儿的体温改变、发热类型等做好观察,发热时体温测量1h/次,不发热时8h 测体温1次。使用退热剂的患儿,应当及时将患儿的汗液擦掉,并更换干燥衣物、床单等,确保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8)用药护理:对于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次用药前要检查患儿心率。同时需要对患儿用药后反应加强观察,若心率减慢、唇色正常、面色红润,表明治疗安全有效,若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表现,提示药物中毒,需要给予有效处理[7]。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气指标、满意度(通过调查表形式进行统计)实施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气指标均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家属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水平比较(±s)

注: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CI:心脏指数;E/A:E 峰与A 峰比值;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

组别 例数 pH PaCO2(kPa) PaO2(kPa) CI[L/(min·m2)]E/A LVDD(mm) LVEF(%)对照组 40 407.210±0.011 5.9±0.5 7.2±0.7 3.9±0.4 1.21±0.18 29.0±1.8 61±4观察组 40 407.350±0.021 5.6±0.4 7.4±0.6 4.5±0.4 1.39±0.11 28.1±1.7 65±4 t 2.211 2.251 2.295 4.521 2.021 2.925 5.62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危重,需及时对其进行救治。在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救治的同时,需要从多方面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这对于患儿的病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婴幼儿死亡病例中,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占很大比重。这与小儿自身免疫力差,价值肺弹力组织尚未完全发育好,而该组织又有丰富的血管,加之毛细管血、淋巴细胞间距大,使得肺泡数量减少,肺部血量增加,影响了气体正常交换[8]。因此,小儿肺部感染后会产生比较多的分泌物,且病情发展迅速。而及时给氧,及时患儿缺氧状态,同时实施对症治疗,可以让患儿的病情得到较好改善。以上机制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治疗的过程中,还加强了系统化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加强病情观察记录,做好呼吸道护理,确保呼吸通畅,严格遵医嘱给患儿用药,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体位护理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心功能、血气指标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优。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疗效以及护理工作也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和认可。

综上,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除了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外,还需要加强系统化护理,这样能够更好的避免并发症,促进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系统化血气重症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重症不惑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基于MATLAB软件的苹果内部品质系统化无损检测